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越来越受大家青睐,小编作为一个新会陈皮的真爱粉,每年都会买一些存在家里慢慢吃,一方面是陈皮的用途广泛,可泡水直接饮用,也是传统调味佐料;另一方面收藏新会陈皮还能升值。那么,在购买新会陈皮时,可否根据陈皮的“厚薄”鉴别其质量呢?
▲新会天马陈皮
通过对比陈皮的“厚薄”,就能挑到优质的新会陈皮?我们先来看一下是什么影响新会陈皮的“厚薄”。
先天因素影响
新会柑皮的厚薄
树龄
新会柑树一般要到第三年才收果,这时的柑皮都比较厚。越往后的树龄,其柑果皮就越薄,这就是我们看到一些老树柑的皮为何这样薄的原因所在。
采摘时间
新会柑按采收时间不同,分为青皮柑、微红柑和大红柑三种。越往后,其果皮就越厚,青皮柑最薄,微红皮次之,最厚的是大红皮。
因此,同一树龄的大红柑果皮比青皮柑要厚,是由于果实的生长规律决定的。
▲大红柑
种植地形
种植地形也会影响新会柑皮的“厚薄”。由于水田地含水量较多,生长的水田柑果个大皮厚;而生长在山坡地的柑果,个小而皮薄,这是由于山坡地比水田地含水量较少而致的。可见生长地形影响了柑皮的“厚薄”。
先天因素影响着新会柑皮的“厚薄”,但是皮的厚薄并不是判断新会陈皮品质优劣的唯一标准。
据了解,行业中很少有具体说陈皮厚的好还是薄的好,如果非给它下一个标准定义,那只能是厚薄均匀,内囊部分相对较少的为好。
过厚的陈皮,随年份增加,质量损耗明显;过薄的陈皮,在收存方面风险大,一旦虫蛀,补救难度大。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
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和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新会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新会陈皮的“厚薄”并不是鉴定质量的标准,购买新会陈皮时,还需综合产区、品种、颜色、香气、口感、干度等多方面因素考虑!
新会陈皮的“厚薄”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其收藏难度了。
皮厚的新会陈皮在每年的翻晒、陈化过程中,内囊脉络脱落损耗较大,质量损耗明显。
皮薄的新会陈皮相较皮厚的损耗小,但收藏风险大,一旦虫蛀,补救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