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在普洱,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10阅读 2022-04-16 01:46 行业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满山茶园青翠,满目诗情画意。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在青山绿水间,普洱市各地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强化政策引导、完善产业链条,用产业念好“发家致富经”,托起“小康梦”。

景迈山:一座茶山成就的“富裕村”

几场春雨之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山的春茶陆续上市,漫山遍野的茶林里到处是采茶人、收茶人,收获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澜沧景迈景古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岩在迪家的茶林里,采茶人背着篮子,熟练地采摘着鲜嫩的茶叶,他们要赶在天黑之前采完这片茶。2010年,合作社与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所生产的毛茶只要符合公司标准都可以卖给公司,只要品质好,销路就有保障。目前,合作社有32户社员,茶叶基地1600亩,其中古树茶园1000亩,生态茶园600亩,每年可以生产出10至20吨不等的毛茶,产值在700多万元。据岩在迪介绍,今年景迈山生态茶的价格每公斤在40到50元之间,古树茶每公斤在160到180元之间。得益于近几年来的管理提升和每年只采春季和秋季茶,茶叶品质得到保障。

岩金勐本金山虎茶叶合作社理事长岩金家的院子也摆满了茶叶。岩金正忙着手工炒制古树茶。据他介绍,合作社目前已接到3吨左右订单,平均每天有20个工人采摘鲜叶和加工,争取在4月中旬交单。

除了茶农,每年的春茶季,景迈山都会聘用大批季节性采茶工,他们多数是附近村寨的村民,一天下来每人能有150元至300元不等的收入。

景谷镇:一篓茶叶塑就的“幸福乡”

“明前茶,贵如金”。近日,有“茶乡”之称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景谷镇广大茶农正忙着抢抓时令,采摘、制作今年的“明前茶”。

在文山村马厩村民小组村民谢丽琼家的古茶园里,几名茶农穿梭在茶垄间,将茶芽尽数采摘装入身后的竹篓。谢丽琼在村里是个“洋气人”,熟悉线上交易,多次参加电子商务创业比赛并获奖。“我家共有30亩古茶树,300株左右。2021年通过电商直播,我卖了1吨古树茶,收入30万元左右。今年我依然打算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推销茶,打响我们的茶品牌。”

文杏村梅子箐村民小组村民杨应芬也在抢采明前茶。杨应芬家过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男主人因腰部受伤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两个未成年子女都在读书,生活较为困难。“通过政府扶持,我家改造了茶园、改良了茶种,近几年家里的15亩茶地每年都能创收5万元以上,彻底摘掉了‘贫困帽’。”说着,杨应芬已经摘了满满一篓茶叶。

“这些采茶的工人,有很大部分是过去与我的合作社签订了利益联结机制协议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邱清泉是进泉茶叶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他介绍说:“通过他们自身努力,已经全部脱贫。现在每名工人每天能挣130元左右,工人赚钱,我也赚钱。”


据了解,茶产业是景谷镇的支柱产业,2021年景谷镇茶叶采摘面积3.21万亩,产茶叶3000吨,产值2亿元,茶农户均收入2.5万元以上,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坚实保障。

文况村:一片茶叶造就的“千万村”

清明过后,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勐大镇文况村砍盆箐小组茶园漫山遍野的茶树争先恐后地冒出新芽,茶园内茶香四溢、春意正浓,嫩绿色尽收眼底,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4月7日,茶山热闹非凡,首届砍盆箐茶开采节在此举行。开采仪式上,当地茶农身着彝族盛装,带着祭祀礼品,虔诚地用传统方式祭祀祖先,感恩惠泽,同时开启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摘。

砍盆箐茶因产地而得名,产地又因茶而扬名,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现存百年以上古茶树1000多株。1978年,砍盆箐茶获评为云南省八大名茶之一,加工成竹筒茶、碓窝茶、茶膏等丰富的茶产品,远销省内外。目前,“镇沅砍盆箐茶”已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镇沅县重点打造的千家寨爷号茶品牌中的“三爷”茶。

作为砍盆箐茶产业核心产区的文况村,寨与茶为邻,人与茶为伴,常住人口360户,种植茶叶的有316户,茶叶种植面积达5600余亩。近年来,通过“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科学规划拓展茶园中心区,着力连片发展,引导本地村民树立古茶树保护意识,加强古茶园管理,提升茶叶加工水平,茶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茶产业收入达2000万元,文况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千万村”。

“今年的气候很适合春茶生长,预计茶叶鲜叶产量不会差。”砍盆箐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宗良见证了砍盆箐茶的发展,他个人也从最初自家采摘、炒制、零卖茶叶,到现如今公司化运作茶产业,走上了一条“因茶而兴”的富裕道路。

文况村有许多像陈宗良这样因茶致富的村民,目前依靠茶产业实现年收入百万以上的就有5户。

作者:袁兰 李凡 赵梦芸 钱雯琳 杨丽仙 杨兆强

来源:普洱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泡无定法,化繁为简

下一页:下关秘境邦东那罕大树小方片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