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新势力·武夷琅琊榜,蔡志平:做茶,是“塑造”,而非改变

岩茶新势力·武夷琅琊榜,蔡志平:做茶,是“塑造”,而非改变

55阅读 2022-01-05 08:44 人物

碧水丹山,孕育奇茗。

传承,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坚守,也一种历久弥新的延续。

他们,是一群有手艺、有思想、有梦想的青年。

或生于制茶世家,或因爱茶半路出家。尽管出身不同,却殊途同归:传承古老技艺,追求精益求精。

也许,他们很平凡,却拒绝平庸,更拒绝“躺平”。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停奔跑,不断超越。

他们,是岩茶新势力,也是奔涌的“后浪”。

人物名片:蔡志平,生于武夷山市,响岩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平对茶的热爱,就像热爱自己的家乡武夷山一样。他把武夷山称为“乐土”。

代 表 作:一味不二

“喝一泡好茶,应有敬畏之心。”

——蔡志平

与武夷山这片乐土共生”

“与武夷山这片乐土共生”,于茶如此,于人亦是。

从小,蔡志平便格外清楚知道自己是喜欢茶的。但,下定决心担起家业、系统学习制茶时,已是过了弱冠之年。

他坦言,驱动他做茶的,正是浓厚的乡土情怀:茶,是他与武夷山这片故土共生的纽带。

与很多“茶二代”不同,蔡志平既非师承父辈,也未拜在名师门下。

他的师父钱仁宁,是一位有着大“茶德”之人。师父对他的影响包括方方面面,由茶及人。“师父非常温和谦逊。”“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地滴沥在他的心间。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在蔡志平的记忆里,与师父相处的时光平淡且静默。但,沉默中蕴藏着力量。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言传身教。

直至20多年后,他也有了自己的徒弟,师徒间相处也复刻着当年的同样模式。

当访问中谈及“学茶学了多久?遇到的困难… …”等话题时,他的回答很自信,并笑称自己做茶还是很有悟性的。不过,勤劳还是最重要的,只要勤于实践,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制茶,是一场枯燥且煎熬的等待。只有勤勉之人才能耐住这份寂寞,才能收获“岩骨花香”的温柔回报。

“时间是最好的工艺”

“干净、纯粹”是蔡志平评判一款武夷岩茶优劣的基本标准。

“活、甘、清、香”乃武夷岩茶的“四字真言”。其中,“活”,即茶的层次感,具体表现为有变幻的香气与滋味感。

他做茶奉行的原则是“塑造”,而非改变。无论是茶树周边共生植被的气息,还是茶树品种天然的香气滋味,以及岩土砾壤间的风土特征,都是工艺中要尽可能保留的天然特质。

为了保持茶叶稳定的风味特质,他反复探寻改进工艺。从茶厂最早引入温控枪设备,响岩茶业努力地尝试更新仅凭体感的制茶方法,摸索能够降低试错率的技艺和标准。

2017年,蔡志平发明的茶叶烘干装置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这套设备除了能有效提高烘干效率和茶叶品质外,还有益于节能减排,这与时下倡导的“碳汇产业”不谋而合。

人们常说,茶无定味,适者为珍。在采访过程中,蔡志平反复强调“茶无好坏,只有等级之分”。

随着岩茶市场的日渐升温,许多消费者对“轻足火”茶的偏好需求对传统较足火烘焙滋味的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免产生角力。在蔡志平看来,这一问题见仁见智,茶客不同,对岩茶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

事实上,对幼时记忆中的高足火工烘焙的茶,现代人开始有了新认知与不同的选择。拥有便利快捷的运输方式后,现代人不再需要依赖较高火工来维持岩茶在长途运输中的品质稳定性,可以尝试更多本味茶的滋味。潮汕人偏爱的“足火茶”是特定环境与地域的“阶段性产物”,现代人则拥有更多选择与品鉴的可能。

正是制茶工艺的复杂性成就了岩茶不可复制的品质。茶园管理、采摘、制作、储运等工序,环环相扣、承上启下,每一步都要一丝不苟。欲臻于完美,更要给足耐心,静候茶叶的美丽蜕变。

“时间是最好的工艺”。这是守候,更是一种期待。

“喝一泡好茶,应有敬重之心”

“一味不二”是蔡志平的代表作。这是一个很有禅意的名字。

“岩茶市场升温,我们发现有些人过度追捧山场,却忽略了茶的本真滋味。”的确,他认同好山场对茶叶品质的重要作用,但却不敢苟同对山场的迷信。

“没有他人指引,没有山场背书,只为这味茶。” “一味不二”,是他最直白的做茶态度。这款肉桂代表了响岩的制茶初衷,蕴含着他的信念。

蔡志平讲了这款茶的一个故事:适逢好友来访,分享一味不二茶。这茶,让友人感到惊艳:它富有层次,且蕴含变化,回甘,如溪流潺潺;双目微闭,恰见山岚四散,清风习习,裹挟山野气息充盈入心。好友留下了这样诗意的评价:

“茶带着人回归到审美层面的共鸣。人在其中是完整合一的,非分离,非断裂,非碎片。你不再刻意去分辨山场、香气、滋味等等,它们融合在一起,平衡和谐,像是一棵结满果实、开满花朵、在阳光下每片叶子都迎风摇曳的树:安住,自在。”

茶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灵性的

方寸杯盏之间,令茶客如此贴近武夷山的气息与脉搏。得享佳品,确应如蔡志平所言:“应有敬重之心”。

敬重自然,对于从茶园管理起步的蔡志平而言,已近乎本能。谈及岩茶的未来,他坦言:“岩茶还会火下来,但生态是关键。”

在他眼中,茶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灵性的。“你欺骗它,它就会欺骗你。”过度施肥得到了产量却必然丢了质量。岩茶是小众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立足“质”,品饮的人才会真切认可岩茶的价值。

对制茶师来说,只要用心,就能把茶做到极致。对企业来说,只有认真才能走得长远。“认真务实地做一件事,怎么会做不好呢?”话很朴实,却蕴藏哲理。

对“质”的苛求,是他一贯坚持的信念。尽管在规模化茶叶生产中要应用综合做青机,他仍要求徒弟们学习传承传统手工制茶技艺,熟练掌握每道工序,每年他也都坚持制作一批手工茶以飨茶友。

一如师父当年对他的教导,他也将古老的传统制作技艺,心手相传下去。

每日晨间,一杯老丛水仙饮下,蔡志平的一天开始了……茶是他的故土,也是乐土。

来源:茶道传媒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超出定价的纸箱对市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下一页:浅析陆羽茶道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