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富: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周国富: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32阅读 2021-05-26 02:51 人物

2020年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一个关乎生命更关乎着生机的新冠肺炎“大疫之年”,对中国及其整个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每个人的人生与事业带来新的挑战,让我们有时间来审视自我,反思过往,审时度势,决胜未来。

茶事亦然。回首120年来中国茶事发展的跌宕起伏,天翻地覆,使人感慨万分。自1840年因茶而起的鸦片战争失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9年间,政府腐败,战乱不断,使泱泱大国由强而弱,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弱国,茶叶也由繁荣而衰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星火燎原,波澜壮阔,在中国大地上,我们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中国从此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尤其是2020年“大疫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民经济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二十大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大国,创造了14亿人口大国脱贫致富达小康的历史性和世界性奇迹,风景中国独好。这一年,中国茶产业表现出了坚强的发展定力与韧劲,全国上下同心同德,线上线下亮点纷呈,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内销量、内销额、出口额、出口均价等持续攀升,再创历史新高,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助力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发展战略,明确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导原则和路径选择。对于中国茶产业来说,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茶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十分重大,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和新起点。今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我认为,这是指引中国茶业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茶经”。中国茶人一定要用心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这篇大文章,切实担负起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开创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担当,充分发挥茶和茶文化在全面小康、国民身心大健康和人民幸福安康中的重大作用。

下面讲两点意见,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开创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机遇与使命

当下,开创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欣逢“国运盛茶运兴”盛世兴茶的大好机遇,面临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肩负着弘扬茶文化、振兴茶产业、创新茶科技,促进茶文明交流互鉴、茶饮世界的历史使命和重大担当。

其一,经过建国70多年来的振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洗礼蝶变,中国已成为世界产茶大国、世界茶消费大国和世界茶文化大国,奠定了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茶和茶文化已经蝶变演化出一片万紫千红的茶春天、茶世界。但与世界茶业强国相比较,中国茶业还存在着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的尴尬局面和低小散弱的现实问题。面临破解大国小农瓶颈,丰富产业链供应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全面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话语权和竞争力等方面的问题,再创茶业强国辉煌仍任重道远。

其二,当今中国发展的航船驶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品质消费、健康追求、多元需求、个性需求、美好生活需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及其破解中国“三农”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智慧发展、现代发展、统筹发展和效益发展的主旋律。

其三,第74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5月21日设为“国际茶日”,以此赞美茶对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的价值,致敬茶对脱贫减灾、人类健康、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这是中国千年事茶的智慧结晶,也是世界对茶文明的高度认同,更是对中国茶和茶文化的更高期待。“国际茶日”,世界行动,将有力提升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国际视野和世界价值,深化“一带一路”各国茶和茶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全球茶产业的双循环发展,共同造福世界茶人的快乐安康。“国际茶日”亦是“中国茶日”,更是中国茶人的使命担当,中国茶人应以此为契机,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茶为国饮,香飘世界,致力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茶和茶文化全方位、高品质、多元化、广渠道地走进世界。

其四,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现代茶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茶界的重大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茶产业已经成为民生大产业、百姓致富宝。2020年,中国茶产区遍布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近千个县(市、区),茶园总面积4747.69万亩,全国茶叶产量298.60万吨,总产值2626.58亿元,国内销售量220.16万吨,年人均茶消费量1.2千克,茶消费人群近5亿,出口量34.88万吨,出口总额20.38亿美元。涌现了浙江安吉、福建安溪、湖南安化的“三安”经验,以及全国茶区一大批脱贫致富达小康和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实践证明,发展茶产业不仅是精准脱贫致富达小康的支柱产业,更是乡村振兴富裕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柱产业。当前,茶业供给侧与需求侧问题仍然很多,改革发展重任在肩,主要问题有:一是茶叶产能持续增大,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凸显;二是就茶论茶发展粗放,茶资源深化研发利用不足,产业链供给链短缺,生产成本攀升,竞争优势弱化;三是区域品牌、集群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总体建设水平不高,与日益增长的品质多元需求矛盾突出;四是科技人才、科技转化跟不上发展需要,业态融合发展形式单一;五是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不足,可持续发展力不强等等。面对问题导向,致力茶业变革创新,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和茶业现代化水平,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当不懈努力,勇毅前行。

