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来桥下水,龙眠山上茶”。桐城人对茶的情感有历史和文化的渊源。桐城茶早被桐城历代文人写进了诗里、歌里,现代人更是拎在手上、挂在嘴上、藏在心里。
桐城小花茶创制于明代,作为“明清贡品”,她的尊贵不难想象。今天,她更多的属于民间。
“茶叶换米” 一个真实的故事
话说2002年,吕亭镇板桥村岩渡村民组项宏的20亩茶园进入盛产期,找了两大桌人摘茶,第一批摘了8斤干茶。两桌人吃饭,耗米。那天,项宏老父亲项老受儿子委托,到镇区送茶叶给预定的人,顺便买米。哪知粮站的工作人员看到茶叶,硬是给截住了, 560元现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项老势单力薄,无奈之下,只能下一趟再送给预定的人了。项老索性把这笔钱全部买了大米,足足800斤。一斤茶换百斤大米,“一手拎”变成“一车拉”,项老高兴地说:“还是退耕还林好哇!”
像项宏一样发展茶园的“早醒人”还有不少。在退耕还林政策引导下,山区部分群众开始兴茶。1993年,原中义乡张先友流转荒山开辟茶园、兴办茶厂,率先探索产供销一条龙。原龙眠乡有不少人从贩卖舒城茶转而开发茶园,老茶棵地补种了新茶苗,板栗林下栽上了茶树,低产低效的水稻田变成了茶园。时任大塘乡杨树村党支部书记华大林在市科委的扶持下,研究起“茶经”,名优茶开发一年一个样,1999年试制的“龙眠春翠”一炮走红,2002年试制的“龙眠绿茶”捧回国际金奖。当年全村茶园创收27.5万元,人均茶叶收入380余元,村集体茶叶收入3万多元,20户茶农当年茶叶收入超2000元,最多的一户超5000元。2002年,杨头村茶农已经用上了安农大茶叶系研制的茶叶专用叶面肥,开始把控茶叶品质。原大关镇专业茶厂增至17家,加工干茶2.39万斤,销售经纪人增至130人,销售网点增至79家,已然形成皖中茶市。
茶叶成为商品,不仅能换大米,更重要的是能富口袋。
高位推进 茶产业启航
2002年,桐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山区乡镇大力推广 “茶叶下田”,扩大茶叶生产。当年8月,市政府对全市67家大小茶厂进行“资质认证”,颁授“桐城小花定点茶厂”标牌。当年11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茶叶经济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扩量、提质、创牌、增效”八字方针,正式确定“‘十五’末山区人均一亩茶”的发展目标。
20多年来,茶叶发展没有停步。发展茶产业连续几年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继桐发【2002】20文件后,桐发【2005】20文件跟进,市财政予以专项资金扶持,推波助澜,把桐城茶叶生产提升到快速发展阶段。
图为桐城小花茶生产基地。
从市科委、农委茶叶办、农业农村局茶叶办、桐城市茶叶发展中心,负责茶叶发展的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越来越明晰,引导动能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进一步增加。
2004年,市茶叶协会成立。因为当初还没有实施组织机构代码,加上体制内人员协会任职在后来的纪检中不合规,市茶叶协会运作了10年后于2014年注销。2020年12月,新的茶业协会成立,这是茶农自己的组织,在政府、茶农、茶企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2021年,“桐城小花”现身合肥高铁南站灯箱广告牌、合安高速沿线高炮广告牌。这一年,在第十四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时任市长章周中在专场推介会上为桐城小花代言,在桐城小花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今年2月22日-24日,桐城市农业农村局举办“桐城小花”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培训班,组织“桐城小花”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主体及涉茶镇(街道)农业站及茶叶技术人员共70人参加培训。培训班除了请专家来桐讲“茶”,还走出去,参观考察了黄山毛峰原产地,“看”茶、“品”茶、“问”茶,了解谢裕大百年品牌之路。“谢裕大”六代人一杯茶的传奇让桐城茶人感到的不仅是时间上的差距,还有理念上的差距。
茶产业发展台阶清晰可见。2002年底,山区各乡镇共改造老茶园1000亩、新建茶园1600多亩,一年之内新建茶园面积超过了前四年的总和。2010年,全市茶园开采面积3.2万亩,春茶总产量215吨,平均单产6.9公斤,总产值5100万元;均价230元每公斤,比2009年192元上涨了20%;平均亩产值1600亩,管理水平高的达到4000元。到2021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6.6万亩,总产650吨,一产产值达到4.4亿元,综合产值10亿元;三品一标认证面积4.95万亩。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超9000元。
