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电商:真的难以超越品鉴体验营销?

  中国茶叶加盟连锁行业在礼行天下的文化土壤里安稳地渡过了走俏的几年,各大茶企可谓分占山头,各领风骚。好景不长,伴随“国八条”、茶行业内序紊乱质量问题频现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等对茶行业的冲击,传统茶企在面临“关店潮”之后,痛定思痛,摸着互联网这条大河,纷纷下水“触电”。据统计,2012年国内茶类电商B2C市场交易额达到39亿元,占线下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的4%。而2013年,茶叶电商的销售额接近85亿元,翻了近三倍。2014年,仅淘宝网的茶叶销量就达到了28.5亿,相比2013年的15.4亿增长了28.4%。

  然而,就在茶企准备一尝互联网电商甜头之时,移动互联网时代未闻其声悄然而至。“触电”茶企在PC端的阵脚未稳,茶叶加盟商便立即迎来新的动荡。茶企面对瞬息万变的大环境裹足不前,无奈地处于观望之中。从互联网时代过渡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止是媒介的更替,更是对茶企固有经营思维的重新审视。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触电”茶企何以安身?

  深植文化ICON,磨刀不误砍柴工

  自互联网+模式风靡起,入驻淘宝、天猫、京东各大电商平台的茶企不计其数。由于不少茶叶电商对网络的认知度不够,缺乏规划等,导致所谓的茶叶电商仅限于一味追求流量的网店模式。一些茶企巨头凭其稳定的根基和长年累积的知名度勉强在电商平台立足,但多数不知名的品牌在电商这条路上只能昙花一现。

  有茶商认为,“触电”茶企有此现象,根源于对自身品牌文化梳理和输出的缺失。茶叶根植于中国上千年的传统文化,本身具备浓郁的文化底蕴。而每一类茶叶甚至于每一家茶企又各有其相应的文化脉络,挖掘有价值的文化,塑造强有力的品牌ICON,才能在纷繁的茶业中以绝对差异化稳占一席之地。

  精耕消费群定位,有心插柳柳成荫

  “触电”茶企之所以昙花一现,或陷入“此路不通”的死胡同,八成是缺乏消费者洞察。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使用主体都是20-35岁的年轻群体。这与传统茶叶定位于35岁以上的消费群体自然地产生消费年龄落差。消费年龄落差又关联茶叶加盟电商的视觉呈现,线上产品开发,甚至于物流售后。

  有枣没枣打三竿子的时代已经过去,移动电商奉行“有心插柳柳成荫”只有精耕消费群定位,才能在以秒计得失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做到精准营销。清雅源直面时代的变幻,将消费者求快求简求性价的消费需求转换酝酿为独具品牌属性的F2C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把茶叶从工厂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并着手研发年轻态的茶叶新品,以平衡茶叶的年龄落差,率先试行“有心插柳柳成荫”的消费智慧。

  劲推体验式消费,春江水暖鸭先知

  传统茶企虽然有临近末路之势,但仍有茶叶电商无法超越的优势,那便是品鉴体验。茶叶电商建立在虚拟的平台之上,难以实现感官上的品饮,从用户体验角度上而言,这是一大遗憾。因而,如何在移动电商时代,探索出一条属于互联网的体验式消费模式,使消费者拥有更好的消费体验,是当前茶叶加盟移动电商的阿克琉斯之踵,也是未来茶企需要不断摸索与尝试的主题。

  无论是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网,都要求茶企转变固有的经营思维,以精准的消费者洞察塑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借助网络迅捷的特性快速反应,勤修内质,最终才能赢占茶叶加盟市场。“触电”茶企的这条转型之路尽管“路漫漫其修远”,但我们且行且期待。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论中国茶叶之复兴

论中国茶叶之复兴

看了又看

2014年江西茶产业发展报告出炉
建跨境电商可改变中国茶低价出口现状
从酒香茶中看中国茶行业的“破”与“立”
中国茶叶品牌,痛是有了,却不知痛点在哪里
标准化: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石
茶企试水微信运作模式
大陆和台湾应加强合作 将优质茶饮料推向世界
茶文化营销需要多样性
“一带一路”战略给茶产业带来重大机遇
中国茶叶消费将呈回归态势
互联网时代冲击下,传统茶企将何去何从?
茶界新方向:得年轻者得天下
专家:中国茶产业仍需提高国际竞争力
闽茶破局 势在必行
逆势突围,传统茶企转型五个方向
茶叶销售的尊严去哪了?
安溪“茶+旅游”带给茶行业的发展借鉴
福鼎白茶对接资本市场 新思路带出新机遇
2015年细说普洱——茶市、股市
2015年武汉茶叶市场遇冷 茶商转向主营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