其五,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严峻挑战,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带来重严重威胁,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值得中国茶人深思与智变。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变革,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反思才能促变,变革才有未来。变,重要的是壮大“心”的力量,既有权衡大势、机敏识变的灵气,又有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硬气,好时防止变坏,坏时促进变好。变革要靠奋斗。俗话说得好,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中国茶人要致力理念之变、云(科技)之变、链(全产业链)之变、茶品之变、茶人之变……顺应时势,智慧蝶变,用变革来书写肩负的使命答案,用奋斗去实现新阶段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育先机,开新局,让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开辟出一片全面小康、国民身心大健康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新天地。

二、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分为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个部分。中国特色包含茶和茶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资源禀赋、地域特征、民风民俗、工艺特色,以及大国小农、大国小康、大国健康、大国创新等诸多内涵;中国特色是文化自信和持续发展的风采。现代茶产业包括国际视野、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现代科技,彰显智慧化、机械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全产业链等先进生产经营方式以及科学管理、科技转化、人才支撑、协同协调、现代营销等现代特征。高质量发展讲究质量效益、品质品位、诚信匠心、安全健康、多元供给、美好生活需要和竞争市场、创造市场、开拓市场的能力,展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创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精神。中国茶人要肩负起盛世兴茶开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以“国际茶日”为新起点,立足中国特色、世界眼光、大国气度,崇尚创新,注重协调,饱含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科学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推动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再创茶业强国辉煌。

1.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确立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观。

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茶文化引领和茶科技支撑,用强健的茶文化茶科技两只翅膀推动现代茶产业的高质量腾飞,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是一个有机整体,辩证统一。科学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以新发展理念指引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务必确立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观。

确立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就要在坚持立足茶叶、精益求精做好六大茶品类的基础上,跳出茶叶做产业,跨越地域壮产业,穿越传统富业态,顺应时势创产业,变革创新强产业,文化引领兴产业,科技强链健产业,市场竞争旺产业,补链富链强链链链成环,链强业兴乘风破浪,深化茶资源全产业链开发利用,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农业经典产业中,唯有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无论从茶籽种苗、地域文化、茶园生态,还是制作工艺、人才工匠、茶品品类、业态发展等具有世界特色优势;唯有茶文化、茶资源、茶传统、茶生活、茶传播在历史渊源、丰厚底蕴、穿越历史、跨越国界、融入人民生活、融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等具有独特人文优势;唯有茶和茶文化富有融喝茶、饮料茶、食茶、用茶、玩茶、事茶等于一体的“六茶”共舞、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等具有创新发展的产业潜力优势。顺应时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必然呼唤着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跳出所以超越,跨界所以跨越,变革所以创新,顺应所以突破,统筹所以腾飞,促进茶界团结合作和跨界跨学科的协同协作,推动茶产业从单向度跨向高维度,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升级,激发创造活力,激活更强动力,创新创造市场,营造茶业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斑斓多彩。

2.构建又强又美、优势互补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悠久的产茶历史、丰厚的茶文化底蕴,坚实的茶科技基础,使中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具有地域的广博性、资源的广谱性、品类的丰富性、文化的独特性,承担着全面小康、国民身心大健康和人民幸福安康的使命担当。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茶园面积,最丰富的茶品类茶资源,最多的茶叶从业者和爱茶人士。新时代新阶段,品质健康消费多元多样,低小散弱茶业现状难以为继,“立顿”模式不合水土,务必创出一条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茶业,美在生态,根在文化,兴在产业,福在民生。借鉴“三安”经验,梳理各地实践,遵循新发展理念,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用心营造又强又美、优势互补,既慕强而大、又爱小而美的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格局,正逢其时。一是培育壮大以新型龙头企业为支柱的现代茶产业集群。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党的“三农优先”、“乡村振兴”、“土地三权分置”、“适度规模经营”等政策和制度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动、茶人主业、社会参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彰显资本、技术、品牌、市场、文化功能,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和线上线下共融共享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构建“六链合环”(利益链、文化链、科技链、协同链、供应链、产业链)全产业链发展命运共同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茶产业的相衔接,唱响品牌,提升品质,丰富品类,竞争市场,扩大规模,降本增效,驱动茶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慧化、协同化国际国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致力乡村振兴百姓富裕,造就一批既有国际范又有中国风的现代茶企业集群。二是因地域、文化、特色、风俗制宜,打造一大批小而美、精而特的特色茶文化小微企业群。千年的传承创新,独特的地域环境,厚实的文化底蕴,造就了风韵千姿风格百态的优质茶文化资源群落。要精心谋划,用绣花功夫,激扬文化创造活力,依靠茶文化传承人、创业者、爱好者,营造平安和美、品味高尚、特色鲜明、个性张扬,散发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乡韵茶邦,如茶庄园、茶家乐、体验馆、养生茶家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多元需要。

