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玄乎”滤镜,从茶道四大流派带你了解茶道

破除“玄乎”滤镜,从茶道四大流派带你了解茶道

5阅读 2023-10-19 01:20 文化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封氏闻见记》

茶为国饮,蔚然千年。伴随着茶文化的兴盛,茶文化的核心“茶道”也经历了兴起、发展、成熟、繁荣等阶段,关于“茶道”的定义自古以来讨论颇多。

在《茶经》中,陆羽曾说:“茶以清为本,烹之以文,斟之以礼。”茶是清静、文化与礼仪的结合。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茶道一方面指具体的品饮之道,另一方面,则是指以茶载道,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传递饮茶者一种清新、优美、充满敬意和谦虚的生活态度和精神。

茶道文化中融合了许多精神文化要素,如禅宗思想、和谐精神、崇高感、内向性、清洁观、修身观等。“茶道”之“道”非道家之“道”,而是集儒释道三教之真谛,儒主“正”,道主“清”,佛主“和”,结合茶主“雅”,共同构成了中国茶道的重要内涵。

茶,包容万物,基于茶“雅俗共赏”的性质,茶道形成了四大流派。本文将从四大流派入手对茶道进行介绍,让茶友们对茶道有一定的了解,并在之后的品茶体验中感悟、发觉自己的茶道。

#1贵族茶道

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体现封建文化的等级观念,由贡茶衍化而成,意在夸示富贵。

行贵族茶道的茶人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贵族茶道走出宫门后仍在上层社会流传,其富贵气主要体现在程序上,要求“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

贡茶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还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基于贡茶衍化而成的贵族茶道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得以成为重要流派流传下来。

#2雅士茶道

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创立者是古代的“士”,他们制茶、煮茶、品茶、咏茶、写茶,培养起精细感觉,得茶之神韵,他们将茶事雅化,饮茶不为止渴,而升华为艺术欣赏。

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尤其是唐朝时期,文人雅士们皆嗜茶,他们通晓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茶艺,又著之以文传播茶艺。

文人雅士们将茶与文化、修养、教化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雅士茶道,雅主要体现在品茗之趣、茶助诗兴、以茶会友、雅化茶事这四个方面。

#3禅宗茶道

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僧人饮茶利于丛林修持,其由来已久。僧人对中国茶叶的生产和传播,对茶学的创立,对茶道的形成和发展立下了不世之功劳。

茶道自诞生以来就自带三分禅意,唐代著名诗僧皎然是中华茶道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三饮便得道”为禅宗和茶道之间架起了第一座桥梁。

此外,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茶道与禅宗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禅茶一味美学,“吃茶去”公案也阐述了禅宗茶道之味。如今大放异彩的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基本上也归属禅宗茶道。

#4世俗茶道

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即口腹之欲,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熏得人间烟火气,俗人品茗以享乐人生为宗旨。

茶进入不同的饮用场景,便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茶馆还是家庭,精品名茶还是大碗茶、袋泡茶,茶在世俗中可以化作任何形态出现在任何场合,满足口腹之欲,给人以品茗的愉悦。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梧州六堡茶是黑茶中的精品——专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