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大力宣传龙井茶品牌,传承创新炒制技艺,培育锻造茶叶匠师,弘扬龙井茶文化,促进历史经典龙井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浙江“土特产”发展增香添韵,“越乡杯”2024浙江省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于4月2日上午在杭州武林广场拉开帷幕,下午举行了颁奖仪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得到了浙江省茶叶主管部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高度重视,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蒋伟峰,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良伟,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吕永健来到会场观摩指导工作、参观各县(市、区)展位并对本次大赛表示高度认可。
上午7:30,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应伟杰宣布开赛,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厉宝仙主持开幕仪式。本次大赛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嵊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蒋伟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良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卫成,中国人保财险浙江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徐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副书记杨秀芳,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宣传部副部长王建伟,绍兴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倪善贵,嵊州市委副书记余丹,嵊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小文等领导以及省经信厅、省供销社、省农科院等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省农业农村厅厅属相关单位负责人;全省龙井茶产区的4个市、18个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分管局长、茶叶业务负责人、龙井茶相关生产企业代表出席本次大赛颁奖仪式。
据悉,今年赛制与去年略有不同,本次比赛首次同时考量选手手工炒制和机械炒制水平。即每位比赛选手既要完成手工炒制,又要完成机械炒制,是对每位选手两种炒制方法所得茶叶样品分别进行感官评分并按照综合分排名,最终决出前10位选手,授予“浙江省龙井茶制茶大师”荣誉称号,第11-30位选手授予“2024浙江省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优秀制茶师”称号。大赛既体现传承和弘扬龙井茶手工炒制非遗技艺,又充分发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作用,提升机制龙井茶加工标准化和产品质量。前期来自18个龙井茶生产县(市、区)分设分赛区开展了预选赛,经过激烈角逐,选拔出了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参赛选手共40名,其中西湖产区6名(包括西湖区3名、西湖风景名胜区3名),钱塘产区14名(包括萧山区3名,富阳区5名,临安区、建德市、淳安县各2名),越州产区20名(包括上虞区1名,诸暨市2名,嵊州市6名,新昌县5名,天台、磐安、东阳各2名)。
经过共计5个小时(手工炒制3小时、机械炒制2小时)的激烈角逐,在裁判长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高级农艺师俞燎远和浙江大学教授龚淑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正高级农艺师金寿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邹新武,浙江省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推广研究员陆德彪,中国茶叶学会副研究员刘栩,浙江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龚恕七位专家裁判的共同审评下,产生了本届大赛的最终名次。
蒋伟峰副厅长在致辞中提到,龙井茶炒制大赛是浙江乡村土特产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展示浙江现代“新农人”风采的一件喜事,更是浙江“三茶”统筹发展的一件盛事。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是浙江省最重要、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茶叶加工技能竞赛,已成为展现浙茶匠心、宣传浙茶品质、弘扬浙茶文化、展示浙茶科技的重要平台。本次大赛聚焦茶叶新质生产力,经典传承与创新发展并举,创造了多个首次:首次同时考量选手手工炒制龙井茶与机械炒制龙井茶的水平;首次允许历届获得龙井茶炒制能手的选手参赛;首次授予“浙江省龙井茶制茶大师”荣誉称号。此次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的举办,必将为浙江茶产业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也必将为浙江茶叶“新农人”培育增添新活力。我们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紧紧围绕加快“土特产”发展的新要求,加快培育茶产业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茶文化引领力、茶产业竞争力、茶科技驱动力,持续擦亮“世界茶乡看浙江”的金名片,塑造茶叶历史经典产业的新辉煌。希望全省各产茶市、产茶县充分发挥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加快生态茶园、美丽茶园建设,创新推广高精特新茶叶生产技术,大力弘扬茶文化、打造茶品牌,积极培育一批茶叶现代“新农人”,奋力开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让茶叶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黄金叶”“致富叶”。