另外,在茶叶品牌建设上收获多多。桐城小花茶1986年被评为安徽省名茶,1991年获“七五”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银奖,1998年获98中国国际名茶、茶制品、茶文化展览会名茶推荐产品称号,1999年入选《中国名茶志》,多次获“中茶杯”一等奖,分别在2010年第五届、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获“安徽十大品牌名茶”称号;2015年、2017年、2020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桐城小花”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1年安徽省首批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
这是桐城茶人、茶事与市委市政府决策同频共振的硕果,桐城茶有“面子”、更有“里子”。
茶人手笔大 带动效应强
在桐城小花体系中,“杨头茶”屡屡走出深山,代表桐城茶叶站上全国、全省各级各类评比的舞台。
黄甲镇杨头村平均海拔800米,平均气温比山下低3℃~5℃,昼夜温差大,森林覆盖率98%,是桐城小花茶的核心产区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了小花茶的高端品质。
杨头人世代种茶。统购统销年代,高档茶单价每市斤一元,次档的七八毛,石河供销社包收。那时还是铁锅手炒、炭火烤制。2006年,当地茶农王忠平已扩大茶园20多亩,建起了标准化厂房,添置成套制茶设备,并谋划成立了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五指聚拳,打造品牌。合作社推广“五统一”即统一用肥、统一采摘标准、统一按级定价、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当年入会15户,第二年入会增加到110户,实现全覆盖。目前,该合作社共有茶园3000亩,年产干茶3万斤。杨头茶名声在外,杨头产“桐城小花”先后获得 “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 “安徽十大品牌名茶”、长三角名茶评比“香气单项金奖”,入选“国礼徽茶”系列产品、《全国名特新优农产品目录》。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安庆市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中国茶叶十大专业合作社”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合作社”“安徽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十大合作社”等称号。据合作社理事长王忠平介绍:杨头茶市场占有率低,因为总量不够。为了提高茶叶附加值,2017年,杨头合作社借力开发夏秋茶,试制的有机红茶具有“冷后浑”和“金圈”特征,冷嗅仍有桂圆香味,被业界看好。
图为桐城小花茶生产基地。
在与杨头村遥遥相望的龙眠街道黄燕村,2007年,茶人孙壮志流转了200多亩茶园。2017年起,他像愚公一样,连续4年披星戴月,修通了通往吕亭镇鲁谼村的5里山路,分期辟出了400多亩茶园。这个立志做“一杯健康茶”的新一代茶农,把物联网架到了茶园里,让他的客户随时可以看到茶园的适时动态。他坚持人工除草,仅此一项年花费近70万元。他说,如果用除草剂,5万元搞定。曾在北京打工的孙壮志有大视野,走过的地方皆有朋友,目前微信好友1.4万,有30亩茶园被远方的30位朋友认领。他的茶叶卖进了故宫、公安部,进入了中铁集团采购平台。这个没读多少书的汉子,是手植椒园茶的大司马孙晋的后代,有着很深的文化情结,他给自己的公司命名为龙眠山孙氏茶园文茶公司,在城区有直营店,几年前就开启电商直播,把“文茶”牌桐城小花茶卖到了全国各地。“文茶”牌桐城小花合肥直营店今年茶季开业迎宾。孙壮志说:“接下来,要做茶文旅融合,把5华里新开的山路建成时光隧道,讲好桐城小花的故事。”
黄甲镇石窑村部对面的一片山被开发成茶园,这是本地爱茶人联合外地资本的一次尝试,对提升山场效益、稳定茶叶品质具有探索意义。
龙眠有山皆翡翠。说不尽的茶人茶事,共同构筑了桐城小花的茶韵芬芳。
桐城小花消费群知多少
与西湖龙井、黄山谢裕大等国字号名茶相比,桐城小花属于“小众茶”。据市茶叶发展中心主任汪令建介绍:目前桐城小花消费群体主要有三类,即本地人、在外地的桐城人和在桐城工作过的外地人。就目前生产能力看,桐城小花管这三类人还不够,每年约有五分之一的外地低档茶进入桐城茶市。
