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2020,何去何从 ?中国茶的五种猜想!

编辑:消失茶友
2019年,即将翻篇;2020年,迷雾重重!马云说一天接到五个电话,都是借钱的;刘永好说很多上市公司,靠卖房自救……2019年,大环境不好,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彻骨的寒冷!这一年的中国茶行业,有些人却逆流而上,一骑绝尘;有些人原地踏步,甚至大踏步后退!经济下行,消费却在升级,很多茶老板很迷茫:走老路吧,一个小茶婆婆,直播带货干掉很多大品牌,一泡红入前三甲;玩套路吧,一个书卷弯刀,撰文打假弄残新某堂,老字号陷危机;闯新路吧,一个老旧班子,团队基因玩不转潮玩新时尚,大红袍味士忌……欧买噶,我太难了!


2020,何去何从?刀客一如既往,斗胆戏说中国茶!看清趋势,掌握规律,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乾坤定!不管是戏言,还是预言,各位看官都不必太较真,权当饭后谈资、酒后胡言,不敢以飨读者,只为博君一笑!


第一猜想:

小而美定位,专业品牌迎春天!


刀客认为:中国茶行业的格局,由曾经的一统天下,到现在的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清晰!国八条之前,所有品牌的定位都是:礼品茶!高端的叫:商政礼节茶;低端的叫:百姓礼品茶。而如今,“大而全”的商业连锁品牌与“小而美”的茶人专业品牌,正在齐头并进,后者更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摇曳多姿!年轻化、专业化的茶人品牌,与品类化、渠道化的商业品牌,形成鲜明的对比。千城一面的商业连锁品牌,正在跑马圈地,抢占各地名优品类的在地消费市场,他们或将成为某个品类的代表品牌,而独享认知资源;或将成为多品类的渠道品牌,做大做强平台优势;他们的成功模式,在当下已经不可复制。


反观小而美的茶人专业品牌,除了更美更好更多彩,它更像曾经的老字号,定位更精准、聚焦更专一,专注把一个品类做深做精做透!单点突破、聚焦打爆品,现在的小而美像极了大而全的初创期:现在的古法乌龙,像极了曾经的浓香铁观音;现在的白玉龙,像极了当初的晒白金……如今的大而全,都曾经小而美过,只不过时过境迁:从品类创新的唯一成长为品类代表的第一,大而全在多元化延伸的路上越走越远。


而今天的小而美,成为大而全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对于专业品牌的消费习惯渐渐养成,他们越来越追求稀缺性、唯一性、专业性所带来的愉悦感。限量版、网红款、专属定制、专业品质,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等等个性消费主张,只有小而美的专业品牌才能提供灵活贴心的解决方案。


所以说,小而美的茶人专业品牌,除了专注专业的人工智慧,打动人心的还是零距离的贴心服务。这个世界已经不缺好产品,缺的仍然是信任,依托个人符号的专业品牌,将更加有穿透力和生命力!



第二猜想:

垂直化营销,优选集合成趋势!


从网红直播带货,到优选集合平台倡导的新零售;从批发市场的衰落,到茶美学空间的风行;从不同品类品牌的抱团营销,到茶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异业联盟;去中间商和借助第三方平台的垂直化营销,渐成气候。提供产品,还是提供解决方案?更多的优选集合平台,选择了后者。


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一定是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信任评测体系的建立!美食家掌控着米其林厨师的生死,这是餐饮行业成熟的标志;独立审评师、独立品质评测体系和平台的建立,将让混淆视听、鱼目混珠者无处藏身;优选集合的第三方垂直平台,将解决消费者的选择恐惧症、降低试错成本,甚至影响到供给侧的改革升级进程。世界不缺少发现美的明亮眼睛,缺少提供信任背书的正直灵魂!


不让中间商赚差价,这不是垂直化营销的最终目的!垂直管理接触到消费者的终端,让美好不打折,这是垂直化的终极意义!很多品牌商与代理商都是此消彼长、长期博弈的关系,导致市场一线的真实信息被人为扭曲;代理商为了一己之利甚至回馈虚假信息,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把中间商变成合伙人,实行品牌到终端的垂直管理,让消费者的体验更美好,这是很多品牌越来越喜欢的做法。



第三猜想:

多品牌协同,抱团公关破僵局!


