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为什么要做发酵茶?(之二)

云南人为什么要做发酵茶?(之二)

7阅读 2018-12-15 01:26 常识

云南人何时做发酵茶,历史没有记载,只是有一些痕迹可寻。


比如乾隆说,唯有普洱号刚尖,这很显然,说的是生茶类猛烈的茶品,而不是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里记载的普洱茶性温味香,性温,则肯定是指发酵类茶品了。


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的记载很有意思,一是性温味香,一是性刻,这很显然描述的是两个茶类,一发酵,一未发酵。


果然,其在后录入两种茶膏,一则黑,一则绿。这也与今人之实践相符合,熟茶膏即为嘿,生茶膏即为绿。


茶膏黑,这可以说明当时的普洱茶已经有了潮水工艺。


至于是和1949年之前的筑茶的不规则发酵类似呢,还是借鉴了黑茶的发酵工艺呢,不得而知。


只不过,可以推测的是,当时的汉人从明初即大量移民云南,既然带来了汉民族先进的揉捻工艺,锅炒技术,有没有可能把黑茶工艺也带入呢?


要知道,明代之前的云南茶叶技术水平非常落后,尚处于采、造皆不得法之阶段。做茶的方式基本都是原始的鲜叶采摘,晒干即可,这更接近于白茶工艺。


也许在今天看来,锅炒杀青,揉捻鲜叶成条,都是非常简单的工艺,但是在1949年还有很多民族属于原始社会阶段时,即可理解明代之前边疆的茶叶技术水平之落后。


云南茶叶这种技术的革命,是明初之后得到大面积改善的。





编者注:吴疆,作家,茶文化学者。写作《普洱茶营销》、《普洱茶营销--七子饼鉴茶实录》、《吴疆说普洱》。

上一页:为什么要收藏白茶?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