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从方舟子扯普洱茶事件谈茶行业亟需提高公共关系能力

评论:从方舟子扯普洱茶事件谈茶行业亟需提高公共关系能力

9阅读 2018-09-05 17:13 头条

内容概要:

1、普洱茶事件中的危机处理

2、危机处理的5S原则

3、事件始末梳理

4、笔者观点:

①质量优良的普洱茶无致癌风险;

②湿仓制作伪老茶或仓储不良是导致黄曲霉素超标的原因;

③打击劣质茶、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是行业责任;

④积极应对本次危机,对普洱茶甚至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

⑤在茶产业进一步升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系统地管理品类、品牌及行业声誉,需要学会基本的公共关系处理原则。

 

01

普洱茶事件中茶行业的危机处理能力

 

事实上,到今天为止,本事件在行业外的人群中被了解并提及的概率也不高,都是行业内人士或者非常资深的爱好者在关注。而由于信息发布者有知名度、有自己一定量的粉丝、信息发布载体专业对口、论文引用和基本逻辑看上去成立,在公众和网络媒体上进行了再次发布,事件有可能进一步发酵和扩散,所以,算得上普洱茶行业的危机了(当然,仅仅是普洱茶吗?)。

 

 

我自己在第一次看到方舟子的文章时,判断行业所应该采取的公关态度是,请权威专家陈述研究报告,陈述在不同环境变量下是否存在致病可能及分布的概率,给消费者和行业经营者清晰的指引。这样既能消除担忧也将引导从业者做正确的事,避免可能的风险真的演变成实质问题,从而导致真正的危机。

 

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如果回应,也只是作为科研和学术研究主体主动发布,不用和方先生去做所谓口水话的对质。如果对方影响力低发布媒体不权威或者信息再次发布的载体辐射范围小,都是可以冷处理的,而这样的条件从一开始就不成立。

 

 

作为组织运营者,我们需要界定事情的不同阶段和状态:是问题?风险?还是已经发展成危机?或者一开始,就是危机?如此,应对的策略是不同的。

 

不过,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公关”——通过关系去搞定。公关,是公共关系的意思,而这是一个长期经营的过程,当然,也包括这种面临危机的状况下,如何回应各个有利益关系的公众。

 

 

日常的管理,无非是基于正确的价值认知所展开的一系列符合社会整体共赢的策略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好产品品质卫生安全、减少环境工业污染减少能耗、增强员工福利、增强消费者和政府等各个关系方对自己的认知、开展公益事业等等。

 

 

02

危机处理能力的5S原则

而危机来临的时候呢?比起什么6C、3T原则来讲,我个人一向喜欢简单实用的5S

SPEED,速度第一。这里面除了积极采取行动让影响面尽可能控制在更小范围的速度外,在我们不适合采取行动和不能采取行动的时候也要上下统一明确清晰的认识,对事情要有明确的预判,不至于令内部员工不知情或者盲目应对。在本次危机事件首次出现声音时,普洱行业协会、茶行业协会和各个企业或者售卖普洱茶的不管是茶馆还是餐馆,有没有第一时间意识到和自己相关、并和相关人员进行互动,确立自己的态度和需要应对时的回应内容?

 

 

第二,是承担责任(shouldering the matter)的态度。遇到事儿了,别先想要推卸,在口头或者行为上说“事情不是那样的,和我没关系”。不,那没有用,只会让人产生不信任的感受。承担责任的意思,不是不管青红皂白地揽下来,而是一种积极回应的状况:“哦,事情这样发生了、您是这样理解的啊,我知道了,这个情况看上去真的让您担忧了,那么如果确有其事,那么我们接受和改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不是或者不完全是那样的话,也希望您能了解真相……让我们来看看事情是不是像您说的那样啊,有没有别的可能或者说这是个误会啊,请您允许我进行深入自检后再来和您交流啊……”。也许我们并不需要立刻给出结论,但是,我们的态度是“如果有问题,我是愿意承担的,总之,我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是真诚sincerity)。无论事情如何,都要真诚地交流,理解各个方面的立场,甚至在并非真的是自己过错的时候,也可以体恤关联人的利益。看看人家“海底捞”的公关啊,都不把问题推卸给员工,真的是打动人心的诚意啊。

 

 

第四,权威实证(standard)。我们需要科学系统理性地呈现,通过权威机构或者专家背书事实,否则言而无力。

 

 

第五,是系统性(system)。我们有没有在危机发生后建立信息监测和汇报的机制,有没有建立负责事件的责任人机制,比如:谁负责做舆论监测,监测各媒体对事件的解读和走向;谁负责自检;谁负责联络专家取得专业支持;谁负责跟进信息发布;谁负责在危机中发现其正面意义和机会等等。

 

在以上5个原则中,兼具了情与理。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事情的过程,身在其中的诸位可以一起回顾下我们自己和自己带领组织所发出的言行,是否可以称得上一个“公共关系的能手”? 

