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助力茶产业“提质增效”——南川区人大常委会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回眸

持续助力茶产业“提质增效”——南川区人大常委会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回眸

1阅读 2024-01-18 03:03 行业

作为中国名茶之乡,南川产茶历史悠久,在《华阳国志》《茶谱》《茶经》等史书中均有记载,如今12.85万亩的标准茶园星罗棋布在群山葱茏之中,南川大树茶、巴渝特早、福鼎大白茶、云南大叶种、安吉白茶等主要种植品种声名远播,是国家茶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三个茶产业综合示范区之一。

为了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区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将茶产业发展情况纳入监督议题,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开展相关调研,提出意见建议,持续发力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谋发展专题调研找问题

近年来,我区茶产业发展迅速,南川大树茶、金佛玉翠等飘香海内外,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在全区茶产业整体呈现欣欣向荣姿态的同时,也面临缺乏产品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和茶旅融合有待提升、茶文化挖掘、茶元素嵌入不足等问题,制约着茶叶产业链发展。

如何延长茶叶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深加工技术,助力我区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都是区人大常委会关注的课题。2023年3—5月,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到乾丰、兴隆、德隆等15个镇街实地调研了全区茶叶产业链发展情况,走进各大茶企,了解产品生产、质量把控、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情况,召集镇街分管领导、茶业负责人、种茶大户座谈并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

“茶叶名牌不多,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知晓率较低。”

“鲜叶利用率较低,70%的茶叶企业不愿加工夏秋茶,造成茶叶资源浪费。”

“企业缺乏产品研发人员,指导茶叶实用技术人才偏少。”

在深入实地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和代表优势,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加快推进我区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茶叶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2023年,我区改造提升茶叶基地5000亩,预计年末产量达4695.6吨,较2022年同比增长4.12%,干毛茶产值45158.6万元,同比增长5.02%,茶业综合产值实现11亿元。

拓思路外出“取经”学经验

区人大常委会对全区茶叶产业发展的关注从未停止。4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考察组前往秀山自治县学习茶产业发展先进经验,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品牌打造、茶叶标准化生产、茶文化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情况,借鉴先进经验,积极探索茶产业发展路径。

从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资料来看,秀山茶园面积18.3万亩,综合产值14.1亿元,是全市夏秋茶加工重点县,茶园面积和加工能力均居全市首位。经过数据分析对比发现,我区除了面积、产量能排在前三外,在夏秋茶深加工、品牌附加值等方面需要继续提升。

南川是国内悠久的茶树发源地之一,宜茶条件优越,茶树资源丰富,产茶历史悠久,但大多数茶企只做现在市场上价格比较高的明前茶,导致鲜叶利用率较低,造成茶农损失较大,从而影响了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茶业的信心。

2023年,重庆古道茶业加大夏秋茶加工力度,与区内多家茶叶种植业主签订全年鲜叶收购合同,将采摘时间从明前茶延伸到夏秋茶,亩均鲜叶产值能够从2000元提升到5000—10000元,既充分提高茶资源利用率,也带动了茶企茶农增收。

利长远助力产业促提升

近年来,我区依托生态优势持续建设,不断扩大茶叶产业,两大区域公用品牌——“南川大树茶”和“南川金佛玉翠茶”,均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先后荣获“特色魅力茶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等称号和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茶产业已成为我区最具规模、最具特色、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在品牌营销扩大影响力方面,南川大树茶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重庆茶叶三大品牌之一,入列202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名单;金山红大树功夫红茶获得“金芽奖”在内的国内多项桂冠,连续两年获评重庆十佳茶叶品牌;金佛玉翠茶先后夺得国际国内大奖30余项。

在科研创新增添产业动能方面,充分发挥国家茶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茶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科技支撑作用,深入开展南川大树茶组培育种、良种选育、绿色种植、功能功效研究、精深加工等技术攻关;西南大学组建南川茶技术创新团队,开展南川大树茶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品种选育,在种植生产南川大树红茶、大树白茶和大树生普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和适制性研究;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牵头制定并颁布南川大树茶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在多元融合拓宽发展路径方面,我区以“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休闲、观光、体验游持续升温为契机,大力开发集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艺表演和旅游购茶为一体的特色茶庄游、生态观光游和休闲体验游,已打造休闲观光体验式茶园20个,德隆镇茶树村的“人工种植起源地展示中心”也已对外开放展示。(陈蕗颖)

来源:南川人大,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助力信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页: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叶面肥如何提升绿茶品质?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