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寒露后,茶树进入休养生息之态,农家进入茶园打理阶段,政府及各企业忙着对"白茶品牌"的审时、审视、审查…
在召开全市茶园科学管理与茶叶质量安全培训动员会后,发布了《福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的通告》
会议精神:质量兴茶
正如会议口号所言“质量兴茶,时刻保卫福鼎白茶的‘生命线’”!确实需要,感谢政府所做的监督。另一方面,从消费者角度解析,为何需要保护呢?
“福鼎白茶”是公共品牌,是福鼎明信片,更重要的是白茶市场乱象显露!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第一步。
的确,政府是给了消费者一颗对"福鼎白茶"品牌信任的定心丸,但消费者希望不仅仅是如此。
因为消费者更想看到的是落到实处的措施,以及市场乱象的减少!同时,在这些乱象中,消费者也需理性对待每一次老白茶的购买,正所谓“入市需谨慎”!
18年来的白茶市场数据
2006年,福鼎白茶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得以兴起,产量并不高。数据显示2000年之前的福鼎白茶产量在1000吨左右,但当时这些产量主要用于出口。
因此,2000-2018年,18年的老白茶在中国大陆少见;2006-2018年,12年老茶相对较多,但也少。因为当时谁也料不定老茶市场会火热,茶商都希望当季茶售罄最好。且10年之前的老白茶,藏家手里是有一些的,但不愿出手,流通不起来,这也算是市面上少有真正的10年老白茶的原因之一。
相对,如今5-7-10年的老茶,正味的多,07年大兴压白茶饼后,人们突然感受到老白茶市场,但这也是如今不良商家,滥竽充数的多。
老白茶身价激增,让人不禁联想起2007年普洱茶“价格风暴”。“是有点像,但还是不太一样。”
茶商说,当年的普洱茶“价格风暴”好似炒股票,不论质量,哪怕茶叶还未到,价格就已飙涨。
聪明的消费者理性对待"老白"。"老白"确实炙手可热,质量和年份要对的上。真正好的茶价格涨幅才高。
严格抽检,狠抓"掺假"
再次从消费者的视角,解读政府所召开的茶叶质量会内容:福鼎白茶累计300多家企业2000多批次的茶叶产品经国抽、省抽,抽检项目为色素、重金属、农药残留,抽检结果100%合格!
这只能说明:白茶市场可能不会闹出“铁观音”农残的可怕事件。政府狠抓源头—茶叶的种植。但并没有解决“掺假”老茶的现象!
在这个会议之前,福鼎各茶企都忙着参展茶博会,而为也奔走于茶博会。寻茶、试茶,最主要了解现状:
真正老白茶少之又少,掺假、作假太多!采访一圈,问有没有20年的老白茶?正经点的、很实诚,没有。但是有2003年的!!!想想,2003年,至今即15年。居然,几乎每一家都有(无论品牌大与否)!
说这是最老的。问看样,可以。问量,有的说:“有,恰巧当年怎么地怎么地,料很好,老寿眉……”。
案例一种做旧方法
老茶做旧手段—高温烤干做旧!
其实这个作假手段,肉眼是不大可分辨出来的,肉眼看到“焦黑一片、色彩黄一片或色彩不均”只能是持点怀疑态度。因为,这手法是在白茶的干燥工艺中,做的手脚。
它遵循萎凋、待到干燥时候加大火候,改变白茶色系,让白茶变得黑、老相。机器控制得好,出来,茶相也不差到哪里去。
但是,一尝滋味后,便可知,头道“茶香"、滋味仅仅一味,往后几道茶,愈来愈淡,汤感薄得明显;不润喉、不耐泡。叶底也是无鲜活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