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英国评估机构品牌金融发布,2022全球Jiu类品牌价值榜:
茅台以429亿美元(大约2900亿元),位居榜首。
茶酒不分家,很多老板也幻想,基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属性,打造茅台式的流通硬货。但终究,理想很丰满,目前,不可能出现茶中茅台。
-01-茶界梦想家
一个茶老板,信心满满地来找老杨,探讨他的做茶大业:
这位老板在别的行业赚了钱,又很爱普洱茶,刚好普洱茶跟酒一样越陈越香能升值,茶老板打算做一个流通性媲美茅台的硬货。
看着这长辈信心满满的样子,听了他的宏伟蓝图,只敢说一番加油的话,给这位长辈打打鸡血。
茶老板说了半晌,突然来一句:你要说真话,不要这么敷衍。
说真话?茶是一个天道酬勤的行业,用心做好茶叶品质,养家糊口没问题,但要说做一个媲美茅台的硬通货,现阶段很难,难到只是一场美梦。
茶老板一脸疑惑。老杨只敢小声说:普洱茶复兴时间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茶中茅台,不是我们这代人能做的。
首先,茅台的历史底蕴形成的价值属性,几乎是14多亿中国人的共识。
目前,大约5000-6000万人喝普洱茶。普洱茶的受众,大约只有茅台的3.5%。
历史底蕴厚重,受众庞大,意味着:茅台的流通性强,就算不喝,可以送人,手头紧张的时候,如果运气好,还可以便宜点卖掉变现。
换作一饼普洱茶,爱茶的人自然是愿意藏的,藏了自己喝。做普洱茶的老板,也是愿意藏的,或许能升值。但大多数普通人,会选择茅台。
总之,茅台与普洱茶,受众基础不一样,注定二者的价值共识,就目前来说,有天壤之别。
其次,茶中茅台,有人尝试了。
普洱茶,色香韵俱全,越陈越香,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这注定了:普洱茶具备一定金融属性。金融茶,在茶界期待茶中茅台和期待茶叶标准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然而,几百上千万一件的金融茶,终究没有可以落地的价值归宿。没有茅台的受众和历史底蕴,资本撤退之后,金融茶就玩不下去了(别碰金融茶)。
金融茶,是越陈越香的普洱茶,模仿茅台和普洱茶自身标准化的一种有益探索。但是,普洱茶复兴才20年,只有几千万人的受众,决定了:普洱茶,目前还不具备出现茅台这类硬通货的基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一代茶老板要做的,不是玩茶中茅台。
而是传播普洱茶文化,慢慢积淀普洱茶的底蕴,在5000万人之外,让更多的人懂得普洱茶的美。
-0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万物,皆是一个过程。
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如此。
20年前,被公知忽悠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说人家一架飞机挣几千万,我们一件衣服只挣几美分,我们要反思……当时,居然傻傻的信了。
却不知,背后有客观发展规律。工业化的发展,我们守着50年代的重工业老底,静待时机。直到2001年后,从纺织业做起,通过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原始积累。
然后,再做家电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轻工业。通过轻工业积累本钱,才能买别人淘汰的重工业设备和技术,以此为根基,自主研发。
只有重工业站稳脚跟,才能在钢铁、船舶等领域抢下发达国家的饭碗,积累尖端技术。
40年三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高新技术领域的冲刺。
茶产业也是一样的。普洱茶在上世纪40年代之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断代。直到本世纪初,才缓慢复兴,至今不过20余年。
对一个人来说,20年,可能是半生风华。但对一个产业来说,20年不过弹指刹那。今天,指着一个发展了20年的产业说,你这不行那也不行,人家葡萄酒发展的好,你普洱茶要反思。
这无异于是:对一个工业化初期、只会做衣服的时候说,你不会造飞机,你落后,要反思。这是忽视客观发展规律,耍流氓。
普洱茶产业要发展壮大,绝不是一朝一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做好品质
任何一个产业,品质是产业的基础。
普洱茶行业,有人做古树茶,有人做台地茶,二者都是市场。
茶行业,台地茶被污名化。但台地茶原料成本低,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要解决茶客都关心农残问题,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地使用农药。还要保障低成本的茶叶,做出来之后干净卫生。
台地茶,占云南普洱茶产量的9成以上,是打开普洱茶大市场的中流砥柱。要保障台地茶产品安全、干净、大众消费得起,把台地茶打造成普洱茶客的日常口粮。
古树茶,成本高,原料是茶企大部分的开支。而且,很多茶老板喜欢囤茶,觉得茶叶囤进来,以后涨价就是大赚。
但如今,茶价一直上涨的时代已经结束,围绕着冰岛、老班章两大名山,名山茶价格趋于稳定。
做名山茶,就做好品质,做真做深做精,把名山古树纯料打造成普洱茶的标杆。
其次,产业精细化
目前,普洱茶行业存在一些问题:产能过剩、库存庞大,9块9的垃圾茶。
然而,茶行业有问题,做茶的老板却要硬着头皮活下去,这些问题会倒逼着茶老板自我革新。
产业革新的过程中,茶企为了占有市场,必然会推动茶产业朝着越来越细化的方向发展。
有人依然在山上倒卖古树原料,有人玩台地茶拼配,有人依托云南大叶种的适制性制作,用冰岛老寨的原料制作白茶、红茶。也有人模仿葡萄酒,开始普洱茶庄园化探索。
众多精细化的探索中,必然找到普洱茶的下一个风口。
写在最后:
茶酒不分家,茶酒差别又很大。
一个茅台,让无数爱茶的人执念茶中茅台的诞生。
如果,几十年后,普洱茶能发展到如绿茶一样,占据中国茶叶市场的8成以上。那么,越陈越香的普洱茶,一定会出现一个茶中茅台。
一切商业的成功,都只是顺应时代趋势。但就目下而言,茶中茅台,仍然是茶行业的一厢情愿。
有人说,普洱茶发展到最后,必然是葡萄酒式的法国波尔多式的庄园经济。
这是普洱茶从业者,对商业化成功的葡萄酒市场的借鉴,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但终究,普洱茶不会走上葡萄酒式的商业化道路。普洱茶,若以茶文化为基础,借鉴葡萄酒模式,是有益的。但如果普洱茶一味地照搬葡萄酒模式,必然失败。
因为:经济模式的背后,是文化在支撑。葡萄酒与普洱茶,是两种文化、甚至两种文明的冲突。
葡萄酒文化,是无法融入中华文化的。它只能以一种小资生活方式,打动国人。
这意味着:当西式小资生活方式不再被追捧的时候,葡萄酒市场就会在中国衰退。
目前,葡萄酒依然强势,是西方工业革命缔造起来的强大生产力外溢到文化领域,让如今的葡萄酒和奢侈品,依然享受着西方生产力的落日余晖。
或许,20年后,当东方生产力对西方形成碾压。强大的生产力外溢到各行各业,大家也有钱有闲喝杯冰岛。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传统文化的复兴、民族文化的自信。那时候,再回首,还是传统茶文化好。葡萄酒所谓的庄园,也没有什么好学习的。
商业的本质,是生产力的角逐,而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是东方文明。
普洱茶发展的过程,你我都在见证历史。
喝好自己的茶,做好自己的事,
日拱一卒,静待那一天到来。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