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去年年底时,许多人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
2022年的普洱茶市场会好吗?
这个问题,并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清,要分门别类慢慢捋。
比如,谁来看?政府?协会?企业?还是茶农?如果是从企业角度,是头部企业?中间企业?还是小微企业?是消费主导的企业?还是炒作为主的企业?不同的主体,会对这个问题做出不同的判断。
又如,与什么时候相比较?从多长时间来看?是仅看2022年当年?还是从2027年甚至是2032年来看?不同的时间维度,自然会影响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不过,我们应该还是可从若干方面就这一问题展开做一些有益思考。
01
春节假期,笔者翻出2019年7月份时推送的一篇文章,其中列举了当时普洱茶产业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两年多时间过去,但感觉这个列举大体还是可以用来作为思考这个问题的起步框架。
1. 产量过大。2014年,云南普洱茶年产量超过10万吨,随后持续增加并于2019年达到15万吨。绿茶之外,普洱茶已成为年产量最大的茶类。
2. 产品同质化。尽管普洱茶概念繁多花样百出,但实际上产品的同质化还是颇为严重。
3. 产品便捷性差。尽管最近几年普洱茶的便捷性产品如袋泡、小金沱、迷你珠、龙珠等在增加,但产量占比与销售占比仍然很低。
4. 消费引导不力。重收藏,重投资,轻消费,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的确,谁不喜欢讲个故事压一堆饼就收一堆钱呢?从消费引导角度,过去十年的进步其实并不大,局部甚至是倒退。
5. 投资的神化。升值的神话,老茶的神话,偷梁换柱的概念,浑水摸鱼的把式,不少人或不少企业,仍然是以此为“核心技能”。
6. 市场的恶性炒作。严重偏离产品价值,击鼓传花,庞氏骗局,不是说不清楚这方面的道理,实际上许多参与其中者无非是在博傻,赌自己不是最后接盘者,博自己身后还有傻子。
7. 库存压力大。普洱茶的库存,可分为厂家库存,仓家库存,商家库存,藏家库存,茶友库存。自2004-2020年,云南普洱茶总产量约为160万吨。目前到底有多少库存?没有一个准确数字,但应该也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笔者几年前曾就此做过一番推演,感兴趣的朋友可查看:
链接?:目前普洱茶的历年存量到底有多少万吨?一琢磨吓一跳!
8. 关于大树茶的诚信。大树茶是云南普洱茶的重要特色资源。但是,关于大树茶的虚假宣传、大小混采或直接掺杂作假,屡见不鲜。
9. 安全性的疑虑。普洱茶曾经遭遇过多次安全性风波,尽管这些风波已属过去,但对于公众产生的影响,则并未马上随之消除。安全性方面,一是需要产业经营主体不断用心做好,二是需要茶业研究机构和协会等做好科普宣传。
笔者在2019年推文时,附了一份简单问卷,调查大家对于当时云南普洱茶产业存在主要问题的看法。从问卷反馈的情况看,当时这样几个问题相对受关注:投资的神化、市场恶性炒作、关于大树茶的诚信、产品同质化、产品便捷性差、库存压力。
当然,关于当前普洱茶产业可能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列举,比如经营管理方面,组织的问题,品牌的问题,资金的问题,等等,不过在此就不再展开了。
02
这个问题,对于有些人来讲,2022年大概率可能谈不上好。比如:
1. 恶性炒作者。
2. 主要靠讲故事来吸引投资和收藏客的人/企业。
3. 浑水摸鱼者。
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原因,不是在于个别人不在场了,而是在于大把大把带钱进场的人不多了。
骗子多了,傻子不够了。
潮水退了,更容易看出,谁在裸泳。
对于部分过去几年恰好被风带起来的企业,在当今时势下,需要切实思考自己的核心能力为何。不少人凭运气赚来的钱,很可能没多久就凭能力亏掉了。
03
对于大多数本分经营者而言,尽管因为各自情况各异而答案可能有所不同,但应该也会有些可共同展望之处。
在笔者看来,普洱茶产业的基本竞争力还是在的。因此,如果能够锁定消费,发力消费需求,着眼未来,做实经营基本面,与时俱进谋求创新,那2022年的普洱茶市场,还是有可观的机会。
重归正道,纵使有些眼前的难度或压力,纵使速度看起来可能略慢,但实际上都是快。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不确定年代,顺应不确定,寻找确定性,应对不确定。
与其等风来,不如自己创造清凉。
“结硬寨,打呆仗”,对于许多人而言可能都是现实的选择。茶要一饼饼撬,茶要一杯杯泡。
毕竟,一个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不能建立在期望许多人带着大把大把钱来博彩的基础上,而应该建立在以产品力吸引消费者持续消费的基础上。
以慢为快,以拙为巧,积跬步亦可致千里。
诚如此,如果从2027乃至2032年来看2022年的普洱茶市场,那么2022未尝不可说是个好年份。
普洱茶消费市场的基础,已经较为可观;普洱茶潜在消费市场的基础,仍然颇为可观。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022年的普洱茶市场,您怎么看?
来源:茶业管理评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