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市场背后的文化虚华与销售的委顿论点分析

  高歌猛进的茶业,大概是从2013年开始爆裂的。


  如果把茶业看做由文化与物质组合成的一体两面,那么,这个运行体在风云陡变的2013年被彻底分裂——销售的一面遽然调头,文化的一面仍自是向前。


  考察茶叶的销售,我们看到的,是大幅度降温在全国市场持续蔓延。


  过去几年,有这样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发生——


  2014年10月,广州芳村茶城300多家商户大罢市;2014年12月,山西现代国际茶文化城罢市;2015年6月,福州一茗茶连锁店一夜间全部关停;2015年7月,广州芳村锦桂茶叶市场再演罢市;2016年元旦后没几天,郑州唐文化广场商户街头抗议;2016年1月11日,武汉一品天下茶商横幅抗议……


  表象的背后,显示的是经营的难以为继。


  在北京,具有风向标意义的马连道,这几年“从原有的约5000家店铺(其中包括重复品牌),已缩至约3000家;整条街大大小小共有约18家茶城,但真正盈利的只占三分之一”。这是《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调查的结果。


  2015年,农业部的数据(我总觉得有些保守)说:“92%的产区高档茶销售量下降,下降幅度10%-20%不等。”要知道两年前的2013年,农业部无论对高档茶还是大宗茶,使用的都是“产销两旺”的表述。


  销售的委顿,正显示出市场际遇着严冬。


  而与此相反的是,茶的文化,却表现为繁华之余更兼喧闹。


  这几年,我们炒这炒那,普洱、金骏眉,野生的、纯种的……这几年我们多了山头、品种、树龄、纯料与拼配,多了香气、滋味、茶气的复杂性、变化感……它们都高高在上。


  这几年,我们似乎很幸运地置身于儒与道与佛甚至与神的空间。禅宗、道祖、术士、神祗,身着专家、大咖、茶王、泰斗的外衣,千年一修、无所不能,不辞辛劳、走马灯似地为我们传播着茶的文化。它们都玄而又玄。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赶场。大到林林总总的各类茶博会、茶艺赛、茶论坛,小到形形色色的茶雅集、茶品鉴、茶禅修……不论愿意与否、疲惫与否,我们总担心被那些道场、佛堂、经坛所宣讲的高深文化所抛弃,沦为越来越不懂茶的人。


  文化的实则虚华,貌似热闹,却只近于天,与我们地上的众生渐行渐远了……


  茶的文化传播与物质传播究竟应该并行不悖并由文化来引领,还是如当今这样二元反动并以文化摈弃物质为归宿?


  我们的文化,应该不应该关注绝大部分还没有喝上一口茶的中国人,从而给予他们现实生存更多的健康关爱?


  我始终相信,一个不接近和普惠大众的文化,一定是不道德的虚伪的文化!市场已经用“销售之脚”的投票,无情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我们在茶业严冬反思的时候,当拷问自己:我们——距离百姓这个最大的消费群体,——有多遥远?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茶产业怎样创新文化和营销?
茶叶店突围之道,“坪效”“人效”谁才是关键?
茶市分析:喝茶变吃茶 身价增十倍
“互联网+”时代,茶叶怎样才能走出新渠道?
唯有走精品化路线,才是柑普茶产业的出路
未来十年,中国茶城还有活路吗?
茶叶行业转型回暖路上的第一缕曙光
把脉皖茶产业:补齐短板消费 倒逼结构调整
日常品饮是基础,媒体炒作是常态
茶市乱象迷人眼 辨识有门道 检测数据比经验更科学
从广州茶博会看茶市最新动向
茶叶市场稳中有升 2016春季广州茶博会即将开启
同样是卖茶,茶农与茶企有何不同?
上海人均一年茶叶消费700克,谁抓住了这个商机?
从广州茶博会 看茶市风向标
传统的茶叶江湖,再多的钱也找不到土豪的感觉
问题茶、色素茶,茶叶问题频出谁之过?
个性化时代个性茶,必须的
茶业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传统茶商转型的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