3.建设高效生态茶园,夯实从茶园到茶品的高质量发展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大流行,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消费者对品质消费、服务消费需求显著提升。绿色奠定健康底色,文化涵养安康亮色。作为健康产业的健康生产和健康产品的安全供给至关重要,迫切要求健康茶人办好健康企业,健康企业智造健康茶品,健康茶品惠及消费者身心健康的茶品品位健康链。

品质、多元、健康茶品始于茶园,高效生态茶品基础在于茶园。市场需要好品质,企业需要好效益,好品质好效益首先是种出来的。好茶园的基础在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用生态之美引领发展之美。生态茶园,周边有林,园中有树,坎间有草,路边有花,涧中有水、时生云雾,衍生出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的和谐度。她吐故纳新,净化空气;固土纳水,涵养土地;四季常青,赏心悦目,是红脉绿韵的风景线,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绵绵乡愁、健康养生的绝妙地。她是生态的结晶、自然的内涵,也是美化大地的使者,更是环境美好的象征,体现“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自然观,涵育天地人伦理的生态文化。高效茶园,关键要从“会”种茶向“慧”种茶转变,优质特质茶种茶苗是产品的芯片,精心选择优良优质良种,科学布局茶园品种结构尤为必要;选择地形地貌,充足基肥,改良土壤,测土配方,培育有机生态土壤条件十分讲究;良好的基础设施配套非常重要,做到旱涝有保障,冷热可调控,机器能换人,节本又高效;综合防控优先,科学管理有序;精彩“六茶共舞”,构建“六链合环”,致力提高茶园的亩产和品质,才能有效提升茶品品质增加茶业效益,切实改变当前一些地方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局面。

品质、多元、健康的茶品供给,贵在慎始慎终。从茶园到茶品,还需要经历采摘、制作、包装、营销、消费等诸多环节,务必坚持自信、诚信、匠心、创新的新茶人精神,务必坚持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智慧化生产,品牌化、市场化、人文化营销服务,做到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保障品质、多元、健康的茶品供给,以质取胜,以文化人。

4.坚持多元合力,服务乡村振兴,促进茶业繁荣。

茶叶,一片小小的绿叶,包含着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涉及种茶人制茶人卖茶人事茶人饮茶人,事关人事、交往、礼仪间的和谐文明,福荫人民的小康、健康和安康。绿色生态在脑中,国计民生在胸中,诚信匠心在心中,勿以利小而不为,勿因逐利而妄为,茶的道义在人间,当以民生而作为。合作是相处之道,创新是致胜法宝,有境界自成高格,经历练方显本色,同舟共济,勇毅前行,坚实茶业发展命运共同体,坚持多元合力,服务乡村振兴,开拓一片茶业新天地,使中国茶和茶文化在国际茶文明交流互鉴中出彩出新,赢得辉煌。

下面讲五个要点:

①精彩“六茶共舞”,绽放千姿百态。

精彩“喝茶、饮(料)茶、食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三产融合,跨界拓展,全价利用,深化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绽放千姿百态,创造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定制化的新消费需求,创新茶产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壮大乡村振兴支柱产业,是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的阳光大道。

精彩“六茶共舞”,绽放千姿百态,要注重当今消费市场的六大特点:

一是“小”。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超过英、德、法三国人口总数。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预计今年将达9200万人。以小单元、宅生活、小包装、微消费等为特征的包装灵巧、快捷方便、功能齐全、价有所值、人见人爱的小消费大市场营销格局和宅家消费正在兴起。

二是“中”。中国是世界上中等收入群体日益壮大的国家,消费潜力巨大,消费者对产品的服务质量和品质品位要求日渐提升,“质量缺口”仍然很大,“好不好”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是“大”。随着抵御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练,人们对以喝茶饮茶食茶玩茶来追求身心大健康的愿望更加迫切,中国茶产品更要以数字化的健康研究加强茶对人的身心大健康创造出更多更健康的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生活需要。

四是“多”。随着茶品消费市场的发展壮大,传统消费、时尚消费、多元消费、文化消费、品质消费等消费结构正在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化转型升级,茶品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茶人迫切需要从会种(制、售)茶向“慧”种(制、售)茶转变。

