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存就存中期茶?为什么说中期茶是市场的脊梁?

要存就存中期茶?为什么说中期茶是市场的脊梁?

11阅读 2023-08-09 03:12 观点

“都说普洱茶边喝边存最省钱,可是老茶太贵太少买不起量,新茶转化又太慢,中期茶倒是不错,但市面上有这么多不同品牌,山头,年份的,应该怎么选呢?”

“是啊,我之前看好一款中期茶,可惜当时下手太晚没货了,这两年看着它一路涨,下次再遇到这种年份较新的中期茶,还是要果断些,看准就出手!”

“错了,存茶不是喝茶,不能光挑你喜欢的存,最好是生熟兼藏,新老兼收,高低兼备,合理搭配收藏,自己老了才有的喝,才有的卖!”

近些年来,随着茶友们理解水平的提升与行业的发展,存有潜力,价格好的中期茶,已经在藏友圈里蔚然成风,在交流与碰撞中,茶友们也产生了不少疑问。

有的茶友还没有意识到存中期茶的最大优势,有的茶友在选茶建仓的思路上有些偏差,应茶友所邀,这篇文章,陆离就来聊聊自己对存放中期茶的一些理解。


中期茶的地位与作用

在一些有经验的老茶客心中,新茶未经转化,不适合长期品饮,而老茶虽好,但稀缺价高,而价格和转化都不错的中期茶,就成了“喝年份茶”与“性价比”之间的一个折中选择。

事实上,基本没有哪款茶是一直由新茶放到老茶才开始品饮消耗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今处于老茶领域的号级茶,印级茶等都曾被作为中期茶大量品饮。

比如40年代的香港,来自云南茶庄的宋聘号,福元昌等圆茶经过一定转化后,在酒楼被大量品饮;20多年前,88青也是在市场的大量品饮认可下才开始了传奇之路。

因此,不管在哪一时期,价格还不算贵,且转化过一段时间,开始具备品饮优势的中期茶,都是市场品饮和消耗的主体。

反观其他品类,老茶自不必多提,转化与仓储都已基本定形,后陈化的价值也大多包含在了价格内,而新茶的变数有太多,不一定能在后陈化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比如一些工艺异变的烘青茶,新茶时期口感香甜,很难察觉到什么异常,但存放几年后,工艺上的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未来转化情况也已经水落石出。

由此可见,中期茶不但是普洱茶消耗的主体,也是普洱收藏存放的主体,更是指导新茶工艺,预见老茶走势的重要手段,堪称市场的脊梁。

存中期茶的最大优势

对于藏家来说,相比于存新茶,存中期茶更容易陈化到老茶;相比于存老茶,存中期茶的性价比会更高。用一句话概括:中期茶转化趋向明朗,藏茶风险低,时间成本少。

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普洱茶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新入门的茶友想藏些普洱茶慢慢喝,但又担心转化时间太长,仓储风险大,也不清楚茶的转化趋向。

而中期茶就没这个烦恼了,虽说它还没有陈化到位,但已经转化到一定阶段,可以看出转化潜力,并预判转化走向,对于不清楚茶性的茶友而言,这就像一颗定心丸。

从这个角度看,存放中期茶也能减少时间成本,毕竟由于原料,工艺,仓储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的新茶,都有长期投资收藏的价值,都能成为品质优秀的老茶。

而一款茶转化趋向明朗时,陈期大概都在10年左右,正好属于中期茶范畴,在这个年份,买些喜欢的中期茶边存边喝,如果后续转化效果不理想,直接喝掉也没有损失,藏茶风险低。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投资思路稳健的大藏家茶仓里,除了早年攒下的家底外,近年的选茶思路都以中期茶为主,尤其是20年陈的勐海茶厂改制前老茶,以及10年陈的名山古树茶。

选择的理由也很简单,这些茶的稀缺性和高品质行业内人人皆知,在行情向好时涨势凶猛,在行情看淡时也具备良好的抗跌性,非常稳定。

怎么存中期茶最实惠

喝茶是爱好,买茶要节制,我们买茶都有自己的价格上限,如果光喝不藏,那口粮茶就很难在年份上有所突破,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边喝边存,不失为一种经济的喝茶方式。

