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唐代饼茶”是这样做出来的

编辑:消失茶友

元代和明代以前,关于茶叶的史籍,所提及最多的茶类便是饼茶,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代表茶类便是饼茶。那么,当时的饼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疑惑

关于当时茶饼的制法,陆羽用了一句话概况了:“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采茶的季节通常在农历二月到四月之间,这个时间跟我们现在春茶的采摘时间差不多。陆羽写《茶经》的中唐时期,采茶做饼还不讲什么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之类的,他们采摘的是茶的新梢。唐朝时候茶叶采摘的时间也有讲究,下雨不采,虽是晴天但有雨也不采。关于采茶时间这一点经过一千多年的实践,现如今我们还是依循的。

采下来之后,垒一个没有烟突的土灶,灶上放一有唇口的釜(锅),勺水进釜里,釜上置一甑(zèng),所谓的甑其实就是一个圆柱形的木制或瓦制桶形无底的蒸笼,蒸笼里吊一个篮子,篮子里放茶叶,盖上盖子烧柴火蒸茶。唐代蒸青要注意的一点是“畏流其膏”,时人还会用带三个叉的木棍子翻动茶叶解块,以免茶汁流失。因此,蒸青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杀青工艺。

蒸完以后把茶叶用杵臼捣碎,就像我们在中药店里捣碎药材那样。

捣碎以后就把茶叶放进模具里,当时的模具有方形、圆形和花的形状,然后拍压成饼。五代时期毛文锡写的《茶谱》中有提到:“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唐代一斤约为现在的685g,算下来当时的渠江薄片一枚约为8.56g。压好出模之后,茶饼先放在荜莉(一种竹篾编制的用来放置茶饼的器具)上自然摊晾定型。

接着就将茶饼穿成一串串的,像铜钱一样,放在特制的焙茶工具上焙干,有点像现在烧烤的烤串儿。

最后用软绳串起来,计数封藏。这便是唐代茶饼的基本制作流程。

陆羽在《茶经》里并没有描述当时茶饼的味道。若是有闲情逸致,不妨复原一下当时的制茶方法,感受一下1200多年前唐代人喝的茶什么味道,那种感觉应该很奇妙吧,好像跟古人的近距离交流似的。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