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前世今生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蛮书、滇南新语、普洱茶记等),唐代滇南地区的茶为「散收、无采造法,以椒姜桂何烹而饮之」,与当时唐代内地的饼茶、团茶的制法与型态不同。只将茶叶由树上采摘下来后,直接日晒而成生晒散茶,这可说是为云南最早的普洱茶。现在还有许多云南少数民族所饮用的茶品,仍以此简单古法制作,笔者品尝过后,感觉其入口清甜而香气持久。
 
  明朝时,除散茶外还出现毛尖与蕊珠茶,属于幼嫩的高级绿茶类。而贡品中的紧压团茶也有两种,二两四两的芽茶,与一斤到十斤重的女儿茶。到清朝之时为普洱茶的鼎盛时期,贵族人士饮用普洱茶蔚为风潮,普洱珍品有毛尖、芽茶、女儿茶都被作为贡品,普洱文献也达十余部。制作工序逐步出现炒青工序,及贡品八色茶等许多各式花色品种。十九世纪初期商人开始在民间收购毛茶,且将毛茶细分成铺面的嫩材与较粗老叶的里茶,蒸压成包面的团茶,此即现代紧压茶拼配模式的原貌。这种做法改变原本以采茶季节分档次、级别的概念,使普洱茶能藉以生产大宗花色产品,适应广大销售市场需要。
 
  到了二十世纪初期普洱茶不需上贡朝廷,成为一般民间商品茶,蒸制以竹箬成团裹的竹篓装大宗茶。文献指出(云南茶叶产销概况)云南普洱茶制法分初制与覆制,初制是将鲜叶经锅炒杀青、手揉、晒干而成。覆制再分毛茶筛分与蒸揉(精制)二阶段。
  云南在1938年以前一直只生产晒青茶,1945年有蒸青绿茶,1964年揉茶机出现,此时也才开始生产云南大叶种烘青绿茶。可以推断的是,从1964年开始传统晒青毛茶在充分接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与新制茶技术洗礼下,制作工艺有了另一种思维。
  传统制法因为没有经过高温的炒青及干燥,酶的活性没有完全消失,在经蒸压工序或储存过程,仍可以继续进行发酵及氧化作用,口感香气浓烈且可长存久放。不像一般经过高温炒青与干燥的绿茶,虽然香甜可口,但如果没有适当保存,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质变。传统晒青制法不仅目前许多滇南地区少数民族仍在使用,所制成的晒青毛茶口感多样化;而其制程中微生发酵的做法,也是现代普洱茶洒水渥堆工序的先驱。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金花茯茶的 前世今生

金花茯茶的 前世今生

金花茯茶的 前世今生

金花茯茶的 前世今生

金花普洱的前世今生

金花普洱的前世今生

印级茶的前世今生

印级茶的前世今生

看了又看

普洱茶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民国人眼中的普洱茶
老茶头这个名字的由来你可知道?
根据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普洱茶哪里的最好?
古人对“洗茶”怎么看?
带你了解80年代下关茶厂销法沱普洱茶历史
普洱茶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历史上的辉煌,普洱茶的进贡之路!
你知道正确的醒茶方法吗?
你知道宫廷普洱茶的来历吗?
普洱茶印级茶:红印、黄印、绿印、蓝印的含义和历史,你知道多少?
7542普洱茶的前世今生,勐海茶厂经典之作7542
古代普洱贡茶的采制及讲究
清代宫廷为何喜欢普洱贡茶?
为什么普洱圆茶称“七子饼”?
普洱贡茶简史
从历史角度了解普洱茶的发展
漫谈普洱茶的内涵历史与生活
历史上普洱茶生产交易中心的大转移
【阮殿蓉说茶】大地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