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涉茶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文旅部最新表态

关于涉茶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文旅部最新表态

1阅读 2024-07-31 05:52 行业

7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以下简称“文旅部”)答复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河南省豫南茶树资源综合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郭桂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针对“关于适度扩大涉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规模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建议”。文旅部从“适度扩大涉茶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规模”“细化规范涉茶类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标准”“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培训”进行详尽回复,支持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作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参与院校。

针对“适度扩大涉茶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规模”,文旅部表示,目前,文旅部分5批认定了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公布了22000多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4个涉茶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人,占已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0.85%。目前,文旅部正在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公示推荐人选958人,涉茶类19人,占总公示人选数的 2%。下一步,文旅部将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并定期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进一步完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对涉茶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予以关注。

关于“细化规范涉茶类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标准”,文旅部指出,2019年,文旅部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认定条件和程序、传承活动开展、动态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除考虑其传承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外,其在特定领域内的代表性影响力以及在该项非遗传承中所发挥的作用等也是重要标准。下一步,文旅部将继续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履行程序,坚持标准要求,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认定工作。进一步考虑不同门类、不同项目的特征,重视申报人选的技能艺能,进一步提高评审工作的客观性、科学性。

在“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培训”方面,文旅部表示,2015年起,文旅部会同教育部等实施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以帮助非遗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为目标,委托专业院校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活动,为非遗传承提供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经过多年实施,研培计划对非遗保护传承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进一步凸显,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成为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支点。截至2023年底,我部共指导开展1300余期培训班,培训学员超过4.5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共培训学员超过10万人次。下一步,文旅部将继续实施研培计划,推动专业院校参与非遗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和地方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继续发挥在非遗系统性保护中的积极作用。研培计划参与院校调整时,欢迎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按程序申报。

作为一名长期扎根于河南信阳,致力于茶学研究与茶文化传播的茶学教授,郭桂义十分重视涉茶类非遗保护与传承人培养。2023年,郭桂义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每次会议都围绕茶行业的现状问题进行提交建言不少于三篇。2023年两会期间,他提出的“关于在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茶文化专业的建议”得到了教育部的回复。

游客体验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大理白族自治州州级代表性传承人董金香供图

2024年两会期间,郭桂义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认为“非遗保护,关键在人”。目前国家级传承人存在数量较少、理论知识薄弱、部分项目传承人空缺、队伍老化等问题。据统计,44项涉茶代表性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计45人(包括第六批的19人,去世2人,实有43人),仅有2个项目有3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均去世1人,实有2人),有4个项目有2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个项目只有1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庙会(赶茶场)、径山茶宴、白族三道茶等7项代表性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空缺。

为此,郭桂义建议,进一步完善涉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体系,适度扩大国家级及省级市级的传承人规模,增加对高龄传承人的关注;进一步细化规范涉茶类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标准;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科学合理安排各级各类培训内容;建议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参与院校。同时,也建议其他茶主产区遴选开设茶学专业的优秀高校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切实发挥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在非遗系统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三茶”统筹,加大对茶类非遗的研培力度。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物质遗产。2022年末,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且这项世界非遗由4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组成,妥妥的群星闪耀、交相辉映。在世界范围无出其右。

有理由相信,在文旅部的大力支持下,茶行业将进一步深入实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着力培养一批非遗后继人才,大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讲好中国茶文化故事,展示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助力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蒙顶山茶大讲堂在成都世纪城顺兴老茶馆成功举办

下一页:安溪铁观音:从非遗技艺到城市名片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