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原来,140多年前芳村就是茶市

【茶史】原来,140多年前芳村就是茶市

10阅读 2019-01-07 02:11 文化

广东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氛围浓厚。广东在世界茶产业的历史地位重要,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各地茶叶经过广州销往世界各地;如今广东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省和流通大省,茶叶贸易最重要的市场,广州芳村是影响世界的茶叶“华尔街”,这里的茶叶近销国内各地,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世界其他国家,每年总交易额达到数十亿。

其实,芳村作为著名的茶市,由来已久。早在140多年前,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就参观过芳村的茶叶商行和制茶作坊,并留下了生动的文字和珍贵的照片,收录于《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一书中。

在江右岸的花地河下游,建立了不少茶叶商行和制茶作坊,对于那些对茶商和制茶过程多少感兴趣的读者,我现在愿意向他们作些介绍。

制茶

离开小河边,沿着被拥挤不堪的一排排小船塞满的狭长河道,我们登上石码头,来到一个庭院前,一些茶工正在院子里称量茶叶。我们走进一幢三层高的砖楼,一位这里的外国客户将我们介绍给这儿的老板唐庆清(译音),他指示一位雇员带我们参观。我们先被带进一座大仓库,里面堆放着上千箱新茶,随时等候商人们来检验。茶叶的检验过程非常简单,外国品茶师来后,先分堆选取若干箱做上标记,搬出来称重,并仔细察看,作为整堆茶叶的样本。如果挑选出来的样本经检查合格满意的话,那么,全部货物就无需进一步检验而装上船……

出口茶叶称重

参观了仓库之后,我们又来到另一座厂房,看到了中国珠茶的制作方法。首先在阳光下把新鲜的红茶叶晒个半干,然后放在手掌上,或是在平盘里搓卷;还有的放在麻袋里用脚踩,使茶叶卷起来;再摊放在铁盘上用火烤,待茶叶烤得枯黄以后,摊在竹盘上,将茶梗、坏茎等劣物挑拣出来。

广州的拣茶工

在这座大石屋里,我们看到了茶叶生产的每一道工序。生产珠茶所必需的劳动有着新奇和有趣的过程。我们惊奇地看见一组身强力壮的工人,每人只穿一条棉布短裤,四肢裸露可能是为了活动灵便。你刚看到他们的时候,简直想不出他们在干什么。是在工作?还是在玩?他们在房梁边或靠墙,抱着手臂,脚不停地在地板上来回滚动着一些直径有一英尺大小的(即像普通足球一样大小)的茶叶包。领我们参观的人证实他们是在工作,而且是很累的工作。工人们脚下装满茶叶的小包经过不断地滚动,最后成了球状。当茶叶卷得越来越紧时,需要把包松开,在袋口上把茶搓成螺旋形小卷,然后又重新滚动茶包。就这样不断重复地绞搓和滚动,直至茶叶完全变成一个个小珠。最后工人们把茶按质量分为不同等级,再烘干之后,加入香味和花球,就成了珠茶。

踩制香片和珠茶

为了看看外国品茶师是如何运用他们独特的科学方法工作的,我不得不渡河来到沙面(Shameen)一个美丽的绿色小岛……当我走进院子,迎面是一栋楼房,寓所在楼上,楼下是买办的房间和办公室;办公室隔壁是茶叶鉴定室,室内沿墙壁立着一排排整洁的架子,架子上摆满了不同尺寸的小圆锡盒,每一只上都贴有中、英文书写的标号和日期。这些盒子里装的是各种新茶和陈茶的样品,用来做口感、味道及形状等的比较,从而确定哪种可以销售。房子中央是一张长桌,上面摆着精细的白瓷盖碗专供品茶之用。通常把样品茶放入碗里,用适度的热水冲开,并用计时沙漏计算茶叶泡开的时间;这些完成之后,就可开始品尝。这是鉴定上品的最有效方法。

广州的一间品茶室

这间屋子的窗户朝北开,并有屏风挡住,使得只有少量光线照射进来,直照在样品茶桌子下方。桌板上的茶叶样品分摊在方形木盘上,在如前描绘的那种光线下仔细查看茶叶的颜色、制作、外观和香味。所有这些鉴定工作都是由受过专门训练以适于这种神秘艺术的人员进行的。这些专家所掌握的茶叶方面的知识具有极为重要的商业意义,因为经鉴定挑选的茶作物在国内市场上能够带来多少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专家本人的判断力。因此你可以看到,商人们为了预期利润,不仅在选择出口茶叶时严格把关,而且在装船前的最后一刻,也不能忘记采取有效措施,谨防欺诈行为造成的质量或重量上的缺陷。

(下图请翻转屏幕90°浏览)

1869年的美国旗昌洋行大楼。这白色围墙内的区域,也是168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准在广州修建的商馆所在地。

广州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口岸,这里曾云集了各国的商馆和洋行,而茶、丝绸和陶瓷也一直都是出口的大宗商品。

(编辑:晓林)

上一页:隔夜茶居然这么牛?你还不知道吗?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