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百年发展史,拼配贯穿始终

普洱茶百年发展史,拼配贯穿始终

30阅读 2022-10-27 02:34 观点

“顶级普洱茶根本不需要拼配,千年古树,单株纯料才是最好的!”

“今天上市的这款古树茶绝对是纯料,品质完全不是拼配能比的!”

“只有最次的茶才需要拼配,普洱茶我只喝纯料,要的就是那种霸道!

普洱茶需要拼配吗?十五年前,这是一个毋容置疑的问题,但在如今的普洱茶市场,随着“山头纯料”概念的爆火,某些人开始对拼配口诛笔伐。

事实真的如这些人所说吗?拼配茶到底是好是坏?实际上,拼配不仅贯穿普洱茶的发展始终,还会引领业界走向未来。


号级茶的小范围拼配

清朝道光年间,传统六大茶山之首的倚邦发展势头渐颓,易武趁势迅速填补市场空白,一跃成为六大茶山茶叶的核心地区,并由此开启了一段辉煌的易武时代。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整个云南的普洱茶从业者都往易武涌来,建茶园,办茶庄,跑运输,易武百里地域,山山茶园,处处茶香,商旅熙熙攘攘,马帮往来不绝。

仅易武一地,就集聚了六大茶山近7成的茶叶加工、销售,成担成担的茶叶,由十一条通向境外的道路,销往缅甸、印度和尼泊尔等众多国家。

而如今拍卖价动辄几百万的号级古董茶,有很多就出自当年的易武,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福元昌号、同庆号、同兴号、同昌号、庆春号和乾利贞宋聘号等等。

便捷顺畅的交通,络绎不绝的客流,大型集散地的规模,都是号级茶得以实现拼配的物质保障,但仅有物质没有动力,拼配技术也难以迅速发展。

而一众茶号的出现,以及贡茶这一最高荣誉的争夺,大大加速了普洱茶行业的竞争态势,而如果仅用纯料制茶,制茶手法又大差不差,那各家茶品是很难形成差异的。


因此,在大家都严格把控原料质量的前提下,竞争的焦点就落在了对不同原料的拼配上。换句话说,想要从一众茶号中脱颖而出,就要精通普洱茶的拼配技术。

不过,由于缺乏史料和实物,在很长一段时期中,关于号级茶时代的拼配技术,以及原料使用的实际情况,世人都是不太清楚的。

率先填补空白的,是《老茶是纯料的还是拼配的?》一文,作者从现存号级茶的内飞文字记载入手,初步解读出号级茶基本都是拼配料,但仅限于小范围拼配。

他给出的依据是,云南省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而各大茶山基本都分布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当时的马帮运输效率也十分低下,交通运输就成了首要难题。

更重要的是,除了极少数贡茶外,大多普洱茶的利益都较低,从成本角度考虑,茶庄不会大范围搜集原料用于拼配,而是从邻近的茶山中挑选比较有特色,能优势互补的茶叶。

这一时期的拼配技术,是号级茶的核心技艺之一,每家茶庄绝不外传的拼配秘方,实际上代表着各自对普洱茶的理解,个人的理解汇在一起,就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号级茶时代。

印级茶的等级化拼配

1953年,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三大改造,而云南大大小小的地方茶厂,私营茶庄,传统茶号自然也不例外。

这些被收归国有的普洱茶品牌,不能再沿用以往各自的茶号,而是统一使用“中茶”的国家商标,制茶方式也从手工作坊进步到机械生产,印级茶时代就此拉开。

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年志,以及下关茶厂厂志等史料记载,三大改造后到市场经济改革前的这段时间,茶叶生产都有拼配。

从历史角度考虑,建国后政局稳定,交通也得到了部分改善,最重要的是各大茶山茶庄都收归国有,国家统一调配原料生产,自由度更高的拼配也就应运而生。

1972年,是普洱茶发展的又一重要节点,从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开始,由于普洱茶对外繁荣,唛号制度得以确立。

别看唛号只是一串小小的字符,对于普洱茶界的影响却十分深远,所用配方,用料登记,制茶厂家,以及散茶饼茶,熟记规定后都能一目了然。

以经典配方7542为例,头两位数代表配方创制年份为75年,第三位代表原料等级为4级,最后一位数代表生产茶厂为勐海茶厂(1为昆明茶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4为普洱茶厂)

知识延伸:7542,7581。聊聊普洱茶唛号的由来

在唛号投入使用后的几十年间,普洱茶的买卖就是以唛号和批次为主要特征的,在上个世纪末时,老茶客们买茶不说其他要求,而是直接说出一串唛号。


也正是因为唛号的产生,上个世纪的普洱茶经典配方才能留存下来,至今仍在生产,比如7542、7572、7581、8653等,都是备受茶客喜爱的好茶。

当时的云南七子饼茶非常重视拼配,其中单芽撒尖、芽叶撒面构成饼面,5-7级的茶叶构成芯茶,而最粗老的茶梗,则用来做底茶。

比如最高级的7532,撒尖用单芽,撒面用芽叶,做芯用5-6级的叶梗混合料,而底茶则是以相对粗老的7级料。

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是,当年制茶没有名山名寨的概念,不管是老班章还是布朗山,都是按照芽、叶、梗的等级定价和收购,也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从茶农那收来的原料,生产前由老师傅开汤审评,按照茶叶特性的强弱划分,滋味和茶气不足的,就拼进些滋味足、苦涩强的,这就是印级茶时代的拼配。


台地茶的互补式拼配

通俗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话,“有性繁殖”就是常规播种育苗,而“无性繁殖”则是扦插育苗,而如今市场主流的密植高产台地茶,使用的就是无性繁殖技术。

土地方面,1984年,为期4年的茶园改造项目结束,40万亩新开辟的台地,为云南省大规模种植台地茶提供了物质基础,后几年的一些时间可以证明这一点:

良种方面,1987年,云抗10号、云抗14号这两个由云南省茶研所选育出的无性系优良茶种,被国茶品委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并作为重点品种大规模推广。

特别是产量极高的云抗10号,当时种植面积占全省推广总面积近九成,是创下亩产面积最大,单位产量最高的双冠王,也是台地茶家族中的老大哥。

资金方面,1986年,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云南省与世界银行达成战略合作,用贷款栽种了近百万亩的台地茶,短短三年后,第一批台地茶就已经可以采摘。

在台地茶出现之前,云南基本采用有性繁殖,栽种乔木大叶种茶,由于距离限制和生长缓慢,大多分散在各大茶山中,丰富内质也使其耐泡度远高于台地茶。

古树茶的爆火,并不能抹杀台地茶的功绩。时至今日,下关茶厂、勐海茶厂等一线品牌,大部分品类,尤其是面向大众市场的,都是以台地茶为主料的。

而由于生长周期快营养不足,施肥打药导致的土壤污染等问题,台地茶的内质确实不如古树茶和乔木茶,为了优化口感,均衡品质,拼配更是重中之重。

从号级茶到印级茶,从台地茶到古树茶。拼配让各种品类显优隐次,让各大茶厂能够控制成本,让消费者能买到好喝不贵的老茶,也让整个普洱茶行业均衡发展。

作者:陆离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益原素:自然之境,自然之味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关于某明星和他几百万的老茶的故事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