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茶叶营销的几点误区

  文章为你介绍中国茶叶的“文化”误区,产品误区,意识的误区!

  一、“文化”的误区

  茶业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自然有厚重的文化背景与底蕴,历史上也不知被多少文人墨客盛情讴歌。但是茶叶行业倡导的“文化”,首先应该是一种“商品文化”,一种“主题包装文化”,一种可以和消费者产生共鸣、促进销售,培养忠诚度的“文化”,而非孤芳自赏、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文化”企业要发展,“货币承认”才是市场营销行为的第一要素!市场需要“量”的支持,茶叶的销量与产品赢利能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时刻清醒认识,轻飘飘的艺术行为代替不了厚重残酷的商业竞争!材米油盐酱醋茶!它首先是生活必须品!才能成为艺术品!

  “文化”是为了产品服务,而不是产品为文化服务;“文化”是为了产品的销售,而不是牺牲销售来证明自己的品牌(企业)有文化!茶是商品不是艺术,中国茶叶企业,不能为了文化做文化,更不能被艺术误导:印度、斯里兰卡供养着世界十大排名茶商,中国为何没有世界级大茶商?因为中国人把茶当艺术,而西方人只把茶当商品。

  二、产品的误区

  产品严重同质化,原因是中国茶叶企业只关心“产品”不关心“商品”;只关心“如何卖”不关心“如何买”。认为只要自己的产品好,就应该好买,而忽略了市场竞争与产品差异化。

  没有有效的挖掘、提炼出自己产品的独特卖点,更缺乏品牌的“归核——品牌内涵的缩定,走进了产品严重的同质化怪圈。因为缺乏品牌区隔、就缺乏品牌的鲜活度,缺乏品牌支撑,产品的附加价就不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就会下降,产品也因此缺乏持久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实际上,中国茶业市场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供大于求,茶叶行业的生产弹性大。只要茶价上涨,茶叶产量当年可以大幅度增加;只要某市场价格较好,库存茶叶马上就会从全国各地涌入。所以,再好的“产品”卖不出去就是“废品”!

  三、意识的误区

  1、危险的“机会主义”:不愿做基础工作,投机取巧,梦想一夜成名。对必要的、必须的市场基础工作与最基本的市场投入,都想用“技巧”来解决,希望跳开速成!回避科学的客观的过程,用小聪明来代替严谨的市场行为!

  2、缺乏创新思维:只有创新的思想,才有创新的行动!习惯思维、意识保守,做市场缺乏系统的思维、长远的规划,只凭“商业感觉”;特别不注重“软件”建设,把市场投入、专业的营销策划思想当“投入”而不当作“投资”!

  3、战略心态不稳健:茶叶行业(项目),是一个比较特殊、浪漫写意的项目,因为与文化联系紧密,看起来很美!但实质是属长期慢热型、高投入、高风险、高竞争、典型的供过于求的行业,这决定了茶叶行业,投入周期长、竞争激烈、回报慢,所以如果企业持投机心态在茶叶市场发展,必然导致战略心态不稳,战略失当。

  中国茶叶品牌的营销策划要真正走出“文化”、“产品”、“意识”三大误区,做有文化又有市场的茶企,做个性又有品牌的茶企,做创新且稳健的茶企,就应该从对自身企业特性、产品特质、品牌内涵的深刻理解开始,从“知己”着手,才能“知彼”,也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是企业品牌战略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茶叶品牌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来自立伦茶叶营销!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茶叶APP慢茶想快跑?智能时代挑战中国茶业
茶叶品牌化之下,零售商何去何从
运行效率低下的中国茶业
茶叶营销:从品类认知到品牌认知
2012深圳茶博会“茶界领袖高峰论坛”
茶叶电商三大难题待解,垂直平台已无机会
网上卖茶功夫在网站外
茶业全产业链看上去很美
常州茶事:喝茶成“精”,省内无敌
谈中国茶产业的人才瓶颈
中国茶企品牌路为啥这么难?
大嘉茶事:打造电商“云”时代“云茶铺”
中国茶业能否找到一匹“好马”?
从茶影视到黑旋风--2012年茶界营销盘点
2012年茶界营销盘点:黑茶是市场主流
老字号茶企:先定位再扩张
茶叶店“关店潮”再显传统茶企竞争乏力
2013年茶叶品牌仍需排除10大阻力
茶企迎战2013,第一问:为什么同等质量的茶叶价格不一样?
茶企迎战2013,第二问:什么卖了很多茶叶却赚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