五是“文”。富有文化内涵的品牌和营销特别受人青睐。绿、红、金、土(乡土)等各色文化五光十色,更加令人陶醉。

六是“茶+”。茶+文旅养情感融合、茶+互联网等新业态有着广阔的天地,茶越来越需要强健文化和科技的翅膀,高歌腾飞。

②构建“六链合环”,营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破解大国小农瓶颈,实现小茶农与现代茶业发展相衔接,打造利益链、文化链、科技链、协同链、供应链、产业链“六链合环”的现代茶业高质量发展利益共同体,是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的现实课题,也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课题。

③倡导“六元和合”,喝好一杯健康茶。

喝好一杯健康茶是一个有机综合体。俗话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其实茶叶、环境、冲泡、饮者元素也很重要,只有“六元和合”,才能让喝茶充满文化,增添情趣,享受美好,促进健康,才能让人们喝好一杯身心健康茶,喝好一杯亲人和爱、情趣生活的家庭幸福茶,喝好一杯邻里和睦、人际相融的社会和谐礼仪茶,让茶和茶文化深深融进国人身心大健康品质生活之中,真正成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时代风尚和美好健康生活需要。

首先是茶相适。天有一年四季,地有东西南北,人有九大体质,茶有六大品类,民族、民俗、地域、气候、文化等各不相同,茶人各有嗜好。茶,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只有因时、因地、因文、因人制宜,才能品出真谛,喝出健康。

其次是水相合。“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好茶更要好水来呵护、去衬托。茶水相合,水为茶增色,茶为水添彩。正如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借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

其三是器相宜。茶器具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文化增色,为生活添彩,它不仅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增添着茶人品茗问茶中的心灵愉悦和美的享受。当今,在创制茶器具的理念上要注重珍(珍贵、珍藏)、雅(文雅、赏玩)、俗(风俗、实用)、尚(时尚、新潮)、族(民族文化)、洋(各国文化交融)等六大类别导向和寿、喜、礼、品鉴、纪念、定制等功能导向。每个有品位的茶企业和茶品牌,都应有表达自身文化理念的茶器具,使茶与茶器具融进茶文化的系统之中。

其四是境相融。“朴实古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是品茗环境的俭行之德。

其五是泡相和。一是选之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茶、选水、选器、选法;二是道、技、艺之和,“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是泡茶的中庸之美;“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深情”,是待客时的明伦之礼。三是心之和,煮茶泡茶是物、技、艺、心的统一之和。即使同款茶水器,不同的心境、心情、心思泡出来的茶汤滋味也会不同。

其六是人相通。“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是饮茶时的谦和之态。喝茶品茗需要心相融、人相知、同嗜好,共茶韵的共饮好友,到达有心之品、有敬之品、愉悦之品的茶韵境界。

④共享“六饮康乐”,致力茶为国饮。

“六饮康乐”,重要的是适合不同人群的口感和健康需要,使之饮者合口、食之健康;目的是打开茶饮(食)之门,推进茶和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使茶为国饮、健康消费成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茶饮的快乐健康,使清敬和美乐浸润茶人心间,真正实现茶为国饮。

一是清饮,简捷方便,使茶成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以满足人的生理之需、感官之需、礼仪交往之需、健身养心之需。

二是调饮,就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把优势互补的不同茶或茶与牛奶、咖啡、糖、盐、冰等不同食品或与可食用的中草药调制混饮,如调饮茶、奶茶等,以满足个人嗜好和养生保健之需。

三是饮料之饮,可以是单纯的茶饮料,也可以是与薄荷、柠檬等配制的混合茶饮料,以供旅游休闲和满足各人口味的趣味之饮。

四是功能饮或药饮,用于辅助亚健康或慢性疾病疗养和日常的养生保健。

五是茶衍生品食用饮,可以是茶中萃取物制成的保健品或日常饮(用)品,或是茶菜肴、茶酒、茶火腿等,尤其是抹茶的各种制品和食品,更应跨界跨学科有效协作,用心研发开发,以满足各方食者的美好生活需要。

六是情感体验共情饮,结合茶旅文康养融合的游学、传习、问茶、品鉴、体悟等活动,让茶文化这朵共情之花帮助人们舒缓压力、调节情志、获智增慧、增进友情(谊)、愉悦身心,享受有质地的慢生活。

⑤增进“六者同心”,促进茶业兴旺。

俗话说:上下同欲者胜,左右同心者赢。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在新阶段构筑茶和茶文化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领导人、文化人、科技人、种(制)茶人、营销人、消费人“六者”勠力同心,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思维、辩证思维,共下一盘棋,迈向高品质,构筑起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为再创茶业强国辉煌而不懈努力。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茶叶交易量交易额再创新高!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圆满落幕!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关于某明星和他几百万的老茶的故事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