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瑞士向中国返还5件流失的文物艺术品。中国网友们纷纷喊话大英博物馆:请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
说起大英博物馆,“瓜”多得吃不完:庆贺“韩国农历新年”闹乌龙、《女史箴图》受损、文物失窃案……
最近,网络热传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里也有一只化身甜美软妹纸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原型为现代人的作品)更是火出了圈。
现代·青玉薄胎玉茶壶(俞挺 2011年作)
也正是这个著名的博物馆,收藏着2.3万件中国文物,涵盖了青铜器、陶瓷、玉器、书画、刻本、饰品等门类,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晚清,几乎是整部中国历史。其中,还有不少是孤品。这些中国文物大多从中国盗取、抢夺来的,网友戏称为“大英赃物馆”。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馆(33号展厅)
在这灿若繁星的中国流失文物中,也有茶文化的倩影芳踪。每一件,都让人心醉,心碎。
海外遗珠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茶器
北宋·汝窑青釉盏托
(河南宝丰清凉寺)
盏托直口微敛,深弧腹,托盘呈五瓣葵花形,花瓣重叠,五曲带筋,施青釉,釉面有开片,是北宋宫廷的茶具,以承托不同材质的茶碗,用作点茶饮茶之用。
南宋·建窑兔毫盏
该盏器型优雅,银毫分布错落有致,且金属光纯正。施釉厚,敞口型,修足工整,聚釉莹润,有一些清透的窑膜,为宋代建窑的罕见佳作。
宋·蔡襄《茶录》云:“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盏与剔犀盏托相配,符合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中“宜辅以宝文(兔毫盏),而亲近君子”之说。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温壶
温酒用具,亦可为茶用。通常是注壶、注碗组合成套。使用时将注壶置于注碗中,以碗中热水温之。因配套使用,二者器型设计协调一致注壶腹部刻莲纹,似含苞待放的莲花。碗体呈花瓣形,高圈足外撇。
南宋·龙泉窑茶碗
浙江龙泉青瓷,含蓄静谧,造型端庄简朴、线条流畅、色泽纯净澄澈,具宁静、简约、自然的禅意之美,茶禅一味。
宋·吉州窑木叶茶碗
具宋代斗笠碗的典型特征,敞口,斜弧壁,矮圈足。碗体满施黑釉,釉色近乎纯黑。装饰仅是碗内壁上贴的一枚树叶,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叶态自然,黑底黄花,简约朴素,色彩对比强烈,意趣生动。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这只鸡缸杯,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2014年苏富比拍卖,曾以2.8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大英博物馆戴维德基金会里也藏有一件。
明·五彩岁寒三友纹竹形壶
造形似竹节,把手、流以及盖纽也似竹子,以明代五彩风格绘中国的岁寒三友主题,象征着逆境中的坚韧不拔。
清康熙·五彩八仙人物桃形倒流壶
不仅颜值高,还有“黑科技”。倒装壶无盖,表面上看,只有壶嘴与外界相连通,翻过来可见底部有一小孔。使用时,水从底部小孔注入壶内,不会从流口漏出。水满后,将壶放正,滴水不漏。
清雍正·斗彩岁寒三友茶壶
以斗彩技法呈现,先在釉下用青花勾勒纹样的轮廓,再在釉上青花线轮廓中填染花,以茄紫和褐彩。梅花则以极细致的红彩点染突显。
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
清康熙官窑瓷器中的名品。12只杯子为一套,一杯一花,腹壁一面绘画,另一面题诗,诗句出自唐诗。每只杯上绘一种应时花卉,指代史上著名女性,并题上相应的诗句,称“十二月花神杯”。
清·锡制茶盒、瓷茶罐
外部锡盒呈樱花型,内有五个扇形的粉彩瓷罐,中间粉彩瓷罐为樱花型,山水图案。茶罐盖上有金字,标有茶名。中间罐内为Congou(工夫红茶),3个扇形罐装Bohea(武夷茶),Souchong(小种茶)和Pekoe(白毫),2个装Hyson(熙春)和Singlo(松萝)。
清·银质茶具(1905年,上海)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开放“五口通商”。作为“五口”之一的上海,茶具设计风格上体现了中西合璧。
茶与鸦片
中国与英国的相遇
这些茶具,只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万多件中国文物的“冰山一角”。而中英的相遇,亦从茶开始的。
早在17世纪初,中国茶伴随着“海上马车夫”荷兰商船漂洋过海,进入欧洲,来到英国。他们对中国茶最初的印象是——具神奇药效的中国饮料。
英国报纸上的中国茶广告
当中国茶来到英国宫廷时,无不令王公贵族们沉醉,下午茶之风也劲吹英伦三岛。
维多利亚时代早期(1840—1845年)茶具(大英博物馆 藏)
诗人墨客们更是用饱蘸感情的笔墨,热情讴歌茶叶——
“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地有害……”(拜伦《唐璜》)
“茶是可人儿,万灵丹……”(威廉•尤特尔•克莱斯顿)
不论何时何地,英国人都热衷于喝下午茶,就连战火纷飞的岁月,都不忘喝茶。
油画中的下午茶
为了买茶,英国不得不支付大量从美洲掠夺来白银,而中国对西方的“洋玩意”兴趣索然。为打破中国茶的垄断、弥补巨大贸易逆差,英国成功地向中国输入了来自殖民地印度的鸦片。自此,才渐渐扭转了中英贸易格局,中国的命运也为之丕变。
茶与鸦片,中国与英国,腐朽与进步,封闭与开放,彼此对抗。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英国的船坚炮轰开了国门。
除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外,大量文物也被以盗取、掠夺、倒卖等方式流失到英国。大英博物馆里许多中国文物便来源于此。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英方原件
今年6月,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新展“晚清百态”(China’s hidden century)就很立体地呈现了19世纪中国的政治、社会风貌及众生相。
“带我回家”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但凡到过大英博物馆观展的国人,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笑着走出来的。
因为,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文物,让人惊艳,更让人心碎。它的背后,是一段心酸屈辱的历史。
不不止于此,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国宝流失海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47家博物馆藏有来自中国的各类文物达164万件,民间收藏数量更是其10倍之多。
正如《逃出大英博物馆》里小玉壶姑娘所说的:“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好久,我迷路了,我不知道怎么样找到回家的路……”文物若能言,必是归心似箭!
落叶归根,是中国人深植于血脉的故土情结,文物亦然。“国宝回家”,越来越大的呼声里,是国人对流失海外文物的深深牵挂。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