嵊州市委副书记余丹推介越乡龙井品牌,她提到嵊州地处浙江省龙井茶越州产区核心区,有茶园面积21万亩,年产龙井茶6000多吨,约占全省龙井茶总量的1/3,是全国最大的龙井茶生产中心和“世界著名茶乡”。在茶产业发展建设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深厚扎实的产业基础,多元创新的发展模式等优势。嵊州市在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绿茶出口量、出口额等多个方面名列浙江省前茅。嵊州市已连续23年举办越乡龙井炒制大赛,龙井茶炒制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在历次全省龙井茶炒制比赛中,嵊州选手在前十名中占其2-3名,在2013年绍兴市评出的5名五星级炒茶能手中嵊州占4名,在2018龙井茶手工炒制争霸赛中,嵊州选手囊括前3名,赢得了“龙井茶,嵊州炒”的赞誉。
俞燎远裁判长总结本届大赛并宣布比赛结果,他提到大赛充分体现了赛事规格高、炒制技艺高、产品品质高等特点。充分展现了浙江省龙井茶炒制能手的风范,40位选手送样审评的干茶都达到了龙井茶“色翠、香郁、味醇、形美”的特征,符合龙井茶的品质要求,而机械炒制的龙井茶在外形的扁平度、色泽的绿润程度等方面甚至超过了手工龙井茶,说明了现在占比99.1%的龙井茶机械化加工率彰显了浙江省机械化龙井茶的水平,真正在茶叶加工领域实现了“机器换人”。
浙江省龙井茶制茶大师
李爱明 嵊州市爱明茶业有限公司(越州产区)
解小华 淳安千岛湖好德源茶业有限公司(钱塘产区)
唐建良 建德市天羽茶业有限公司 (钱塘产区)
茹利军 嵊州市叶峰茶业有限公司 (越州产区)
高国兴 杭州市富阳区艺凡茶叶经营部 (钱塘产区)
王嘉巍 绍兴市上虞区虞舜茶业有限公司 (越州产区)
梁伟超 新昌县镜岭镇冷水村 (越州产区)
方建红 建德市天羽茶业有限公司 (钱塘产区)
赵忠平 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杨家牌楼社区 (西湖产区)
胡苗忠 嵊州市五石头岗茶叶专业合作社 (越州产区)
蒋伟峰副厅长,姜仁华所长,吴卫成副院长,杨秀芳副书记,张小文副市长为10位制茶大师颁发“浙江省龙井茶制茶大师”荣誉称号奖牌;徐虎副总经理还为10位制茶大师赠送了保额为50万的个人意外险。
茶叶是浙江省农业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龙井茶作为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茶叶品牌,是最具浙江元素的“金名片”。2023年龙井茶产量2.68万吨、一产产值62.23亿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直以来,浙江省高度重视龙井茶产业发展,以龙井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抓手,坚持不懈推进龙井茶炒制技艺传承与创新、标准化生产、数字化监管、商标化管理、品牌化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助推了龙井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龙井茶品牌打造卓有成效。多年来,浙江省十分注重龙井茶品牌集群的打造,借势地方公用品牌,积极探索和实践“龙井茶”母品牌与“大佛”商标、“越乡”商标、“千岛湖”商标等子品牌之间的有机融合。目前,除西湖龙井外,大佛龙井茶、越乡龙井茶、千岛湖龙井茶已发展成为龙井茶旗下重要区域性品牌,形成了一个业界瞩目的龙井茶“品牌集群”。2023年,西湖龙井、大佛龙井和越乡龙井的品牌价值分别达到82.64亿元、52.33亿元和37.6亿元,位居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1、第7和第30位。
龙井茶证明商标法律维权成效明显。近年来,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的打假维权方面,取得了一些典型案例。特别是:“龙井茶”证明商标维权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
数字化改革赋能龙井茶产商标管理。2022年,龙井茶品牌使用管理的数字化改革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浙茶香·龙井茶一件事”数字化应用,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申请、续展、变更等已全部上线,不仅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同时实现的一证一码,也让消费者能扫码即可直观便捷的查看企业茶园管理、茶叶加工等信息,真正实现放心消费;完成了龙井茶原产地新昌县的“大佛”证明商标和“龙井茶”证明商标在使用申请审核上的有效衔接,实现了“一次申请、二证同办”事项,既减轻了新昌县“大佛”龙井茶企业两次办证申请的麻烦,也较好地推动了龙井茶原产地公用子品牌与龙井茶母品牌的工作“捆绑”和无缝对接,提升了品牌整体形象和工作绩效。基于数字化改革成果,修订了《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2022版)》,新制订了《浙农码(龙井茶)使用指导1.0》等三个规范性文件,重塑了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制度。
龙井茶质量安全有保障有力。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龙井茶质量安全,大力推行适制龙井茶品种筛选、生态茶园建设、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数字化生产线加工、龙井茶精深加工等技术,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高位运行。
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不断完善。为规范龙井茶机制技术和产品质量,1999年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牵头制定了《龙井茶机制工艺技术规程》(DB33/T 239—1999),2012年第一次修订,2023年第二次修订,该标准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提升龙井茶品质和标准化水平,及节本增效等都发挥了显著作用。
我们知道,业内有“龙井茶,嵊州炒”的赞誉。2018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举行了首届龙井茶手工炒制争霸赛,来自嵊州的三位炒茶高手一举获得前三甲。至此,嵊州龙井茶炒制水平可以说跻身全省头部,嵊州市也从龙井茶生产大县迈向了龙井茶炒制强县,夺得了龙井茶产业的先发筹码。而当年的冠军李爱明在本届大赛中又在所有参赛选手中排名第一,足以说明李爱明的炒制技艺之稳定,嵊州龙井茶炒制水平之高超。
与嵊州获奖选手合影(左起第四位为第一名李爱明)
一年烟雨炒龙井,几载茶香斗春风。
一炒对决龙虎榜,十年跻身凤凰池。
一省春茶说龙井,今朝龙井满城香。我们期待申遗成功后的龙井茶能够越来越香,越来越好!
来源:茗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