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入学接待会上,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茶。看到穿着汉服的小姐姐在泡茶,一套连贯的动作优雅而美丽,外面人声鼎沸,而她却一脸享受、岁月静好的样子。
一念之下,我开始学茶,每日敬拜茶圣陆羽,学习坐姿、衣着、妆容及泡茶的手法,乐而不疲。
随后,我开始参加茶话会,想学以致用,但我只知道表演这套形式化的动作,却不知道如何泡出一杯好茶,也不知道什么茶好,偶有人问起哪些茶好喝,我更不知如何说明。
茶于我像一杯有颜色、有味道的水,有些人却能说出茶的汤质,香气,滋味和特色……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在泡茶喝茶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茶叶发生了什么,究竟我错失了什么?
2
学院派与江湖派
为了解决学茶出现的疑惑,我向学校里的老师请教,结果是被告知各类茶的保健功效。
后来,我跟着游学团去茶山,跑了五六个山头,和不同的人喝茶,看不同大小的树,一堆人围着猜树龄,摘下叶片对比形状。
茶山上的人不断的告诉我他们的茶叶有多么好,却没有人告诉我如何才能喝出它的好,“茶无绝品,适口为珍”是他们最常用的回答。
我开始关注茶的汤色和香气——那些我最容易感知的东西——然而对于茶是怎样好喝的问题,我依然迷糊。
课堂上,李扬老师讲茶学中的江湖派与学院派,以佛学的“判教”为引例:佛陀向世人说道,分人间善法、小乘、大乘三种,佛陀会依据每个人不同的根性来“判教”(判断应该用哪种佛法)。
李扬老师的意思是,茶学的知识体系,并非有绝对通用的,而是要依每个人的状况来判别。
这时我突然明白,原来天天教学的老师告诉我的是学院派的说法,喝过一万种茶的茶山人告诉我的是江湖派的说法,二者所言皆无对错,只是没有解决我对于茶怎样才是好喝的问题。
3
茶,原来可以这样喝
李扬老师的茶叶品鉴课让我找到另一种喝茶的途径:先用身体去感受茶的回甘、生津、体感,再调动感官品味茶的风格。
以前喝茶总是一咕嘟就下喉,忽略了那些躲在表面香气下的茶汤,需要细细感知才能品味,比如生津、回甘和体感。
在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语境下,回甘和生津也恰恰是普洱茶活性好的表现。
几个小时的课后,我知道茶汤中含有大量的糖苷类物质,茶汤入口,这些物质就附在了口腔上,水解产生了葡萄糖和没食子酸,这时候砸吧一下嘴,回甘生津便很明显;吸一口气,清凉感袭来。
以前觉得砸吧嘴、吸气这些动作在喝茶时是不雅的表现,当时太过注重形式美,反而忘了茶的本质。彼时彼刻,这种对茶汤本质的体验,真是难得。茶,原来可以这样喝。
4
学茶思维
三年前我因形式上的东西喜欢茶却不会喝茶,三年后我了解普洱茶的审美后才真正晓得了该怎么喝茶。
我想现在我大概明白了李扬老师的那句话:
不要迷恋表面的顺畅,不要纠结于现象,要有追问底层逻辑的能力。
学茶路漫漫,我还需继续探索,去感知茶叶本身所携带的活性物质,品鉴普洱茶身上所独具的美好。
作者丨杨婉嫦
来源:茶叶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