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为啥那么火?

大红袍为啥那么火?

10阅读 2019-04-01 08:17 文化


大红袍为什么那么火?相信很多茶友都有这样的疑问,感觉哪哪都在喝,并且还很贵,贵就算了,似乎没那么好喝,有时是装着叫好,甚至有刷锅水的味道。

你可以说大红袍的香气迷人,揭开盖碗的那一刹那,就像拧开迪奥的香水瓶,但是优秀的绿茶也很香呀,龙井有豆沙香、猴魁有兰花香,都不会输给大红袍。

你可以说大红袍的汤感醇厚,可以泡十几泡,但投茶量也很多呀,一次投8克,相当于3泡绿茶的量,换算成每克的茶汤厚度,其耐泡度不会比绿茶高很多。

你可以说大红袍的体感明显,可以感觉身体发热、生津回甘,这些特征在好的绿茶身上都有哦,且身体发热与其焙火度有关。有些朋友喝到不好的大红袍,焙火的气味超过茶香本身,让人有种刷锅水的错觉,会上火,会嗓子发干,小X茶的大红袍更是极其糟糕,难以入口。

那么大红袍为什么那么火呢?一抹红色如星星之火燎原全国呢?

从茶叶本身好坏来看,显然是无法说服我的,这次武夷山之行,我试图从别的角度找到一把打开疑问的钥匙。

这三天,除了在茶博会淘了个70年代的日本琉璃杯,几乎没怎么逛茶馆,主要是去风景区转转,在九曲溪漂流,看“印象大红袍”演出,行走在三姑街区的小路上,被细雨淋湿,被泥泞打滑,左手一只熏鹅,右手一碗紫溪粉的吃吃喝喝。

第一幕 旅店老板

三姑美食街隔壁是水果店

那里面的酸奶水果沙拉很正点

旁边有家度假民宿旅店

有房十几间

木头质感

中式装修

老板三十多岁笑容满面

告诉我们旅游别乱买茶叶

还有他们家的岩茶很香甜

有水感绵柔的老枞水仙

焙火一次

两次

三次

才能做出来给客人品个新鲜

虽然有些火味没有褪

但是山场云雾缭绕好似神仙

还叮嘱我们去看印象大红袍先

因为这使我们对武夷山的印象

最明显


第二幕 出租司机

景区最险是虎啸岩

还有母树大红袍水帘洞武夷宫殿

出来饥肠辘辘

出租司机却跟我讲价钱

我让打表嫌他肤浅

后来发现他只多收一块钱

回去快到酒店的路边

和他聊闲天

他说家有茶厂

厂房好几间

他说农家岩茶不打农药

价低还很安全

他说还有牛栏坑肉桂

带回去一定很值钱

但是我们饿的什么也听不见

他给几泡岩茶回去品鉴

江湖再见


第三幕 老年船家

九曲溪的漂流

堪当武夷景色一流

有朱熹的故事传流

有元代王爷对石乳的诉求

还有明朝大臣石刻不出头的“幼”

玉女峰其实是三个石头

一个回眸

有棵树枝丫张开像在踢球

大家都没猜出

其实和“茶”字雷同

船家机灵抖擞

是个搞笑老头

三句不离对武夷山的骄傲昂首

即使激湍清流

依旧撑一支长蒿寻梦

开向茶道码头


第四幕 书院茶叙

回家以后

在书院抚琴等候

三杯岩茶下肚

一曲《良宵引》后

院长分享感受

武夷山的政府非常忠厚

3天茶博会

竟有1千万往里投

而武夷山茶产业的收入

只有6千万加点零头

可见政府对茶叶不遗余力的出手

不靠茶叶赚取报酬

而靠随之带来的旅游

人民币依然装满兜

十几年前的时候

大红袍茶鲜有人问候

政府倒贴办茶博会不久

帮茶商消除滞销之忧

还请当红的张艺谋

花几千万制作“印象大红袍”演出大SHOW

经过几年的运轴

茶叶再也不用担忧

茶农富的流油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畅想

他们独占鳌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成为大红袍诗篇里的

深情朗诵

滴滴司机、卖包子的小哥、政府官员、企业家,我们在武夷山见到的每一张面孔,他们都与茶有关,都为茶代言,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的事情,都想努力把茶产业做好,兢兢业业、孜孜不倦,深夜3点茶厂里依然焙火不绝,早晨7点他们又满是笑脸。

一个茶叶品牌的成功,绝非靠着单一的营销炒作、政府支持、地理优势等因素,而是那里生活着,勤劳而有梦想的人民。

大红袍书写着中国茶叶的传奇,像九曲溪蜿蜒的水,像石壁上险峻的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一页:史上最全辨茶知识!看完别说你还不懂茶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