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福建在茶史上的地位特别高,遗产项目是传承到现代的传统技艺,一方面分属种类多,可见技术资源非常丰富,另一方面还有集中于青茶的特点,占总数的50%,特色明显。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2006)、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2008)、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2011)、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2014)、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2021)和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2021)分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种类繁多,从古至今所传品种约有1000余种,其中,大红袍是当家品种之一。武夷岩茶(大红袍)系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其制作技艺源于明末,形成于清初,是由绿茶、红茶的制作技艺演变而成,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武夷岩茶(大红袍)具有“岩骨花香”的品质,有一套传统的采制方法,共十余道工序,一环紧扣一环,基本流程为:采摘、萎凋、摇青与做手(做青)、炒青与揉捻(双炒双揉)、初焙(俗称“走火焙”)、扬簸、晾索、拣剔、复焙、团包、补火、毛茶装箱。
其中,做青与双炒双揉技术是其特有的工序。做青须“看天做青,看青做青”,持续时间约8-10小时,最后一次做青时可看到叶面凸起呈龟背形(俗称“汤匙叶”);双炒双揉则是茶叶形成“三节色”“蛙皮状”的过程。制成的武夷岩茶在外形上呈长条眉状,经久耐泡,汤色呈琥珀色,叶底明亮,香气清幽浓长,滋味醇厚鲜爽。
与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相伴而生的茶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祭茶、喊山等,民间斗茶赛、武夷茶艺更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传播武夷茶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
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安溪县,相传清代雍正年间,西坪镇的茶农魏荫信奉观音菩萨,因观音托梦,发现了一株奇异的茶树。魏荫遂将茶树移植到家中一口铁鼎中,经数年培植,制成的茶叶品质特异,香韵非凡,取名“铁观音”。
铁观音制作技艺由采摘、初制、精制三部分组成。
铁观音一年可采4季或5季,即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片,并采用“双手虎口对芯采摘法”。初制包含晒青、晾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10道工序。精制包含筛分、拣剔、拼堆、烘焙、摊凉、包装6道工序。
在整个制茶过程中,制茶师灵活掌握各道工序中的关键环节,经过晒青、晾青、摇青,使茶叶形成奇特的“绿叶红镶边”现象和独特的色、香、味内质,再进行高温杀青,制止酶的活性,最后通过揉捻和反复包揉、烘焙,形成天然的“兰花香”和特殊的“观音韵”。
铁观音乌润结实,沉重似铁,音韵显现,其制作技艺是安溪茶农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在我国制茶界独树一帜。
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
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载:“芽者,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万为可爱。”其中的日晒干燥法和鲜叶采摘标准,被认为是白茶制作的雏形。
福鼎白茶因成品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该茶在制作时不炒不揉,成品茶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创新白茶中有新工艺白茶。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主要分为初制和精制。其初制技艺主要是晾青、萎凋、轻揉捻(新工艺白茶特有)、并筛、烘焙;精制工艺流程为拣剔、拼配、烘焙、装箱。
其中,萎凋分为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自然萎凋是将萎凋叶置于晾青架上进行,期间不能翻动。复式萎凋则是将萎凋叶置于日光下进行光照天然加温萎凋,而后又进行人工加温方式萎凋,形成独一无二的萎凋方式。加温萎调是采用管道加温、萎调槽加温、电能加温进行室内控温萎调。
传统福鼎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有“绿妆素裹”之称。其色泽墨绿或灰绿,芽头肥壮,茸毛厚,富有光泽;毫香显露,并伴有微花香;汤色浅杏黄或杏黄明亮,滋味鲜爽,纯厚回甘,叶底嫩匀。
