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界唯一的院士陈宗懋:一片冰心付清茗

中国茶叶界唯一的院士陈宗懋:一片冰心付清茗

8阅读 2018-10-29 03:01 人物

 

在杭州梅灵南路的一片茶园边,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里,秋桂盛放,馥郁在空气中飘散。记者在一间办公室里见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陈宗懋。85岁的他留一头黑短发,穿一件格子衬衫,步伐矫健,言谈和蔼,思路敏捷。

中国是茶的故乡。千百年来,中国人种茶、饮茶,向世界传播着茶文化。让中国茶走向世界,他功不可没。 

作为目前中国茶叶界的唯一一位院士,从1960年加入茶叶研究所开始,陈宗懋就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58载春华秋实,他首次提出了农药水溶解度是决定茶叶饮用安全性的重要参数,获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可;攻克多个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难题,让我国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与国际比肩;提出了各类农药在茶树上降解规律和预测模型,让人们喝茶更放心……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陈宗懋以实际行动证明他的拳拳爱国心。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大幅度提高进口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中国茶叶出口遭受严重打击,许多茶叶无法出口。为此,在国际上讨论有关饮茶安全的场合,他像一位“茶斗士”,多次围绕茶叶农药残留标准问题为中国利益据理力争。

2005年,在联合国第16届政府间茶叶会议上,陈宗懋提出,如果农药残留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将影响全世界的茶叶生产。他的发言不仅引起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等国代表一致赞成与附议,也让中国作为世界上年产量第一的茶叶生产大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为茶产业发展贡献质朴而强大的力量。

过去按照惯例,欧盟及其他国家对于茶叶中农药的测定,都是在干茶叶中进行的。有一天,一边思考一边信手端起茶杯的陈宗懋灵犀突来:我们喝茶都是饮茶汤,关注茶汤里的农药残留更有意义啊。简直一语惊醒梦中人,他兴奋地立起身。

说干就干,陈宗懋选用了6种农药,测试其在茶汤中的溶解率。他发现实验结果大不相同,“有些农药95%溶解在水里,而有些农药溶解在水里的量连1%都不到。可见,国外茶叶的标准很严格,但并不科学。”他说。

茶叶中农药测定应该参考茶汤里的量,这成为陈宗懋越来越坚定的想法。2010年和2011年,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他两次将提议递交到联合国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上,供7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讨论。最终,经过两次修改后,在2015年重庆召开的第48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农药残留委员会(FAOCCPR)大会上,由中国代表团提出的“茶叶中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应以茶汤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作为制定干茶中MRL的基础”为大会通过,并记载在会议的最终报告中。

榜样在前,此后势如破竹,陈宗懋连续6次提出要求修改国际标准的建议,均获得批准和通过。其中,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设权威性专家委员会将茚虫威农药在茶叶上的残留标准定为5mg/kg。基于此,欧盟也自动将原来的标准从0.05mg/kg更改为5mg/kg,放宽到原标准的100倍,为我国茶叶出口创造了条件。

茶叶和药残构成了陈宗懋半个世纪的研究内容。他以坚强的毅力和刻苦的钻研精神,开创了我国茶叶中农药研究之先河,带领团队先后进行了6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提出2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使茶叶成为全国各种作物中最早提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作物。

对进步的渴望是科研工作者永恒的追求。近年来,陈宗懋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往茶园化学生态研究领域迈进。简单而言,就是搞清楚茶树、害虫、天敌之间的关系展生物防治,以少用化学农药从而减少残留。

他告诉记者,他们已开展了茶树上的茶尺蠖、茶蚜、茶小绿叶蝉等3个主要害虫及其天敌之间营养机制的研究,发现了一条全新的防治害虫希望之路;他们还在茶树害虫的性信息素研究方面取得可喜成果,研发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芯,在茶树害虫的绿色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虽年过八旬,陈宗懋依旧躬耕不辍,奋斗在茶叶研究一线。每天他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仍长达十余小时。“人一定不能停止学习,除了出差,我每天早晨八点半到所里,白天带团队做科研、处理日常事务。晚上回到家,我还会继续看相关文献,几乎每天2到3篇。”他推了推眼镜说。

没有华丽的说辞,只有不懈的行动,茶斗士陈宗懋一脸慈祥。窗外是宁静深绿的茶园,那天正孕育着中国茶更美好的明天。(记者曾杨希)

来源:浙江在线

上一页:广西梧州千年六堡茶,产业化发展再唱“茶船古道”新篇章

下一页:下关秘境邦东那罕大树小方片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