市区年销售干茶3万斤的某茶庄,销售的桐城小花不足10%。茶庄负责人说,这主要是因为桐城小花价位高,另外,市内消费者一般都从茶农或基地直接购买的多。
汪令建介绍:在安徽名茶中,桐城小花均价仅次于太平猴魁。汪令建说:桐城小花单价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品质好,二是当地消费水平高,三是成本高,茶季用工荒现象普遍存在,采茶工紧俏,工资年年看涨,今年预计要150元一个工。桐城民营经济发达,吸纳劳动力多。茶农只能从畈区和市外预定采茶工。
近年,桐城茶人尝试采制单芽、一芽一叶,去年,单价1.8万元的茶制作了5.5斤,单价8800元的茶制作了50多斤。这种尝试开启了桐城高端茶消费市场,为桐城小花细分市场,在更大的坐标系中比肩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安庆有一家桐城小花专卖点,合肥专卖店预计在今年茶季开门迎宾。在外地设立桐城小花专卖店对展示桐城茶对外形象、扩大消费群体无疑有促进作用。
任重道远 未来可期
桐城小花茶创制于明代,具有“色翠汤清、兰香甜韵”品质特征,《桐城风物记》亦载:“品不减龙井”,可谓色、香、味、形俱佳。
现实中,桐城小花鱼龙混杂现象一度存在。据市茶叶发展中心检查督查发现,茶叶质量安全隐患未除,农残控制有待加强;部分茶厂生产条件简陋,卫生不达标,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茶叶品质。
生活就是百变魔方。20年前,茶叶还仅仅普通人家的“稀罕物”“待客品”。随着茶叶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生活必需品,为桐城茶事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鉴于桐城小花目前的规模和品牌,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整体提升茶产业规模。受“生态红线”制约,桐城茶叶发展规模将收紧,“十四五”末的目标是7万亩。涉及龙眠、文昌、黄甲、唐湾、大关、吕亭、青草等地,约1.1万户、4.5万茶农。除大基地外,多数茶农只是凭经验管理,更多的茶农平时外出务工,根本谈不上管理。如果需要提高单产,必须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需要创新社会服务机制,推进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打造一批“茶保姆”,服务茶农茶企。同时,提高夏秋茶开发利用力度。
茶叶品质管控有待加强。目前现有6.6万亩中,无公害茶园4.05万亩,绿色茶园0.8万亩,有机茶园0.1万亩。需要扩大有机茶园和绿色茶园面积,大力推进SC认证工作。通过全方位、全流程管控,保证茶叶品质。充分利用“桐城小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规范茶叶质量标准。鼓励企业参加各级各类博览会、展销会。正如人品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茶品是一款茶最硬的底牌。
龙头企业有待壮大,带动性有待加强。我市目前有茶叶清洁化加工厂29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各一家。多数为自产自销的农户,完全靠脸熟销售。这不是长久之计,要积极推进双招双引,鼓励有实力的茶叶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产销集团,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的格局,提升桐城小花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
茶文旅融合亟待破题。杨头茶园连续2年举办开园仪式,去年建起了数峰亭,讲起了茶故事;吕亭镇举办过采茶节;孙壮志的“时光隧道”正在规划中……政府要积极引导茶农发展多业态,以奖代补,推进“茶旅+民宿”“茶旅+研学”等茶旅融合新业态。
像“六尺巷”一样,桐城小花也是桐城的一张名片。继承了过去的荣光,更需要为未来开拓。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路上,在乡村振兴战役中,“桐城小花”扮演了重要角色,相信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继续展现魅力。
随着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的推进,桐城茶事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桐城茶人要携手树立“一杯健康茶”的理念,一起向未来。
来源 桐城新闻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