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斗茶赛:如何抓住大赛背后的财富与机遇?

掘金斗茶赛:如何抓住大赛背后的财富与机遇?

440阅读 2024-10-29 14:36 行业

一场高关注、高转化的现象级斗茶赛该如何炼成?

当奖金,不再成为左右斗茶赛热度的唯一关键词。把斗茶赛看成茶产业的一种商业模式,其背后又承载着什么样的发展逻辑?

2024年斗茶赛旺季的到来,让行业目光再度聚集这一年一度的难得盛事。相比此前对千亿茶王赛奖金的激烈角逐,今年的斗茶赛似乎步入了升级新阶段,更聚焦于对大赛价值与落地转化的深度挖掘。

这些不断搅动风云的斗茶赛,究竟对中国茶的文化、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起到哪些关键作用?如何进一步挖掘赛事蕴藏的商业价值?

解构斗茶赛

商业价值转换的难点与痛点

在一众茶事活动中,斗茶赛,凭借其激烈的竞技要素和茶王比拼的悬疑特质,总是格外牵动大众心弦。

一场斗茶赛的举办,大抵分为征样、初赛、复赛、决赛、颁奖几大阶段,并按赛事的规模大小,整体时间线通常在1个月到3个月左右。其参与受众,辐射赛事举办地和征样范围的茶商、茶农、茶客、茶叶爱好者等等。周期长、人数多,为斗茶赛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与斗茶赛本该具备的多样化商业价值背道而驰的是,当前行业内对斗茶赛商业价值的直观认知,大都落脚在奖金的高低上。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将斗茶赛的奖金金额多少,列为评判赛事规模的主要标准。虽存在一定道理,但一味聚焦高奖金,并非对赛事商业价值的良性挖掘。

brand_alt_markbrand_alt_mark

△审评现场(传承者·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制茶大会供图)

“高额奖金”这一要素对茶王赛的赋能作用,更多是在赛事前期的宣传引流,和奖项尘埃落定后对获奖者的直接回馈。短期内确实能吸引大量关注,但长期来看可持续性并不强。想在斗茶赛中进一步掘金,需要依托赛事为茶产品、茶品牌搭建起价值变现的渠道,这也是斗茶赛商业价值转换的难点所在。

brand_alt_mark

正高级农艺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党委书记刘国英表示,现阶段的斗茶赛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是可以把斗茶赛做大做强做出品牌,促进好茶的销售;风险是斗茶赛过多,难免会有不规范的乱象,甚至有人借斗茶赛之名用于谋利。

刘国英还指出,一场成功的茶王赛,既可以宣传推广茶叶公共品牌,又可以让参赛者提升个人品牌;既可以让参赛者得到经济效益,又可以让赞助商从中受益;即可以让参赛者交流制茶技术,提升当地茶叶总体品质,又可以让消费者更方便地品尝到顶级的获奖茶。

brand_alt_mark

△审评现场(“说茶”摄)

无可否认,斗茶赛确能对茶业经济与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然而在当前各类赛事高度“内卷化”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挖掘赛事的经济效益,以赛赋能带动整体产业链的经济增长,成为问题焦点。

一场赛事酝酿的茶业风暴

何以深入挖掘斗茶赛的经济效益?

面对斗茶赛伴随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挖掘其商业价值?结合历年出圈斗茶赛与其他行业的优秀做法,可以从赛前、赛中、赛后三个维度,展开探讨。

赛前:塑造赛事IP

赛前阶段,是斗茶赛价值挖掘的起点。

借鉴奥运会等大型国际体育盛会的赛前营销成功经验,在筹备阶段就应当充分展示品牌或地方文化魅力。可以通过对举办地茶文化的深入挖掘,提升赛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赛事主办方还可以结合举办地的地域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体验活动,如茶旅融合、茶文化展览等,或是开发相关的斗茶赛文创周边,形成固定的斗茶赛IP。进而打造长期可持续的、能有效吸引消费者的现象级大赛。

brand_alt_mark

△曾经火爆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雪容融”(图片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赛中:多样化的呈现形式

要吸引更多行业内容人士关注到斗茶赛,不妨在大赛呈现形势和参与度上下功夫。

以近年在新茶饮领域火爆的新饮力大赛为例,从产品制作到专家审评环节全程公开,并让参赛选手解读作品,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可看性;被誉为“咖啡界的奥林匹克”的世界咖啡师大赛,同样在专业度与观赏性上做到了深入融合,这类赛事往往伴随着展会、品鉴会、茶饮节/咖啡节等系列活动,在提升赛事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促进着相关文化普及和产业发展。

同样,斗茶赛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强化赛事的可看性和参与度,让参赛者和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深入了解茶叶的品质特征和文化内涵。事实上,近年来武夷山的部分斗茶赛也在持续强化大众审评环节,让更多普通消费者能深入体会到斗茶的乐趣。这种以赛事为平台、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也能够有效为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brand_alt_mark

△2024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图片来源:上海博华国际咖啡节)

赛后:产品转化与热度延续

斗茶赛结果出炉后,不应让热度迅速消退,可以依托获奖茶品鉴会、产品开发等形式延续赛事的长尾流量。

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斗茶文化推广委员会发起的斗茶中国行,3年来在全国举办了近600场品鉴活动,大力推广“海峡杯”白茶与岩茶系列赛事的获奖茶,让好茶获得更多大众认可。在获奖茶的实际价值转化上,八马茶业走在前沿,历年来都将其主办茶王赛中的获奖好茶打造成系列产品,投入茶王赛品鉴会及八马茶业全国近3500家门店,架起获奖茶与消费者的沟通桥梁。

brand_alt_mark

△八马茶业2023茶王赛系列产品(八马茶业供图)

从经济效应的挖掘与商业价值的转换来看,当前的斗茶赛还需要进行哪些升级与突破,以期持续性地为茶产业创造新价值?对此,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系副教授、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杨宏云提出3点看法:

brand_alt_mark

1、深度贴近消费者:

以往大部分的斗茶赛,在宣传上主要面向茶企茶农和老茶客,对茶叶普通消费者与潜在消费者的触达不够。因此斗茶赛应进一步优化形式,在接地气与参与度上下功夫,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到赛事,从曲高和寡的行业内部活动,变为更具普适性的现象级大赛,触达更多真正的买茶人。在调动消费者情绪的过程中,也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到获奖茶的含金量,进而提升获奖茶产品价值,实现更好的变现转化。

2、多元融合延展赛事触角:

大赛要吸引眼球,要破圈,就不能一味只专注于对赛事专业度的提升上。而要在保障赛事专业性基础上,融合更多的热门元素,譬如旅游、体育、科技,与红酒、咖啡、瓷器等赛道联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衍生赛事的触达广度。

3、文化创意的创新探索:

近年来大火的“演艺经济”通过对活动休闲放松与精神文化的多样需求满足,推动关联产业的繁荣发展,斗茶赛也可以参照这一形式,发力文化创意提升,从相关周边的挖掘到关联产业的带动,用创新加持体验,赢得认可。

要想进一步发挥出斗茶赛对于茶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跳出传统的赛事思维模式,转而探索更为全面深入的价值创造路径。通过不断创新赛事形式、丰富赛事内容、提升赛事品质,让斗茶赛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和动力源泉。

展望未来,也期待看到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斗茶赛涌现,为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凤舞十八式新序新名

下一页:柑馨甜饴,茶醇润养 大益 大红柑润养茶礼上新

相关阅读

兰花茶不适用
288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