陈春花教授分析:新时代的经营假设发生的根本变化是,价值再也不由企业单独创造,而是由顾客和企业共同参与创造。顾客更加关注自身的体验,更加关注消费过程的价值创造,而不仅仅是关注拥有的产品或是服务本身。在这种新的观念下,顾客和企业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个价值链都是一个强链接的关系,全过程价值创造决定了价值链成员必须是共生协同的关系。


她预测:「互联网+」和各行业相结合,使得企业单体作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企业的协同行为被调整到一个新的范式。新范式的关键在于构建或是加入一个「合作主体的共生系统」,在系统优势下「共生经营」获得系统效率,在「共生空间」中协同发展,这才是新时代激活组织的价值创新。


从西安的白茶营销论坛,到厦门的白茶品鉴会,刀客策划的这两场活动,证明了大品类营销、多品牌协同、抱团做公关的强大效率和持久影响力。一个品类品牌的成功,离不开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多方合力,品牌企业之间的协同作战、抱团营销将成常态化,企业单体作战做大品类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举什么旗帜、打什么战术、有什么机制,协同作战不是主体之间简单的协作、沟通,更是战略、资源、文化、制度机制、员工意识及利益的协同。


中国茶,长期依赖政府公关和商政消费;而今,品牌企业必须联手,抛弃门户之见,协同做大品类市场。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巨大的增量市场,需要更多企业上升到产业大格局,加入到教育消费者的队伍中来,为中国茶的健康美好惠泽更多人而努力!



第四猜想:

合伙人经营,团队实力定江山!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但是,梧桐树常在,而金凤凰不常来;这是很多中小茶企面临的用人留人窘境。人口红利将尽,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非标行业,茶行业用人荒越来越严重。虽然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收入不高、要求还很多、成长周期还很长的传统茶品牌越来越难吸引年轻人。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唯一跨越雅、俗两大鸿沟的中国茶,随着国力的增强,影响力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但是中国茶的升级和创新一直进程缓慢,根本原因还是人才及合伙人机制的双重缺失。


茶企老板的格局和认知水平低下,导致重资产、轻人才的思维盛行,以有形资产的投入多少来设定合伙人合作门槛,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文不值与无价之宝,两种对人才的极致认知凸显了茶企老板的自身修为。把自己练成”技工贸“全能超人,找一些蟹兵蟹将来配合,这是很多老板的习惯做法;因为这样,投入最低、利益最大,虽然累点,但是有一人独大、超级Boss的成就感。不愿意分享,很多老板解释是受制于蛋糕做不大!反思一下:自身能力不提升、超级人才不加盟,蛋糕怎么可能做大呢?


郑指梁教授认为:人的问题,是企业最本质、最复杂的问题。传统的雇佣制度解决不了员工工作激情、态度与潜力问题,解决不了出工不出力的问题。而合伙人制让员工成为自己的“老板“,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中人的问题,无论是芬尼克兹的”裂变式创业“、韩都衣舍的”自主经营体“,还是稻盛和夫的”阿米巴制“都是合伙制的一种变形与最佳的实践。正如马云所说的:下一轮竞争,不是人才竞争,而是合伙人的竞争!



第五猜想:价值观赋能,品牌使命赢未来!


《西游记》中,观音为唐僧安排了四个帮手,孙悟空本领最高强也最桀骜不驯,一个紧箍咒才让他乖乖听话,而最终降服他的还是唐僧取经的价值观。西天取经,懦弱的唐僧曾经是儿时嘲笑的对象;殊不知,现实中玄奘的西行所遇到的困难远非八十一难所能比,没有强大的信念支撑是不可能取得真经的。为造福天下苍生,玄奘从踏上西行的那一刻起,就从未为一己私欲而摇摆。很多茶企老板,都是孙悟空式的超级单兵,艺高人胆大,仰仗时代的机遇成就人生的第一次辉煌;但是,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变的今天,为个人幸福打拼的价值观无法再得到更多的人才助力,颓败的趋势不可避免。


