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茶叶“服装”

    人要衣装,茶也要包装。古代,我国茶农、茶商就十分重视和讲究茶叶的包装。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就谈到茶叶保鲜、保香的包装技术,并说到一种叫“堉”的封藏器物。它类似烘箱,以木作框,以竹编墙,外裱以纸,旁有一门,内分两层,下层放火盆,上层放饼茶,是一种低温长烘用以防潮的方法。这说明早在唐代,人们对于成品茶的防潮防霉就很重视了。

  到了宋代,对茶的包装,特别是对朝贡名茶的贮藏包装更加重视。有些茶用蒻叶封裹,每隔两三天放在焙箱中,以相当于体温的温度烘茶。宋徽宗赵佶对茶事很考究,他著的《大观茶论》中也谈到茶叶的包装技术:“焙毕,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缄藏之,阴润勿开,终年再焙,色常如新。”宋代赵汝砺的《北苑别录》也说到:“圈以箬叶,内以黄斗,盛以在箱,护以重篚,花箱内外,又有黄罗幂之。”可见古人早就知道茶叶有极强的吸附性,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极易吸收水分和沾染异味。

  到了明代,茶叶的保鲜包装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有用瓷坛、铜铸垆装的,也有用陶器缸、锡瓶装的。明代冯可宾撰写的《山茶笺》说得更科学:不论采用哪种包装,“如潮湿宜藏高楼,炎热则置凉处,阴雨不宜开坛”,但各种包装“以夹口锡器贮茶者,更燥更密,盖瓷坛状有微隙透风,不如锡者坚固也”。这里既提出了贮茶应注意的事项,又通过比较,证明锡器比瓷器更适于储茶。

  茶叶包装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民间茶包装多用自然材料,善于利用物料性能设计包装品,许多看起来“轻而易举”的包装方法和技术,却具有经济、牢固、方便携带、便于开启、防止变质的多种功能,既有茶品各自的显著特色,又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审美要求。

  在广东、广西有一种“竹壳茶”。竹壳是包装材料,按竹壳的天然纹路撕成数条,却不撕断,兜底而上,条条相叠成桶状,内装茶叶,而后分段拦腰紧束,像是一串葫芦,底部贴大红方形标签。壳香茶也香,加上标签的一点红,香色皆宜,甚是雅观。

  在闽台茶区,民谚“三分人七分装”常被用来形容茶叶包装之重要。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关茶叶包装的故事:从前,有位叫祥瑞魁的茶商预测到茶叶有旺销趋势,就与伙计前往茶区采购。途中遇到一位叫范华的人,对茶叶生意了解甚广,于是祥瑞魁邀他一起同行,欲聘其到自己门下。翌日抵达茶区,客栈早已住满各地茶商。

  范华想到买主如此多,茶价一定会暴涨。他发现茶区的艺匠正加紧编制竹箩,就向祥老板建议包购茶箩。过了些时日,各地茶商因买不到包装物,茶叶受潮变味,范华买下的茶箩竟奇货可居,赚了大钱。此后,各茶商对茶品的包装更加注重,范华所在的茶行还请人对茶包装加以设计,吸引来客,果然让生意门庭若市,茶叶畅销不疲。

  我国茶叶包装种类繁多,式样新颖,常见的有铁听、硬纸盒、真空装等等,此外还有瓷坛、锡瓶、玻璃瓶等,其上饰缀山水、人物、花鸟和诗词书法,令人赏心悦目,极富欣赏和收藏价值。

  茶叶包装的发展促进了茶叶扩销,更使茶叶成为销量最大的送礼佳品和旅游纪念品,走俏世界各地。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贡茶在清廷时期的严格制度
茶叶在中国古代专卖制度
茶事进程中的中国古代
安溪铁观音的渊源内涵
秦汉和六朝茶文化
三国两晋茶文化
宋代茶叶政治属性的探讨
茶文化与唐蕃文化初探
茶膳的起源与现状
恋上广东“叹茶”文化的外国友人
《茶经》对唐代茶文化的贡献
冻顶贵妃与东方美人
中国人深入骨髓的茶文化
《水浒传》中的“王婆茶坊”
老茶馆里的悠悠岁月
爱泡柴烧铁观音的老厦门
融化在葡萄酒里的普洱茶文化
中国传统茶艺艺术——“茶百戏”
英国人不能没有茶
藏区历史上的茶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