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古茶树:产业之基 文化之脉 基因之库 品牌之魂

贵州古茶树:产业之基 文化之脉 基因之库 品牌之魂

4阅读 2019-06-29 03:06 头条

早在2017年8月3日,《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暨古茶树保护工作座谈会在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古茶园召开。全国首部省级层面关于古茶树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正式出台,《条例》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为展现《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出台背后的故事,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专访《条例》发起人和参与者——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



请问傅会长,您怎样看待贵州的古茶树?古茶树是稀缺资源,我们在保护和利用古茶树资源时,如何解读和把握古茶树的文化属性、经济属性和科研属性?

 

第一,古茶树是贵州茶产业的“产业之基”

 

贵州发展茶产业,根本目的是提高产业价值,增加老百姓收入,助推脱贫攻坚。从过去提出的100万亩,到后来提出的500万亩,到现在执行的700万亩,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对于践行“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理念”的最好实践,如今,茶产业让贵州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事实证明,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是正确的选择。在我看来,茶产业是一项惠及当代、利在千秋的产业。贵州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古茶树的生长,证明了贵州这片土地发展茶产业的优越性。

 

普安古茶树

 

所以,我们要坚持“保护在于利用,利用在于惠民”的原则,加大对古树茶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想方设法做好古茶树的扦插、推广工作,利用好古树茶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通过大户引领、能人带动等方式,使古茶树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把古茶树做成为当地群众谋福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特色产业。

 

第二,古茶树是贵州茶产业的“文化之脉”

 

茶,是一个产品,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茶文化博大精深,且具有兼容性,和其他文化是相通并联系在一起的。茶马古道、茶马互市等,都是通过茶叶作为媒介,从而发展经济和进行商业往来。从历史角度来看,从陆羽在《茶经》中的描述、古茶籽化石的发现、浙大西迁中茶所定在贵州等,都证明了贵州发展茶产业的悠久历史。贵州茶文化脉络一直延续着,它和贵州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古茶树是贵州茶产业的“基因之库”

 

纳雍县水东乡古茶树群

 

贵州古茶树基因十分丰富和珍贵,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根据相关科研机构研究结果显示,贵州茶包含有3万多个不同的DNA,这是贵州茶的独特之处,基因之多是贵州茶和其他产地的茶根本上的区别,是贵州茶最具竞争性的优势。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古茶树基因数据库,保护古茶树以及周边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传承贵州茶优良的基因。

 

第四,古茶树是贵州茶产业的“品牌之魂”

 

任何的产品,都需要品牌建设。而茶叶,正是贵州的“五张名片之一”。茶的品牌怎么打响?古茶树就是品牌之魂。

 

四球古茶树上盛开的茶花

 

丰富的古茶树资源,证明贵州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这里有着“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贵州出好茶最好的证明。因此,合理保护利用古茶树,写好古茶树文章,有利于茶产业品牌的提升、茶文化的挖掘、茶旅互动的推进,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



相关链接:

 

“中国古茶树高峰论坛”在贵阳举行


6月27日,由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举办的“中国古茶树高峰论坛”在贵阳举行,旨在从茶籽化石开始,探讨世界茶树发源地——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邀请了全国目前最权威的古生物、植物、古茶树、古茶树人文研究研究方面的专家,包括全国知名古茶树专家虞富莲,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世雄,华茶青年会副主席、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博士肖坤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赵德刚。各位专家学者在现场以“探寻世界茶树发源地”为主题进行高端对话,分别从人文、历史、学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视觉的立体讨论,共话如何运用茶园第一大省的优势和丰富的古茶树资源推动贵州省成为茶业强省。



当前,贵州茶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迎来了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从茶籽化石到120万株古茶树,在见证和推动世界茶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贵州省委、省政府从2007年开始,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有力地推动了贵州从产茶小省到茶叶大省的发展,成为全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  

 

据悉,举办此次高峰论坛将推动古茶树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加快古茶树的保护进程,本次高峰论坛也将形成“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丰硕成果。贵州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力度,加大研究投入,开展优异资源的发掘和种质创新,为实现做“生态茶、干净茶、健康茶”的产业目标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种质基础。

(来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文/冯倩 张凌 邓刚)

上一页:蒙顶山茶、雅安藏茶品牌强度排名全国第三、第六!!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