一个人走的快,一个团队才走得远!中和利他,价值观赋能,打造组织信仰,才可能让品牌走得更远!组织成员可以多元,外部环境可以多变,但是让组织大系统始终保持整体性的,是信仰之下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品牌的终极目的是宗教,只有宗教式的信仰才能将不同的人团结在一起,朝着一个愿景使命不断前进。如何将自己的价值观,变成团队组织的集体信仰,是每个品牌创始人绕不开的管理难题。


从“白茶新贵 好喝不贵“到”让美好走出大山“,白玉龙的品牌价值观,从叫卖式的广告诉求,提升到宗教式的组织信仰,这是一种质的飞跃。从”十年专注茶营销“到”赋能中国茶“,双刀客的定位从专业诉求提升到价值观追求,这是一种自我成长的必须。价值观不是喊口号,它是在认知到时代需求与自身追求相结合的产物;一个未经历成长的个人和组织,往往更多地纠结于生计和市场机会,自然无从谈起价值观和商业信仰。但成长型的个人和组织,它的信仰决定其成长过程中的方向、内涵和未来。



2020,何去何从?刀客试图用一知半学为君拨云见日,也许只是徒劳罢了!但是身在茶江湖,不问江湖事,是不是不太仗义?真心希望不为稻粱谋的茶人,少走弯路;情怀替代不了逻辑,用哲科思维去武装自己,看清趋势、把握机会、砥砺前行;中国茶的振兴,也许不是你一己之力所能改变,但是不能少了始终热爱这杯茶的你,继续践行和奉献!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5条
最近这段时间,类似这样的文章我看了不下5篇!基本上都在重复同一个思路,可谓茶圈的“复读机”!我没有打算对着干,只是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中国茶”这三个字就是最牛气的“品牌”,因为我们的散茶走到国外都被老外重新包装设计,甚至“定义”了。所以说中国茶需要大量品牌突围这一观点,个人觉得有些可笑。国内并不缺少品牌,每个茶企都有自己的品牌。但不管哪个品牌,无法跟立顿相提并论的关键不在于“品牌”本身,言外之意请自行琢磨。 其次,国内举办的各类茶博会,我觉得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因为多数时候都是几个老熟人在茶博会上自嗨,靠这样的思路振兴中国茶,反正我同样觉得好笑。更好笑的是,很多茶企都是等着政府给了补贴才去参展,政府不给钱好像就跟自己没关系似的。不管拿到拿不到补贴,能去参展的都是好样的,有些甚至直接把拿到的补贴装进自己的口袋,看到茶叶无利可图后,转而做起了别的生意。这样的“茶人”还想跟立顿叫板,脚指头都能想来结果如何。我的建议是,真正的茶人拿出点“侠客”风行天下的勇气,早点做出点预算,适当参加一些国外“茶博会”,到国际社会去刷新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而不要再在国内熟人茶圈嘚瑟了——结果不言自明,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 再者,茶商要立自己的威信;真正的茶人应该建立起自己的诚信。诚信才是中国茶最具品牌效应的营销名片!诚信建立起来后,从茶园到茶杯,不妨把价格调整一下,因为普通消费者面对那么多的品牌茶,真的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压根儿就喝不到好茶!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中国茶界应该建立研究消费者的“研究院”,而不要把过多资金投入到圈地、拼资本和建博物馆(有一个真正的茶叶博物馆就够啦!),甚至搞些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的“研究”。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年轻消费群体不喝茶,新茶饮也可能只是刮一阵风,看到这些说法,我同样报之以呵呵哒! 我们的某些研究“砖家”,真的不如一块上好的砖茶!我曾在一次专门的茶业会议上听过一位某大学教授的报告,所谓的“一带一路”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在网上都能搜到,这样的“研究成果”对茶界有何益哉? 综上,这类文章的“推测”,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我认为还是没“推测”到点子上,对2020年以后的茶业发展并没多大实际意义。 我的这个评论还会同步到“新茶号”,欢迎各位茶友来讨论!
经济下行,消费却在升级。
这个世界已经不缺好产品,缺的仍然是信任, 依托个人符号的专业品牌,将更加有穿透力和生命力!——yes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