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福州市,源于宋,成于明,盛于清。北宋时福州成为茉莉之都,开始生产茉莉花茶,至明代时加工技术成熟稳定。清朝道光年间,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成为中国三大茶市之一;清朝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并畅销欧美和南洋地区。
福州茉莉花茶采用烘青绿茶窨制,即用一层花一层茶重重叠叠,充分拌匀、充分通氧,让花不失生机,茶吸收新鲜的花香达到饱和状态。其制作技艺的流程主要包括茶坯粗制、精制和伺花、茶花拼和(窨花)、静置通花、收堆复窨、茶花分离(起花)、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其中,窨花是制作福州茉莉花茶的重点工序,根据每年茉莉花的品质和茶坯质量,最高可做到八到十窨。
福州市种植的茉莉花品种分为福州种和长乐种,有单瓣、双瓣和多瓣茉莉花,其中,单瓣茉莉花是福州所特有。茶树种植于山坡与山顶,有保持水土、改善气候和空气质量、调节碳平衡的作用,也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
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发源于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麓的坦洋村。该传承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相传,清咸丰年间,坦洋村茶人以“坦洋菜茶”为原料,创制成功“坦洋工夫”红茶。坦洋工夫茶的出口兴盛,从清光绪6年到民国25年,平均每年出口的坦洋工夫多达10000多担,极大地促进了坦洋的市井繁荣。该茶经广州运销至西欧,受到广泛喜爱,更成为当时欧洲皇室贵族所青睐的下午茶。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分为初制加工和精制加工两部分。初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制成红毛茶,毛茶再经过初抖、平筛、撩筛、捞筛、复抖、紧门、毛选、复选、清风即“三平、三抖、三选”,以及风选、拣剔、复火、拼配匀堆等精制工序,最终形成成品茶,故坦洋有俗语“茶叶做到老、筛路学不了”。
制成的坦洋工夫茶具有“色艳香浓,鲜纯清甘”的品质。外形紧细匀整、色泽乌黑油润、略带金毫、显锋苗,内质香气清鲜,汤色清澈红亮带金圈,滋味甜醇鲜爽,有特殊的桂圆香,叶底红亮软嫩。
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
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漳平市,其紧压茶技艺填补了我国乌龙茶紧压茶的空白。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漳平茶农在闽北乌龙茶“重发酵”和闽南乌龙茶“轻发酵”的基础上,结合漳平茶实际,创制出便于携带的四方茶饼,该制饼工艺成为漳平水仙茶的独特技艺。
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的工序繁多,其技艺流程为:采摘、晒青、凉青、做青(摇青和静置)、杀青、揉捻、保鲜、拣剔、模压造型、烘焙等。
其中,模压造型是漳平水仙茶的标志性工艺。该技艺使用木制模具,该模具分为木模和木槌。将包装纸铺开,上置内边为4*4厘米的木模,加入约14克揉捻叶,再用木槌加压造型,成型后将纸包扎紧,用米浆黏封。
制成的漳平水仙茶主要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两种类型。清香型漳平水仙茶,色泽砂绿间蜜黄,兰花香明显,滋味浓醇甘爽,汤色金黄明亮,叶底肥厚软亮、红边鲜明、匀齐。浓香型漳平水仙茶,则色泽乌褐油润,桂花香明显,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金黄明亮,叶底肥厚软亮、有红边
广东
潮汕工夫茶主要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这是自明清以来流传有序的一种生活方式,潮汕人说这是“茶薄人情厚”。
一把小砂铫、一个朱泥壶、三个小茶杯,再加上一个炭火正旺的红泥风炉,数百年来在潮汕,它们从未曾冷却过。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2008)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主要流布于于广东省潮州及周边地区。潮州地势北高南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茶树,所产单丛茶尤其受到潮州人的喜爱。自明代朱元璋颁布“废团改散”诏令后,潮州地区逐渐流行瀹饮法散茶冲泡,至清代中期蔚然成风,冲泡方法也已形成规范,并流传到东南亚及台湾等地。
潮州工夫茶艺指明清时期开始流行于广东潮州府及周边地区所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和冲泡方法。
选择以凤凰单丛茶为代表的乌龙茶类,采用特定器具、洁净的水和独特的技法程式。单单完整的冲泡程式,就有二十一道,有“扇风催炭白”的周到,有“热盏巧滚杯”的冲茶技巧,有“提铫速高注”的连贯动作,有“关公巡城池、韩信点兵准”的儒雅流畅,有“先闻寻其香、再啜觅其味”的品饮之雅。其中,“关公巡城池”是在斟茶过程中,注意每杯茶汤的水量和色泽,三杯轮匀,犹如“关公巡城”。而“韩信点兵准”则指在点滴茶汤时注意调节每杯茶的浓淡程度,手法要稳、准、匀,使余沥全尽。
潮州工夫茶艺不受环境限制,三五成群共饮的习俗尤为普遍。潮州工夫茶艺作为潮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和、敬、精、乐”的精神内涵,具有民俗学、潮学、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