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幅画作,又是这幅画的作者。——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
一、丹青者,绘画艺术也
丹指丹砂,青指青雘,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
图片来源网络
如《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古人把画家称为丹青手,把优秀画家称为丹青妙手,民间则称画工为丹青师傅。丹青保存时间长,不易褪色,因此常用来比喻坚贞,所谓丹青不渝。
史家常以丹青比喻一个人业绩昭著,又因丹册多记勋,青册多记事,故“丹青”意同史册。
二、茶画交融,气韵生动
我国古代以茶为题材的绘画始于唐代。历代茶画多以描绘煮茶、奉茶、品茶、采茶、以茶会友、饮茶用具等为主。
文人七件事,“琴棋书画诗曲茶”,茶与画都被列为古代文人修身的艺术方式。在古代,文人边品茗边研习书法,品评书画,诵读诗歌,墨香佐以茶香,实乃雅事。“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正道出一番文人试茶赏画的雅怀。
《调琴啜茗图卷》|图片来源网络
历代的茶画作品,堪称一部中国千年茶文化历史图录,如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南宋刘松年的《斗茶图卷》;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明代唐寅的《事茗图》,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烹茶图》,丁云鹏的《玉川煮茶图》等。
更有宋代茶人,善于注汤于茶成诗成画,谓之茶白戏、水丹青,又称“分茶”。《荈茗录》“生成盏”条记:“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茶百戏”条记:“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
宋徽宗《文会图》|图片来源网络
宋徽宗既是一位画家,又是一位茶人。他的《文会图》描绘一群文士在庭院柳荫宴饮文会的场面,画风精致明净。蒋勋曾说:“宋徽宗有一种对美的极度追求,可是又发现美的无奈和美的绝望。”他的茶书与茶画,都值得人们细揣。
南朝画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其实茶、画艺术相通,“气韵生动”,不仅是评判画作的依据,也是评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标准。
三、茶者入画,妙手丹青
吴远之先生在《大益茶道入门》中阐明,茶修进阶有四个方面:茶性生根、茶者入画、茶香薰道和持杯益人。茶者入画,是茶人研修的重要阶段,意指茶者心中要有一幅画,一幅美景。在为人做茶、助人乐茶、劝人饮茶的时候,把善意与美好带给他人。
2013年,大益重新定义熟茶轻发酵技艺,推出首款“丹青”普洱茶。丹者红也,代表熟茶;青者绿也,代表生茶。大益茶轻发酵技艺,由研配师精心研配酵制而成,将茶发酵程度的控制恰到好处,既保证茶品饮用的优秀口感,又留下巨大的转化空间。
该茶采用西双版纳勐海茶区上等优质晒青毛茶为原料,精心拣剔“芽肥条壮”部分作为主料精制而成。它兼顾了生熟茶的特点,既有熟茶的醇和顺滑,又有生茶的回甘生津,汤色红透,菌香清幽,醇厚甘滑,滋味醇浓、质韵甘爽,层次丰富。
一饼好茶的背后,总是离不开研配师的独到见解与对茶性的知悉。研配师以技艺诠释不凡,他凭着对数百种原料的精心甄选,心中有茶,以茶作画,造就了“丹青”轻发酵的属性,将水墨丹青的艺术意境完美呈现于茶饼之上。
从这个意义上,绘画与事茶,都是一种表达真实情感或者生命体悟的艺术创作,都是一种美的感受与传达。
生熟交融,是阴阳调和,是刚柔相济。“山高茶入画,妙手作丹青”,当技艺与艺术交融,经验与灵感碰撞,茶人便上演了不凡的一幕:用水墨丹青呈现普洱技艺与文化。
此时的茶师,也是画师,杯杯茶汤就是他的作品,让人在流连忘返中品味纯真内质,在时光沉淀中领略生动气韵,而获心旷神怡之感。
文字|茶道君
编辑|RUI
图|大益官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大益茶道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