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 健康时代新选择

有机 健康时代新选择

34阅读 2022-04-12 01:18 观点

今天下午,《普洱》杂志视频号围绕有机茶进行了一场直播,我们来到位于普洱市整碗村的祖祥有机茶园示范基地参观,带领粉丝们走进鸟语樟香、鸡鸣犬吠的有机茶园之中。

随着对有机茶体系的逐步深入了解,我们也更加感受到有机茶对于这个健康时代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是为所有消费者提供了一杯干净的茶,它还倡导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共荣的理念,而这更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现代丰产茶园(台地茶园)的美好未来,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有机的方式到达。

你真的认识“台地茶”吗?

顾名思义,台地茶就是种在台地上的茶。茶树大都种在山里,在过去顺着山坡种,不开台,就叫坡地茶。建国后推广现代茶园种植技术,将坡地开成保土保肥的台地,然后将茶苗移栽到台地里,所以叫台地茶。云南大规模开台地种茶是始于上世纪70年代。这种茶园以土肥为基础、以密植为中心,把握好修剪养蓬采摘的技术关键,大幅度提高种植密度,每亩2000~4000株,以高标准、高质量作建园指导思想,以高投入、快速高产出作建园原则。台地茶园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茶园种植管理模式,台地茶园只是俗称,其正式的名字是现代丰产茶园。古树茶兴起来之后,许多人说台地茶是数量挂帅的一种产物,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误读。在以前,台地茶的售价要远高于古树茶与老树茶,因为其按照当时最先进的理念来种植管理、采摘与加工茶叶,当时市场认可的最好的茶叶都是来自管理到位,加工得法,采用良种的台地茶园。

2003年以后市场上追捧古树茶的多起来了,到了2004年古树茶的价格开始超过台地茶,之后进入了快速上涨的通道,除了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下跌,都是一直上涨,甚至疯涨的。随着古树茶价格的节节攀升,就进入了古树茶被过多神话,而台地茶被长期妖魔化的时期。

当前的古树茶热及流行的消费观念就是对绿色、生态、有机、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视。生态并不是一个完全由古树茶推演出来的新概念,其实台地茶园的生态建设实验早在30年前就开始了。资料显示,1986年开始,在云南省茶叶综合示范区的勐海、澜沧、双江、腾冲、临沧等县试验示范高产优质生态茶园(含有机茶园)。生态茶园遵循自然规律,按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建立起来的多成分、多层次、多功能、结构稳定、系统平衡和具有稳定持久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应的茶园。

古树茶的兴起,导致市场对生态、环保之空前强调,这就会倒逼台地茶园进行改造。于是,自2010年起,在政府的引导下,云南的台地茶园进入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大量的台地茶园升级为生态茶园、有机茶园,从而开启了台地茶的全新春天。

由此可见,台地茶只是说茶树种在台地之上而已,其的种植管理与加工模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迁。台地茶是一种现代农业的产物,其不应该是劣质茶、低档茶的代名词。笔者认为,台地茶应该成为一个中性词,跟品质的优劣无关,台地茶究竟好不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看具体的那一块茶园采取何种种植管理与加工模式,能符合时代绿色品质潮流的就是好的,否则就登不上大雅之堂。

“台地茶”正在经历价值重置

笔者看好台地茶园,无他原因,就两点:一是有成本优势,但一定要有台地茶种植加工的核心技术,通过创新营建技术壁垒,也就是不要当大自然的搬运工。有了成本优势,产品体验度高,就可发力大众市场,做规模品牌。二是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解决产权问题,自有基地才值得重金深耕投入,追求长期回报。如果茶园产权属于老百姓,资本家有钱不敢投,往往会变成追逐短期利益的机会主义者。农村土地货币化是趋势,但必须首先解决产权与土地大规模流转问题。台地茶园比古茶园容易流转,而且廉价、安全,可做长期的价值投资。

关键是价值重置,十多年前古树茶是落后的产物,价格卖不过台地茶,后来为什么形成古树茶热,是因为在自然主义的思潮下变成镀金的叶子。这就是发生在古树茶身上的价值重置。假设在未来的十年,我们不当大自然的搬运工,改造台地茶园及提升生产加工技术,创造很牛气的产品,加上土地货币化带来茶园估值的增加以及以基地为根据地发展多元产业,打造庄园经济,打通一二三产业,做农业深度开发的综合体,这日子是不是很爽?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改造建设过程,要以十年为期来规划布局与重金投入……

而今天一场关于台地茶的价值重置正在悄然展开,一些先行的深耕者正在探索台地茶的全新未来。希望大家以后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台地茶不一定就是农药、化肥催出来的速生丰产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台地茶园的升级改造,生态台地茶越来越多,以后我们不要笼统地说台地茶不行,而要关注其采用何种种植与加工模式,是否做到了生态、绿色、环保,品质是否过得去。我们要为品质好的台地茶点赞,而不要再去妖魔化台地茶,这样一来占云南茶园面积绝大多数的台地茶才能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云南茶产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来源:普洱杂志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