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30年多的普洱茶存在吗?如果有,会喝出什么感觉?

编辑:木坤小宝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被很多人称为可以喝的古董,是因为它有很长的保质期。那么问题来了,普洱茶的保质期到底有多长,总不能无休止的存下去,要知道时间很无情,会让海枯石烂,何况是茶叶。

  我们翻开《GB/T22111-2008普洱茶》执行标准,里面谈到普洱茶的保存期,即“在符合本标准的贮存条件下,普洱茶适宜长期保存”,而普洱茶的贮存条件有3点:

  1、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

  2、产品应贮存在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的房库内,仓库周围应无异味气体污染。

  3、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混放。

  只要符合普洱茶的贮存条件,按理说就能长期保存,但这只是理想条件、理想状态下的表现,现实中的存茶环境与方式无法做到完美,至少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满足普洱茶的贮存要求。而且茶叶毕竟还是属于食品类,也适用食品安全法,它是我们日常的饮品,总是有一个保质期,若超过保质期,那么茶叶的感官享受就很差,如果没放好,发霉变质了,那么喝了也不好。

  因为每个人的存放普洱茶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存的好,有的人存不好,所以普洱茶的保质期有长有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市面上的老普洱一般动辄十几二十年,甚至有些宣称有三十多年。很多人觉得,十几年的普洱茶还算不那么让人惊讶,二十几年的普洱茶很稀少,而三十年多年的普洱茶真的存在吗?

  我们要知道,老普洱多为熟普洱茶,而熟茶在1973年才被尝试研制,1975年才试制成功,而1984年,现代普洱创始人吴启英通过普洱茶接种技术科学的方式完成了普洱熟茶的发酵转,成为了现代普洱熟茶的开端,也为熟茶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基础。所以若从1975年开始算,那么熟茶工艺仅有40多年历史,而若从1984年开始算,那么有30多年历史。

  其次人们存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点,一是市场上要有足够量的普洱茶,可以提供给饮茶人购买并收藏,二是当时要流行喝普洱茶。满足两个条件,那么就有老茶存下来。如果当时产量不够,也没有流行或者说重视喝普洱茶,没有收藏普洱茶的概念,那么自然就不会有所谓的30多年的老普洱。

  很多人都知道,在上个世纪90年代,哪个时候普洱茶的诸多概念都没有成熟起来,没有古树茶的说法,也没有讲究山头的说法等。大概到了2005年,普洱茶开始流行起来,不过到了2007年,普洱茶市场寂静了下来。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做旧茶的泛滥,因为不良商家通过做旧工艺生产老普洱,败坏了普洱茶的名声,自然普洱茶势头一落千丈。

  近些年来,虽然普洱茶热度不可谓不大,但比不了那时的疯狂。因为市场上存在着不少做旧普洱茶或者劣质的老普洱,所以人们在选择老茶上十分谨慎,尤其像30多年的普洱茶,几乎要小心再小心。从前面的描述我们也可以知道,第一,30多年的老普洱是极其稀少的,几乎很难在市场上发现。

  第二,不能否认有做旧老普洱茶的存在。而且很多茶友对普洱茶的年份没有判断力,很难凭借个人能力去判断普洱茶的年份,基本都是商家来说,但他说的年份,你也无法确定真假。不排除有虚报年份的事,也可能会以次充好,把劣质茶说成品质好的老茶。

  第三,普洱茶的保质期是有限的,绝对不是无休止的存放下去。普洱茶放了多年会有陈香,口感也会变得醇厚,但放到一定时间,普洱茶的转化就会到了临界点,超过之后,转化的速度就会变小,直到最后碳化,没有茶味。

  以前故宫博物院收藏着200多年的金瓜贡茶(老普洱),曾经有专家取了一些试泡,结果给出的评语是汤有色,但茶叶陈化、淡薄。由此可见,普洱茶存到最后是失去了茶味,其实不管什么茶,存久了也是碳化的结果。

  那么30年的老普洱茶是何滋味?网上就有不少人说自己喝过,比如有人说30多年的老普洱闻起来有一股陈旧的味道,就像木头放了很久后产生的陈味,而汤色是深红色,口感一般。还有人说,没有苦涩感,有樟木香和药香,汤浓稠似米汤等。对于两种说法,大家觉得哪一种更有道理呢?

  其实我们不该过于盲目追求普洱茶的“老”,不应该以“年份”来论好坏,而是以口感来衡量普洱茶的好坏,好喝的就是好茶,不好喝就不是好茶,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而且我们还应该重视普洱茶的原料选取、工艺与存储环境、方式,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更好的存茶。

  不可否认市场上可能有30多年老普洱,但肯定是极其稀少的,也是昂贵的,而且这么久的茶可能没有了茶味和香气,那么问题来了,购买它的意义在哪里?如果大家遇到30多年的老普洱,会心动购买吗?

  文章来源:文/小詹茶肆,文章贵在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