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今年白茶长势怎么样?产出多少?收入是否满意?”近日,四川省青川县沙洲镇纪委书记韩保东走进田间,向群众了解“白叶一号”茶品种种销情况。
青川县沙洲镇纪委在“白叶一号”茶园开展监督检查(摄影:韩琦)
这是该县纪委监委围绕“白叶一号”扎实开展政治监督工作的一个缩影。广元市青川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四川“白叶一号”茶苗唯一受捐县,在浙江人民的无私资助下,沙州镇、乔庄镇、关庄镇相继建成“白叶一号”茶园1517亩。受此带动,该县现已累计种植白叶茶5217亩。
“白叶一号”生产周期长、投入资金量大,短期内效益难以凸显。如何聚焦党中央政策落地落实,将政治监督有效嵌入“茶苗栽植-基地管护-加工生产-产品营销”的生长生产全过程,让群众致富增收,经该县纪委监委分析研判后,“清风护苗”行动应运而生。
据悉,“清风护苗”行动由该县纪委监委、片区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三方联动”,统筹选派15名人员,成立3支专项检查队伍,以政治监督为着力点,具体量化执行标准高不高、管护措施细不细、落实政策严不严等3大类9项具体指标,多维度精准“画像”,让政治监督“有章可循”。
“如我县地质特征以山地黄壤为主,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不足,在监督检查清单中,我们将‘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作为独立子项,突出政治监督的针对性与靶向性。”青川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左晓兰表示。
同时,“清风护苗”行动也要求各监督检查组要开展延伸监督,不仅要对照清单“精捋细筛”,还需深入走访茶园和茶农,全面了解土地流转、资金拨付、政策兑现等方面情况,善于发现清单外的问题线索。
在“清风护苗”行动的“深度扫描”下,9个具体问题相继被发现,提醒谈话12人次。针对所发现问题,青川县纪委监委认真分析研判形成工作专报1期,并提出了整改意见。“白叶一号”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及相关乡镇立查立改:相继出台了《青川县2021年“白叶一号”茶园管护和加工技术方案》《青川县“白叶一号”无公害茶园控草技术方案》等文件,并按照平均每亩施1吨、板结严重的2吨农家肥的标准改良土壤,通过持续开展精细化管护,受捐茶苗长势明显改善,60%已经基本成蓬,换来了群众的真心称赞。
“地力问题给我们解决了,产业发展也更有了信心。”沙州镇青坪村茶农葛敏笑道。
在强有力监督护航下,“白叶一号”茶产业发展各个环节日趋规范,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作用凸显。目前,该县已探索总结出“五金”利益联结增收机制:通过“基地+公司+村集体+脱贫户”的方式,让群众流转土地收租金、就地务工挣薪金、茶苗折资得股金、承包管护拿酬金、集体收益分现金,共享项目红利。“白叶一号”落户青川以来,所涉及的3个乡镇共流转撂荒、低效土地4000余亩,产生流转租金400余万元,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0余个,季节性务工6万余人次,带动600余户群众户均年增收4300元以上,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致富增收”。
青川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罗超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中央政策方针在基层的落地落实,以‘清风护苗’行动助力保障执行,促进发展,真正让‘白叶一号’成为青川人民的‘金叶子’‘致富茶’”。
来源:四川新闻网(苟小华 卢柯帆 记者 李全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