就拿陆离早年结识的一个朋友老张来说吧,他当时热衷于“集邮式”买茶,又图省事不想搞家庭仓,因此虽然是个经验丰富的老茶骨,但一直没攒下什么“家当”。

后来在陆离的建议下,他开始每年买点喝点藏点,因为品茶底子扎实,也见过不少茶,三五年时间就存下了不少好茶,前段时间资金周转不开,出了几提01简体云,立马就解了燃眉之急。

因此,规划好自己的中期茶存放计划,还是相当有必要的,结合身边朋友们的例子,和自己多年的市场观察,陆离总结了几条茶友们可以参考的经验。

第一个建议是,现如今想最经济地存中期茶,应该多关注那些年份较新的准中期茶。有茶友可能会感到奇怪:这点,和你上面讲的大藏家和老张的例子不太一样啊。

其实,藏茶本不是一门暴利的生意,只是因为幸存者偏差的缘故,很多人往往只能看到极少数明星茶的价格走势上,却忽略了普洱茶价值的增长,是依靠缓慢的越陈越香的。

我们不是股神巴菲特,更不会预见未来,不能保证自己看好的普洱茶,将来一定会越存越好,价格增加,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存茶应该从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角度出发。

而如今15-20年陈的普洱茶,在中期茶里属于性价比更高,选择空间更多的品类,如果你的存茶定位更加长远,也可选择10年左右的高性价比中期茶,实际上,很多茶友的存茶之路,也正是从这些茶开始的。

存茶,似乎会给人“一眨眼就长大”的错觉,以前09年左右的普洱茶总被人打趣“不上不下”,如今也已经接近15年陈,而以前只是小贵的90年代十大标杆茶,如今转化更加到位,价格更贵的同时,数量也更少了。

第二个建议是,喝茶时可以有偏好,但存茶时最好均衡一些,不要只存一种或几种茶类。

都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其实存茶也是一样的道理,存茶种类差异化能满足我们多样化的品饮需求,更能抵御市场波动,降低存茶风险。

具体的选品思路比较灵活,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思路。首先是生熟兼藏,这点主要从自身饮茶习惯出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只喝生茶的茶友都会慢慢尝试熟茶。

每到秋冬季节,也有很多有经验的老茶客会找些高品质的老熟茶喝,此外大鱼大肉后的助消化,家庭聚餐时老幼饮茶等场景,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需求,因此适当屯些高品质熟茶供自饮,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是新老兼收。这点和上面所说的“以准中期茶为主”的选茶思路,其实也并不冲突,新茶的优势在于知根知底,老茶的优势在于转化清晰,少量存放,也有利于我们存茶水平的提升。

最后是高低兼备,随着品茶水平的提升,我们对口粮茶的标准是会慢慢提高的,因此除了要存主力消耗品种外,也可以在遇到好价时适当入手些标杆茶,丰富存茶品种,为将来想喝好茶时省些成本。

第三个建议是,瞅准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有太多藏友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初遇到一款口感惊艳的好茶,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多收藏些,如今很是后悔。

同样常见的一个现象是,自己当初存了一些好茶,可惜在之后的市场波动中,多次遇到诱人出手价,或跌破购入价的情况,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其实,相比于前面两条建议,选择才是最考验一个藏家心态与经验的关键。

一方面,真正优秀的普洱茶,是经得住市场考验的,价值也是只增不减。如果因为价格波动及时止损,不仅会打乱计划,而且可能再也没机会购回了。

另一方面,保持藏品的总体流动也相当重要,时机合适时售出一部分产品,获取更多购茶资金,继续购入心仪好茶,周而复始。经过数次心态磨练和良性循环后,自身的藏茶体系才会逐渐完善起来,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普洱藏家。


当然,做好以上这些也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还要呵护好自己藏的茶。不但要建设好自己的家庭仓,避免放坏茶品,也要时常拿出来喝一下,感受下茶的变化。

藏茶阁中无甲子,为盼茶老嫌日长。藏茶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守着三两好茶,静待岁月沉淀。岁月缓缓而逝,茶与人都能得到升华。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犀牛塘茶口感特点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