首页
|
资讯

文山包种是什么茶?

编辑:一抹阳光

文山包种茶,属于乌龙茶(青茶)类中的台湾地区乌龙茶,是台湾地区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清香型乌龙茶之一,发酵程度为8%~12%。因采用轻焙火轻发酵的制作工艺,展现出清扬的香气,又叫“清茶”。此茶产自台湾地区北部的台北市、新北市一带,包括台北市的文山、南港,新北市的新店、坪林、深坑、石碇、平溪、汐止等地,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文山包种茶作为台湾地区北部乌龙茶的代表,与冻顶乌龙茶齐名,享有“北文山、南冻顶”之美誉。

1869年台湾地区产制的乌龙茶被英商陶德与买办李春生成功地外销至美国,但在1873年发生滞销的情况,于是商人只好将卖不掉的库存乌龙茶送至福州,熏上香花改制成花香包种茶,意外地获得好的反响。于是在1881年,福建泉州府同安县茶商吴福源(吴福老)先生渡海至台,独资经营“源隆号”茶庄,通过引进包种茶制法,开始制造这种具有花香的包种茶,此为台湾地区乌龙茶改制包种茶的由来。

关于包种茶的名称由来,根据台湾地区《南港志》记载,包种茶由距今约150多年前的福建安溪人王义程所创,他仿照武夷茶的制茶方法,将俗称“种仔茶”的青心乌龙品种的每一株茶树上采摘的茶叶分别制作,再将制好的茶叶运到福州加上香花,用福建所产的白色四方毛边纸两张,内外相衬,放茶四两,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包外再盖上茶叶名称及行号印章,称为“包种仔茶”或“包种茶”。其中,包种茶的“种”指的就是青心乌龙,这是一个发源于福建省建瓯市的灌木型小叶种茶树,属于晚生种品种,其茶树鲜叶的采摘时间相比其他茶树要晚。与文山包种同样出名的冻顶乌龙,也是以青心乌龙为原料制成的。1885年,福建省安溪县的茶人王水锦和魏静时相继至台,在台北七星区南港大坑地区,悉心从事台湾地区茶的研究和改进。

在目前的文山包种茶产地中,以新北市坪林区最为知名。坪林位于新北市的东南部,崇山环绕,林木茂盛,清澈见底的北势溪从中蜿蜒而过,沿溪两岸多为茶园。其地土壤肥沃,气候终日温润凉爽,云雾弥漫,正合适茶树的生长,所产的文山包种茶,品质极佳。坪林每年都会举办春、秋两季文山包种茶比赛,茶叶的品质水准可谓是全台湾地区最佳。因此,也有“坪林包种茶等于文山包种茶”之说。

最适合文山包种茶的茶种,传统上公认以青心乌龙为最优。近年来,台茶12号(金萱乌龙)因其栽种与产量优势,成为第二大主力品种。此外,由于台湾地区北部茶区的栽种历史悠久,坪林、文山等老茶区仍保留有最早从大陆移植到台湾地区的茶种与在地原有的茶种,比如大慢种、武夷、大叶等,赋予包种茶在原本就高香的基础上更丰富的风味。


文山包种茶的鲜叶采摘有“雨天不采,带露不采”之说,晴天要求在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三时之间采摘为宜。由于气候地理因素,可分四季进行鲜叶采收,春茶约于三月底至四月底采收,夏茶为七月,秋茶为九月,冬茶约为十月底至十一月底,一般春茶和冬茶品质较好,秋茶次之。通常要求手工采摘一芽二叶到四叶的鲜叶,叶肉肥厚,色呈淡绿色为佳,而且需要等茶芽展开成开面叶,整体对口芽超过采摘面的一半以上后,才开始慢慢采摘。太早采摘的过嫩的茶鲜叶,做出的茶品质苦涩、香气不扬,太晚采摘则老叶过多,影响口感。采摘的时候需要用双手弹力平断茶叶,断口成圆形,不可用力挤压断口,如果挤压出汁,将随即发酵,茶梗变红,会影响茶叶品质。因此,每装满一篓就要立即送至茶厂加工。

文山包种茶的制作工艺分初制和精制两步。初制包括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做青、杀青、揉捻、解块、烘焙等工序,其中以翻动做青最为关键,每隔一至二小时翻动一次,一般需翻动四五遍,以达到发香的目的。待发酵程度为8%~12%后,则可完成接下来的初制步骤。精制则以烘焙为主要工序,毛茶放进烘焙机后,在70℃恒温下不断翻动发香,使叶性保持温和。专业的茶人会借助自身的焙火技术调整出有别于市场上常规风味的个人特色风味及口感。


好的文山包种茶外观墨绿带油光,呈自然卷曲的条索状,茶汤呈现金黄蜜绿色,香气特别清新、幽雅,散发自然的兰花香。文山包种茶入口圆润、甘甜、柔顺,而且保有绿茶的鲜爽,呈现出大自然最清新与干净的原味。推荐使用紫砂小壶或盖碗冲泡,投茶量约占壶或盖碗容积的三分之一,先用沸水温烫茶具再投入茶叶,冲入沸水。头道茶通常用于“醒茶”,即浸润舒展茶叶,可喝可不喝。再次冲入沸水,冲泡后即可出汤品饮。

包种茶也常取“包中”的谐音,有“包准考中”之意,适合送与读书、求职的亲朋好友作为一个好彩头,希望喝茶的人可以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来源:神州茶韵,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