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茶人:江淹(444-505)、陆羽(733-804)、范仲淹(989-1052)、苏轼(1037-1101)、朱熹(1130-1200)、赵孟夔(生卒不详)、熊蕃(生卒不详)、吴栻(生卒不详),最早记载“岩茶”之名的释超全(1627-1712),最早揭示岩韵特质的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
江淹 (444-505):在担任吴兴(浦城)县令期间,常到武夷山游玩,赞曰:“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平生所爱。”形容武夷山的山水与生态之美,他还写了《草木颂十五首》,序中写道:“恭承嘉惠,守职闽中;且仆生人之乐,久己尽矣所爱两株树十茎草之间耳。叶饶冬荣,花有夏色,兹赤县之东南乎?何其奇异也。结茎吐秀,数千余类。”正由于“碧水丹山”的自然环境才孕育了“数干余类的“珍木灵芽”,这“数千余类”中自然囊括了武夷茶。
陆羽(733-804):“茶圣”《茶经·茶之源》中有个重要论断:“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提出了岩石和上等好茶之间的关系。这个关联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检验和认同。
范仲淹(989-1052):宋初文豪范仲淹著《和张岷从事斗荼歌》,开歌颂武夷茶之先河,赞曰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其中“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中写出了“天产”(武夷茶)乃石上所长、岩之所孕的英华。此中,“岩韵”之意味已若隐若现。
苏轼(1037-1101):宋代苏东坡在《谢钱安道惠建茶》中写道:“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在文学作品中首次以“骨”来形容醇厚的茶味、浓郁的茶气,与岩韵的岩骨花香有了某种暗合。
朱熹(1130-1200):茶本苦物,吃过即甘。
赵孟夔(生卒不详):武夷,仙山也。岩壑奇秀,灵芽茁焉,世称石乳,厥品不在北苑下~~~·
熊蕃(生卒不详):丛生石崖,枝叶尤茂,至道初有诏造之,别号石乳~~~~~~
吴栻(生卒不详):以松萝法······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浓若停膏,泻杯中可鉴毛发,味甘而博。
释超全(1627-1712):明末清初,岩荼制作工艺被正式发明出来,释超全《武夷茶歌》写道:“嗣后岩荼亦渐生”(首次提出岩茶之名)、“溪北地厚溪南次”(岩茶的土壤)“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睛北风吹。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气候)、“岩阿宋树无多从,雀舌吐红霜叶醉”(品种)、“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制茶技艺)。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从清代乾隆皇帝的《冬夜烹茶》诗里可以读到:“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清香至味本天然,咀嚼回甘趣逾永”。“清”、“香”、“骨鲠“回甘”,这些现今用以描述岩韵的词都被乾隆爷御题在一首诗里,可以说这是古人对武夷茶特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