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为什么多生“南”而不生“北”?(上)

茶树为什么多生“南”而不生“北”?(上)

49阅读 2020-12-23 02:21 产地

茶树起源于中生代早期,双子叶植物的繁盛时期是在中生代的中期;山茶科植物化石的发现,是在中生代末期白垩纪底层中。在山茶科礼,山茶属比较原始的一个种群,它出现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时代的早期。茶树在山茶属中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茶树起源至今已经有6000年至7000万年的历史。

《茶经——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一、 由于第三纪中期的地质变迁,和随之而来的气候变化,产生了茶树同源分居现象;让其随着各自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在漫长的岁月中,茶树大致沿着三个方向向外传播。

一、茶树沿着云贵高原的横断山脉,沿澜沧江、怒江等水系向西南方向,(即向着低纬度、高湿度的方向)演变,使茶树逐渐适应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

二、茶树沿着云贵高原的南北盘江及元江等水系向东及东南方向(即向着受东南季风影响,且又干湿分明的气候带方向)演变。

三、茶树沿着云贵高原的金沙江、长江等水系向东北大斜坡方向(即向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干燥度增加的方向)演变。

1、茶的自然属性: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寒:地上部分被冻死,乔木——灌木型

干旱:叶子变小绒毛增多叶尖变钝,叶表皮、叶肉均变厚。

高温:降水极充沛,叶大,表皮薄,叶尖急尖

大风:茶树高度降低,分枝较稀

2、茶树的种质资源:

指携带并可传递一切种质的茶树植物,包括野生茶树、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引进品种。

野生品种:在自然条件下,经过自然繁育而生存下来的类群,无人工选育的痕迹。

地方品种: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经过自然繁育或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对当地条件广泛适应的、并适制某种茶类的群体。

选育品种:1950年后,应用育种手段(如杂交、人工诱变等)和育种程度选育出的新品种,优点突出。

3、茶树的形态特征:

A、茶树树干:乔木型、半乔木型、灌木型

B、叶片大小:大、中、小叶种

C、根系:直根系、须根系

A、树型

乔木型茶树:树形高大,主干明显,在云南等地原始森林中生长的野生大茶树,都是乔木型茶树。

半乔木茶树:是介于乔木型和灌木型之间的中间茶树。树形一般没有乔木型那么高大,但有明显的主干,分支较低,这类茶树在广东、福建一带。

灌木型茶树:乔木型茶树再向北传播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受气温低、干燥的影响,树型逐渐变得矮小起来,逐渐就演化成了灌木型茶树。在我国长江流域广泛分布的茶树绝大部分是灌木型茶树。树型矮小,没有明显主干,分支低叶较多,尤其是在修建采摘的情况下容易形成馒头型的树冠。

按照植物学概念,植物的树型分有乔木、小乔木和灌木 3 种基本类型。在茶树中,乔木和小乔木的界限常不明显,古老的小乔木茶树往往呈乔木型树态。

在云南对生长在南亚热带雨林中的野生大茶树作过茎剖面观察,发现这些树高10余米、 主干粗大 ( 直径40 ~70厘米)和分枝部位离地有 1 米左右的茶树, 主干剖面很少有单圈的年轮,同一个茎剖面往往由 2 ~ 3 个以上分枝茎连合在一起,呈“多个年轮连生”现象,可见, 这类茶树实非真正的乔木,而是“拟乔木”,实质是属于小乔木树态。

下图的大树和矮茶树为同一时间培育种植的同一品种,矮的茶树是定期修剪,所以可以通过人工手段控制茶树的生产态势。

小乔木茶树

野生大茶树尚旦如此,栽培杂交茶树更不会有乔木型树态存在。通常栽培茶树只有小乔木和灌木两种树型,小乔木是代表南方生态型(狭义的南方),灌木则代表北方的生态型(包括江浙皖两湖四川)。

灌木茶树

所以中国的大部分的茶树,99%吧,应该都是小乔木和灌木,大乔木极少

B:叶片大小

茶树叶片大小虽由遗传基因控制,但也随地理、气候和栽培条件不同而起变化,所以它也是一种生态型特征。

国外不少文献把中国茶树分为大叶( 品 )种 f •macrophylla 和小叶( 品)种 f• parvifolia 两类 。日本的田边贡曾根据叶面积(长×宽×0. 7 )作过分类,即叶面积在10cm² 以下为小叶品种,10~20cm² 为中叶种, 20~30cm² 为大叶品种。

这种分类,实践发现也有问题,因为茶树叶片大小相邻类型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界限。如龙井群体品种, 叶长变化在 4 ~ 9 cm 之间,而其中仅有 1 ~ 2% 的茶树,叶长为 4 ~ 5cm,即所谓“瓜子种”类型。

云南大叶种叶长一般在10~20cm 之间,即在同一群体品种中有特大、大和中叶三种类型存在,有专家在云南硝丽县等地林荫下还曾采集到几片很大的叶子,最长达32cm,比特大叶的标准还大 1 倍以上。

又如祁门种和鸠坑种, 在低丘地区栽培,叶片仅长 7 ~10cm,而在原产地的高山区,叶长多在10~12cm, 最长的叶片长达20~23cm的。

黄毛茶田

由此可见,单以叶片大小分类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茶树品种分类等级中,不宜将叶片大小类型分得过细,还是按照生产上的习惯称呼分成大叶茶和中小叶茶两类较为适宜。通常大叶茶是代表茶树的南方生态型,中小叶茶则代表北方生态型。

C:发芽早晚期

各种茶树品种其春茶发芽期的遗传特性都较稳定,虽然各年也随气候不同而变化,但发芽的早、晚 性不改变。

因为不同品种的发芽期系由各自所需的有效积温值所决定的,按发芽期一般可划分为特早芽型,早芽型和中芽型及迟芽型四种类型,每个等级的发芽天数大致相差 4 ~ 5 夭。

比如说为什么群体种茶树种植的人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发芽比早芽型慢了10-20天,经济效益不够好,虽然茶叶品质超级好。

二、影响成品茶的十大因素

1、地理环境 2、品种 3、树龄4、施肥情况5、季节

6、采收部位 7、气候8、时辰 9、制作技术 10、储存

来源:泽青茶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勐海茶协联合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深入古茶山生态茶园调研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