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宠幸的滋味,蒙顶山茶深有体会(中)

被皇帝宠幸的滋味,蒙顶山茶深有体会(中)

5阅读 2019-02-24 01:53 文化

蒙顶山茶自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开始作为贡茶。

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长达1169年,被誉为“五朝贡茗”,是中国历史上贡茶时间最长的历史名茶,深受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追捧。

蒙顶山茶受到历代皇家的重视,不仅仅因它的高品质,更因为其在政治、文化方面举足轻重的地位。

.....

书接上文,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四川首先实行“榷茶易马”制度。

从此开启了蒙顶山茶、雅安藏茶,成为历代中央王朝与吐蕃等少数民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茶的历史篇章。


而后来历代皇帝又是如何宠幸“蒙顶山茶”的呢,请看今日推文。


宋 徽 宗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12月,宋徽宗重申宋神宗原诏:“用名山茶易番马”并“定为永法”


崇宁二年 (1103年),熙河地区“所管茶数共约四万余驮,数内名山茶约一半以上,依条专用博马,不许出卖”(《宋会要·职官》)。


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又诏:“熙、河、兰、湟路,以名山茶易马,恪遵神考之训,不得他用”。



由于宋王朝重视,官认督“榷”,徽宗正和三年(1113年),名山茶产量多达“四万二千一百六十五驮”, 即年产量达到四百多万斤,基本满足了藏族的需要。


宋徽宗执政期间,蒙顶山茶出现了两大历史名茶。


宣和二年 (1120年),蒙顶山创制万春银叶,年贡皇室40片(一片即一饼);


1122年(宣和四年),又创制玉叶长春,年贡皇室100片。


当时,蒙顶石花、露芽、谷芽、圣杨花、吉祥蕊、不压膏、石苍芽膏等名茶,均位居全国前八名


蒙顶山石花


宋 孝 宗


淳熙十三年(1186年),因“京师旱”,植茶祖师吴理真“显灵”降雨救灾,宋孝宗敕其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


淳熙戌申(1188年),宋孝宗又敕赐其“甘露普慧妙济菩萨”封号,俗称“甘露大师”。


上清峰所产的七株“仙茶”,被列为正贡茶,并修建石栏围护,赐名“皇茶园”。


如今蒙顶山皇茶园遗址



明 太 祖


明太祖这位出身贫贱的开国明君,从体恤人民、减轻贡役出发,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9月16日下诏:


“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沈德符《野获篇补遗》)。


从而废除团茶,改制叶茶为贡。


明太祖罢团茶,改进茶芽之诏令,在中国茶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不仅减轻了广大茶农为造团茶所付出的繁重劳役之苦,而且使饮茶方式、茶器茶具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蒙饼制茶发生变化,饼茶改为散茶(芽茶),制茶工艺革命,进入炒青阶段,产品大体依名仿制。


蒙顶贡茶因此改制芽茶进贡。


蒙饼制艺,开始改为炒青,重色、香、味、形,所制黄芽石花、芽白、雀舌等名茶驰誉全国,与现代名茶已经非常接近


蒙顶山黄芽


明代,蒙顶山茶在“以茶治边”政策的促进下,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洪武初年下诏:“长河西(今康定)等蕃商以马入雅州易茶”。

 

《明史·茶法》记载:洪武四年(1371年)下诏“天全六蕃司,专令蒸乌青(茶)易马”,天全碉门成了对藏区销售边茶的口岸,西路茶马古道得以开通。


至此,以雅州(如今雅安市)为起点的茶马古道已具规模。

 

洪武五年(1372年),设永宁、雅州茶局。


洪武十九年 (1386年)“罢永宁茶马司”,设雅州、碉门茶马司。

 

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又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

 

洪武三十四年 (1397年),明太祖谕蜀王椿:“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明太祖实录》卷251)。


位于如今雅安市茶马大道边的茶马古道雕塑群

上一页:白茶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白毫银针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白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