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又聚焦宜兴,向世界探秘紫砂矿料和制作背后的故事

央视又聚焦宜兴,向世界探秘紫砂矿料和制作背后的故事

10阅读 2018-09-18 07:29 茶具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的,这种成型工艺与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都不相同;而滨海相沉积的地质环境,造就了丁蜀镇黄龙山独特的沉积岩性,不仅使紫砂矿料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魅力,也使得紫砂壶魅力多次被央视报道。

宜兴紫砂壶再次走进央视《探索发现》栏目!范泽锋、李洪元、华健吴奇敏夫妇将给大家诉说紫砂故事,展现紫砂魅力!

《紫砂之路》上集简介  播出时间:9月19日 21:53

宜兴,坐落于太湖西畔,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使它收获了“陶都”的美誉,而让宜兴闻名于世的当属宜兴紫砂。

滨海相沉积的地质环境,造就了丁蜀镇黄龙山独特的沉积岩性,也使紫砂矿料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魅力。李洪元,是资深紫砂矿料收藏研究学者,对矿料的收藏与研究情有独钟,走近他,就像打开了一座黄龙山矿料博物馆。 

范泽锋画草稿 

几十年来,李洪元坚持对几百种矿做试温烧结、碾磨试片、制壶出样,通过分类编码、整理图文,对黄龙山整个蕴藏的三大色系、十个大类,近三百余种品种不同、泥质泥性不同烧结后所带来的砂色变化有了详细了解,形成了一整套对黄龙山矿料研究的理论依据。

李洪元挑拣矿料 

紫砂壶烧制 

紫砂艺人范泽锋,耳濡目染于世代制陶家族,让他从小就对紫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晚睡早起,刻骨钻研,年少的范泽锋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枯燥而漫长的制壶之路上坚持了下来。

范泽锋制壶 

等分壶体  

范泽锋检查壶的形状 

做壶盖 

经过时间淬炼,通过不断挑战,范泽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他制作的紫砂壶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个性。对范泽锋来说,紫砂壶已不再单纯是喝茶的工具,而是自己的精神与情感寄托,是自己终生追求的艺术与美的载体。

壶钮制作 

“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莫过于阳羡”。千百年来,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凭借无尽的想象力和灵巧的双手,为大自然馈赠这方百姓的泥土注入了灵性,方寸之间,不仅是个人审美的体现,更是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流传于后世。

篦身筒

17——18世纪,紫砂壶传到欧洲,风靡于宫廷。当时的人们不清楚这种“红色瓷器”的材质,只知道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YIXING”。“YIXING”这个名字本是地名,是有着“陶都”美誉的中国江苏宜兴,而它也是紫砂壶诞生之地。

华健的壶 

华健,宜兴本地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制作方器。他的夫人吴奇敏,则以制作圆器为主。在宜兴家家制坯、户户捶泥的氛围中,家族作业很常见,而华健和吴奇敏夫妇就是其中的代表。 

第一次合作“龙凤呈祥”壶 

吴奇敏做壶 

华健做壶 

华健做壶 

华健性格沉稳温和,作品多以方器为主。所制作品古朴稳重大方,形神俱佳,线条刚柔相济,不加无谓雕琢,口盖挺括紧密。其作品壶嘴、壶把、壶钮都显得相对较瘦,衬托出壶身的大气。

吴奇敏与华健不同,她喜制圆器。所制作品造型古朴端庄,线条流畅饱满,有珠圆玉润之感。

华健吴奇敏夫妇 

两人讨论设计图 

尽管相识多年,华健与吴奇敏却只合作过一次。2012年龙年,两人制作了一把名为“龙凤呈祥”的壶。尽管准备充分,但还是存在些许遗憾,这事让他们心里一直牵挂。今年,两人决定再次合作,重新制作这把“龙凤呈祥”壶。两人的再度合作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切泥片 

用来制作壶把的泥条 

紫砂壶承载了紫砂艺人太多的期许,紫砂艺人也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对自己的期待融入了壶中。不管外界如何浮躁,对于华健和吴奇敏来说,专心做壶,做好壶,一直是他们的目标,也是他们的坚守。

走出国门的奇特紫砂壶

邂逅紫砂是一场美丽的艳事

遇见紫砂是一场浪漫的缘分

 

上一页:从5大方面,正确了解安化黑茶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芳村资金枯竭之时 市场变天之日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