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缚台地茶发展的,是古树茶吗?

束缚台地茶发展的,是古树茶吗?

124阅读 2021-08-23 02:02 观点

5000元一斤的景迈山核心产区古树茶,和300元一斤,用古茶树籽有性繁殖的景迈山有机茶园台地茶,两种普洱茶喝起来有什么差异?——盲测结果显示几乎一样。

多花几十倍价格买回来的古树普洱茶,口感上真的远超生态台地茶吗?为什么市场上会有这么多人诋毁台地茶?台地茶会是千亿级云茶产业的希望吗?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台地茶。

台地茶的历史渊源

陆离查找了很多资料,发现台地茶一词的最早释义,出自台湾茶商石昆牧的《经典普洱名词释义》中,具体概念如下:

“台地茶分为现代管理之茶园茶,以及人工栽培但无管理之粗耕野放茶。茶科植物种生容易变异,为稳定茶菁质量,现代台地茶园管理多以良种茶扦插无性生殖,少有种生苗。

2003年以前,高度人工管理的无性生殖良种茶,都属于滇红、滇绿茶园,用于制作普洱茶原料;2003年底开始,普洱茶大为盛行,滇绿与滇青价格贴近,许多茶贩收购良种绿茶原料以滇青制程制作毛茶。”

这也是目前业界认可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台地茶释义了,从这段严谨的叙述性文字中可以看出,台地茶的种植管理方式,源于现代化茶园体系。

相关史料《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中,也有记载云南省早期茶园管理理念:

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易武、南糯和景迈为主的云南省各地茶园,埋籽繁殖,满山种植,只种不管,只采不养,栽培管理方式十分粗放。也就是说这时完全没有台地茶概念。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云南省各地茶园处于由原始管理到近代管理的过渡时期,主要以技术改进为主,如普及间作、中耕、施肥、修剪和采摘等高效方法。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前期,云南借鉴江浙茶区的台地茶园概念,大力建设现代化新茶园,包括选育良种、茶地连片、矮化密植、等高条栽、增施肥料等方面。

1980年,新茶园的建设号角吹到了各大茶山,一场古茶园改造计划即将开始,次年起没过一年,改土、改园、改树的面积就会新增10万亩,一期工程总计改造40万亩。

站在今人的角度看,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良运动中,无数自古传承的老茶园被彻底摧毁,一批又一批的古茶树被付之一炬,取而代之的是优质丰产台地茶。

屡被中伤的台地茶

但站在当年的角度上看,这场改造低产茶园项目无疑是成功的,短短4年的时间,云南省的茶园总面积就增加了25.35万亩,总产量净增20.65万担。

从1956年,毛主席号召“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起,到1984年台地茶园一期建成,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为了先满足大众需求,高产一定是首要目标。

为了达成这一愿景,20世纪50年代,来自全国的科研人员奔赴云南,从事茶树品种繁育任务,成功选育出勐海、凤庆、勐库、云抗10号、云抗14号等国家级茶树良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是首要目的。在古树爱好者的眼里,台地茶错在牺牲了大批古茶园,在某些利益既得者的眼里,台地茶错在产量太高,价格太便宜!

有个怪象可以佐证:明明古树茶产量这么稀少,但现在普洱茶市场最火爆的还是它,产量最大的台地茶,反而见不到踪影,也没听说过有茶厂敢打出纯料台地茶的口号。

而答案其实非常简单,火爆的市场催生了高额的利益,现在高端古树茶的概念深入人心,而台地茶却是低端不入流的象征,逐利之人自然会吹捧古树茶,打压台地茶。

纵观1985年到2015年,在台地茶诞生后的这三十年里,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迈入市场经济时代,整个茶行业也由价廉质低的大宗茶生产,转变为价高质优的名优茶消费。

单价更高的名优茶,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品饮体验,也为生产者贡献了更高的经济利润。而古树普洱茶的爆火,正是普洱茶行业在名优茶路线成功的正面案例。

但只占云茶总产量百分之一的产量,和动辄上万的价格,都在说明古树普洱茶只是一个高端的小众市场,当潮水退去时,没有优质供应链和稳定客户群体的商家会很难脱身。

当茶商和厂家都被高额利益吸引,扎堆聚集在古树茶市场时,不但会造成恶性竞争,而且还将错失另一个市场更加广阔的大众普洱茶消费市场。

前景光明的生态茶

所谓科学,也会存在边界效应。一方面,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了半个世纪才建成的现代化的,机械化优质茶园,在过去曾取得巨大成就,做出实际贡献。

这是华夏农业文明几千年发展史的最新发展成果,是无数科研人员日夜发展茶树栽培技术的体现,是两代茶人用汗水奋斗一生才凝结而成的结晶。

这是时至今日云茶产业能够跻身产茶大省的坚实基础,也是云南近600万茶农赖以生存,发家致富的根本保障。这就是屡被中伤,但依然优秀的台地普洱茶。

一方面,我们要正确看待在市场利益下,部分茶商对台地茶的无端诋毁,和捧一踩一;另一方面,也要正视台地茶园的矮化密植,施肥打药造成内质不足,土地污染等问题。

反思不足,继往开来。从满足大众需求的角度看,绿色有机的台地茶是大势所趋,经过生态治理,和品种改良后的台地普洱茶,在大众消费上会拥有无可匹敌的的竞争力。

放眼全国茶行业,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等国家意志驱动下,茶叶铁三角已经由传统“苏、浙、皖”江南茶区,转向“云、贵、川”等西南茶区转移的趋势。

如何利用好产业转移这一时代红利?台地茶园的改进又该从哪些方面推进?怎么把握普洱茶市场的大众需求?将成为云南政府,科研人员,和云茶行业的关键命题。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泡茶的浓度如何掌握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