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茶友聊天,他疑惑:喝来喝去还是武夷岩茶能喝的住,岩茶的这些香气,是怎么来的?是天然的吗?
岩茶的香气,当然是天然的!
我们经常看到这两个词语来表现岩茶:“岩骨花香”和“枞味”。岩骨:武夷山的土地味;花香: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工艺香。所以武夷山原产地,利用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制作的岩茶,都具有岩韵。只是根据山场和工艺的不同,岩韵的表现也有深浅之别。
这“丛味”是指来自茶树自身枝干木质部的木本香,附着物的气息与周围生态气息的综合。
是由于悠悠岁月,茶树叶片气孔吸收了周围环境的灵气,特别当营养生长旺盛阶段,芽叶气孔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使茶叶植被生态气息明显,如绿竹的竹叶香、苔藓的青苔味;或也有可能出现桂花、梅花或别的野生树木的芳香气息。
茶叶,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芳香物质
茶树鲜叶中主要存在以苯甲醇、苯乙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 Ⅰ, Ⅱ, Ⅲ ) 、 水杨酸甲酯、 橙花醇、 香叶醇、 橙花叔醇等为配基的糖苷类香气前体。
我们查一下资料可以发现,茶树鲜叶中含有的上述香气物质,所对应的香气类型,包括果香、花香、干果香三大类:
我们将不同的香型对应不同的香气。
一、果香
苯甲醇(苹果香)
二、花香
苯艺醇(玫瑰香)
芳樟醇(百合或玉兰香)
橙花叔醇(花木香)
橙花醇(玫瑰香)
香叶醇(玫瑰香)
三、干果香
茉莉内酯、茶螺酮及其他内酯类(栗实、干果类香型)
而岩茶香气的表现,主要是受品种影响,由DNA直接决定。
如我们喝到的肉桂,它除去常见的花香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桂皮香出现。
水仙茶,它会有独特的兰花香,具有高识别度。
而白鸡冠和铁罗汉,又会拥有独特的药香。且二者的药香,还有所差异。
白鸡冠的药香,是藤蔓类的香气,像鸳鸯藤这类的香气。
至于铁罗汉的香气,则是根茎类的气味,似葛根、连翘、防风。
这些神秘的香气基因,自岩茶出生之日就已经书写好。
岩茶香型,受工艺影响
由上文可知,一款岩茶要得到花香容易,但要得到果香,却不易。
茶青内在的果香物质,太少。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工艺来实现。
如我们之前喝到的蜜桃香(水蜜桃香肉桂),它就是通过工艺促进水蜜桃香的形成。
重发酵,可使茶叶中的芳香物质重组,形成新的香气物质,从而出现独特的水蜜桃香。
同时,岩茶中的香气呈现,还会受焙火温度影响。
茶叶中的这些芳香物质,沸点高低不同。
一款岩茶在没有焙火前,多以清爽清香型为主,甚至还有的像是青草的香气。这是因为茶青里含有丰富顺-3-己烯-l-醇及其酯类,所以闻着总是比较青的气味。
通过焙火的手段,我们还可以实现提纯,如我们想要祛除青气,那就稍微提高焙火的温度,使这些香气物质蒸发,留下令人舒服的香气。
在保存到位的前提下,焙火温度越高,越不容易闻到青气。
同时,焙火温度高的岩茶,往往花香类型会比低温焙茶更少。
如同样是肉桂,我们喝中轻火的,它会带有明显的花香,似栀子花,又似桂花,甜蜜而馥郁。
但喝中足火的肉桂,花香类型明显就少了很多,整体闻着更加地沉稳,木质感更强烈。
这,就是工艺对香气的影响。
岩茶香气物质,受山场环境影响
此外,岩茶的生长环境(称之为山场),也会影响茶树的香气。
山场对茶树香气的影响,主要是有:温度、光照、水分、气候、土壤等。
比如有的山场,海拔较高,它的香气物质往往会更加地清晰、明显。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报高,气温低,前期茶树生长较为缓慢,有利于香气物质的积累。
高山海拔地区,容易形成水雾,阳光透过这些水雾,会以漫射光的形式作用于茶叶上,这种漫射光,也容易促进香气物质的形成。
相同海拔下,不同山场的地貌,也会影响茶叶香气。
例如位于武夷山西北部洋庄乡的吴三地的老丛水仙又有别于其他产区的老丛水仙,当地是一个高海拔的自然村,平均海拔800m(最高处有1300m),当地戏称其环境是“上有戴,下有带,中间有腰带”,意思山顶、山腰有众多野生树木,竹林茂密,山脚下水流潺潺,中年云雾缭绕,常年平均湿度86%。
故吴三地的地域气候植被生态环境是水仙茶树绝佳的栖息地,调查吴三地水仙栽植已60年以上。因土质肥厚从不耕作施肥(今年才有施饼肥的),也从不整枝修剪,顺其自然生长。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老茶客会说“这款岩茶有山场气”,山场对一款茶的香气影响,由浅入深,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最后如火山岩一般,喷薄而出。
由此可见,能影响岩茶的香气因素不在少数。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岩茶的这些香气,是天然自带,毋庸置疑。
岩茶,正因为这些香气物质的存在,丰富不同人群的喝茶需求。
有的茶友,偏爱黄观音观音之韵的透天香。
有的茶友,钟爱水仙悠长的兰花香。
有的茶友,对辛辣感强烈的桂皮香情有独钟。
……
不论你喜欢哪一种香气,总能在岩茶中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