 

事件始末:

 

2017年8月1日方舟子文章逻辑:黄曲霉素是强烈致癌物--普洱茶储存过程可能造成黄曲霉素污染--普洱茶曾被检出黄曲霉素超标--曾有造成急性中毒的案例--常人无法辨别普洱茶中是否含有黄曲霉素--普洱茶有致癌风险。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d8p7IPRFXOQNIeFmIyBhA

2017年9月6日科学松鼠会作者云无心的批判如下:真正品质优良的普洱茶几乎不可能有黄曲霉素--检测出黄曲霉素的是湿仓普洱茶--即使有按检出结果也微不足道——品质优良的普洱茶不会致癌。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eba110102x7b6.html

2017年9月7日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检测所:普洱茶的特点抑制黄曲霉素生长--查阅文献未见普洱茶中分离出黄曲霉素的报道--该所每年检测黄曲霉素的样品超过1.5万批次--2008年摸底检测茶叶中未检出黄曲霉素B1--旧版国标检测方法存在漏洞。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教授周红杰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也质疑了检测方法。

原文链接:http://www.ishuocha.com/news/cy/24376.html

2017年9月10日,云南省普洱茶协会表示将正式起诉方舟子索赔600万元名誉损失费。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副会长包忠华:规范的企业生产不会产生黄曲霉菌。不法商家可能导致在普洱茶生产过程中产品不合格的情况。

原文链接:http://news.163.com/17/0908/08/CTQ225I0000187VG.html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也指出,品质不佳,仓储卫生条件差,被检出黄曲霉素是正常的--黄曲霉毒素不溶于水--规范的生产过程不会产生黄曲霉菌--喝普洱是安全的。

原文链接:http://www.ce.cn/cysc/sp/info/201709/07/t20170907_25819467.shtml

9月12日经济日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在正常条件下生产的普洱茶中,是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普洱茶在流通等环节中由于条件不佳,导致产品沾染了黄曲霉,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不过,这种流通中遇到的污染问题,是很多食品都会有的风险,需要加以防范和控制。

原文链接:http://news.cnfol.com/xiaofei/20170912/25324671.shtml

9月12日陈宗懋院士:正常情况下普洱茶并不是黄曲霉菌的适生基质,但不能排除在恶劣极端的环境条件下或储藏条件不良时黄曲霉的生长繁殖--现有报道来看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很低且浓度不高-黄曲霉毒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低--消费者的饮茶量有限—饮用普洱茶是没有风险的。

原文链接:

http://www.kepuchina.cn/kpcs/fcl/kjmj2/201709/t20170913_224162.shtml

 

 

未完待续: 

从方舟子弄唐骏学历门事件的时候我的小结是“唐骏之错和方舟子之恶”,我对其人挖掘信息和思维能力表示欣赏,而对其行事风格以及因此所展现的某些特质持保留态度。

 

这次事件,他激发了大家对产业产品安全健康的进一步关注,他做了个镜子,只不过镜子里有些斑点令影像并不真实,我们用常识可以回答:哪个食物不存在污染或者受潮长霉的可能,普洱茶才会吗?花生油高温后也可能致癌,你能说花生油致癌吗?以我浅薄的医学和生活常识来看就压根儿不成立,因为没有讲清楚条件和变量。而你不能因为没放好的米发霉了就说米会致癌不吃米了。但产业从业者(不只是普洱茶)需要审视的是,由此,我们需要学会或者进一步理清的是什么?

01

品质不佳,仓储条件差的普洱茶(各种茶,尤其各种所谓老茶和假老茶)是否在市场流通?什么机制可以规避其流向市场?

02

工艺和仓储的标准体系是否进一步明确和共识以及实施?

03

产业如何形成上中下游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是否建立在日常中共同提升、危机时共同应对和确立正向的回应机制?而不是用情绪和情感去回应,能从策略到手段都拥有系统性,不给心存不良者机会。

04

何时可以摒弃山头主义?而不是在看到某个小品类出问题的时候就以为自己没问题看笑话甚至偷着乐。应该深刻地看到,本是同根生,相互关照、相互提醒、相互帮助成长,中国茶产业才有希望。

 

我们期待着茶产业的同仁们一起:在每件事的发生里,用正向、积极的态度,逐渐构建更好的系统去回应,在其中发现和创造机会,共同见证和推动产业的升级,让每个发生,都成为进一步探索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台阶。

 

 

/ 苏辉煌、吴垠

编辑 / 茶道君

 

上一页:河南:准备好:尚感恩一起参加白茶会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