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基:一个潮汕人的茶企故事

郑炳基:一个潮汕人的茶企故事

20阅读 2018-12-13 15:22 人物

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

策划:中国普洱茶网编辑部

本期人物: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掌门人郑炳基

稿件采写:罗春燕

“企业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如今,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不仅参与了政府的“精准扶贫项目”,而且与普洱茶学院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打造行业正规军,引导市场理性发展。

郑炳基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国普洱茶网摄)

一个潮汕人的“冲动”决定

1960年,郑炳基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葵潭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虽然出身农村,但是郑炳基很快就融入城市生活中。


靠着多年的艰苦创业,郑炳基事业有成,与此同时,西南边陲也正经历着一场“国企改制风潮”,包括云南普洱茶厂在内的很多国有茶企,都在被“改制”风潮席卷。


1975年4月,云南普洱茶厂成立(现云南普洱茶集团),茶厂成立之初,就被云南省指定为生产普洱茶的四大厂家之一,编号为4,所生产加工的普洱散茶以调供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为主。1994年1月14日,普秀牌商标注册成功。

经历了时间洗刷的指向标(中国普洱茶网摄)

2004年10月,在昆明度假的郑炳基,无意中听朋友说起,云南普洱茶集团正在改制的消息。从未做过茶叶生意的他,联想起正在席卷香港、台湾市场的普洱茶热,立即驱车赶到云南普洱县,当天就签下了意向收购协议,十三天后签订收购协议书。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被很多人看来是“冲动”的决定,最后却成为郑炳基“觉得最自豪的事情”。

扎根茶园,苦修“内功”

兴冲冲签下收购合同,郑炳基便带着朋友去茶山参观。

“几个基地看下来大家全都傻眼了,几乎没有多少人,虽然叫集团公司,但整个差不多瘫痪了,好多茶园已经丢荒了,没有茶农来管。”


郑炳基甚至觉得,这次或许真的“搞砸了”。看着相距甚远的6个基地,基本撂荒的茶园,还有“一团糟”的厂区,第一次感觉到了后悔。

“虽然觉得后悔,但脚都已经迈出去了一步,后面再艰难也要走下去。”


“我给自己定了两个原则:一是,茶是食品,要给人喝的,要保证品质、卫生;二是,普洱茶集团是一个百年品牌,我们要讲诚信,将这个品牌传承下去。”

蓝天下郁郁葱葱的板山基地一隅(中国普洱茶网摄)

确定了企业发展原则后,郑炳基决定分两步走。

第一步,从2005年起,对所有茶山基地,进行重新改造;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厂房、厂区进行重新规划修建,“当时晒茶都是直接晒在地上,我们便要求按三不落地标准,在竹席上进行晾晒”。


“茶园基地的改造,是我现在想来,觉得最自豪的事情。”

“收购之后,基地的茶园,都不是有机茶,我们便改造成有机茶,改造后的有机茶叶价格,是原来的300%。”


再就是大树茶改造,“经过这几年的改造,虽然产量低,但是性价比高了,品质高了,用工也少了,价格也随之提升了不少”。

引入先进的设备,实现生产的节能、有效(中国普洱茶网摄)

第二步,就要做标准。“普洱茶市场乱,做假现象频出。我们便在产品包装上,标注生产日期,并明码标价,做专卖店,进行品牌化管理。”同时,公司积极与媒体、政府合作,参与到市场“打假”中。


就这样,一直做到2007年,“普秀的专卖店已经开到100多家,并参加了广州哥德堡号等的演出”。去年还参加政府的“精准扶贫项目”,免费给茶农提供茶树,每个贫困户每年扶持五千元,连续三年每户种植五亩以上,五年后,每亩年收入可达三万六千元。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如今,我们的精准扶贫案,已经列入中央的扶贫案例中,指导他们种、管,从大茶树到古茶树,从第四年开始都有收获了”。


“虽然折腾了好几年,但我们的内功是做扎实了的。”

改制十多年来,公司全力打造大规模生态有机茶园,目前,拥有板山皇家贡茶园、困鹿山南麓皇家古茶园、会连有机茶园、竹山生态茶园、大黑山生态有机茶园和凉水箐生态茶园等6大生态有机茶园基地。


六大基地中的板山皇家贡茶园,历史上与六大茶山齐名,曾经是古普洱府境内最重要的贡茶基地之一。“板山基地通过了欧盟认证,其余的全部通过有机认证。”


如今再去到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的茶园基地,路面平整,交通顺畅,沿途更有数不胜数的“高密度留养”茶园风景。


什么是“高密度留养”呢?“我们在原来台地的基础上,一亩地有间距的留养八十棵到一百二十棵树,等到长势起来后,再有计划的减少,最后形成大树茶和台地茶混合并生的状况。”


通过这种“高密度留养”,既保证了产量,又保证了质量。再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观光旅游等,形成了茶园基地的“立体化经营”模式。


除此之外,公司还拥有8个大型高山初制工厂。土地总面积约45000亩,茶园面积27000多亩,其中大树茶13000多亩,古树茶1000多亩,从源头上,确保产品生态、有机。

高密度留养种植茶园(中国普洱茶网摄)

多举措并举,打造“零售终端”

关于品牌发展,随着市场发展,消费人群的成熟,普洱茶市场会变得越来越理性,企业将会面临重新“洗牌”,只有转型、升级,才不会被淘汰下去。


“今年以来,公司启动了以企业品牌为主、产品品牌为辅的新品牌旗舰模型,品牌VI系统全面升级,这只是企业转型发展迈出的第一步”。


同时,为提升营销价值链的系统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开始实行经销商利润分享,与股权激励计划,将经销商的事业发展及利益回报,与公司发展壮大及经营效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共创与共享的事业共同体”。


随着大型连锁卖场、超市、连锁专卖店、网络店铺等现代营销渠道的发展,商业环境的改变,传统的经销渠道重心会越来越向后移,终端将成为上游厂家竞争的重点,“大批发模式”将改变为“大零售模式”。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开创“互联网社区商务为核心的营销推广模式”,打造以终端体验店为核心的“消费者社区”——普洱茶家园。由集团统一输出内容,覆盖各个“目标消费者社区”。


怎样实现这种“零售终端”,郑炳基提出要先回答消费者“为什么我的茶那么好?”


“我们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吸收专业人才,培养正规军,再通过这批正规军,运用科学、客观的数据,去告诉消费者,茶树的根为什么深?能吸收哪些矿物质?对人体的功效有哪些?……”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产品品牌“普秀”(中国普洱茶网摄)

“企业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如今,经过13年的虔心发展,云南普洱茶集团的年生产能力达7000多吨,单品品类从改制前的40多款增加到目前的200多款,其中“普秀”牌金芽贡品、宫廷普洱茶、玉莲金针系列、三香系列、名山臻品系列、普洱玉芽茶、板山一品(红茶)、板山毫峰(绿茶)等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公司特制的19.9公斤金瓜贡茶,更成为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国家民委等重要部门的珍藏。


或许,这就是时间给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以来坚持“以消费者为本”和“以真为核心”理念的最好的回报。


上一页:2018年,国家为茶行业制定了20多条新规则

下一页:建标准,强产业:《平昌青芽茶》地方标准专家评审会圆满召开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