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在西班牙巴萨罗那一家街边的咖啡馆等朋友,本想点一杯便宜的黑咖啡消磨时间,但却在“茶”的那一栏,发现了云南滇红茶,售价2.8欧一壶(人民币22元左右,这家店意式浓缩的价格是1.5欧,美式的价格是2.5欧)。相比咖啡,云南红茶的价格略贵,但此刻已经不是计较价格的时候了,连忙点了一壶云南滇红茶尝尝。
服务员端上茶来,用一个蓝绿色的小茶壶配了一个深蓝色的小瓷杯。我揭开盖子,看到茶壶里泡的是完整的叶片,应该是滇红工夫茶。泡了两分钟之后倒入小茶杯里品尝,虽然滋味不如在云南喝到的香高味浓,但依然喝得到大叶种红茶特有的香气和韵味,此刻已经十分满足。对于一个喝茶人而言,在陌生的地方遇到熟悉的茶,是一种惊喜。茶叶和人的流动,是滋味的流动,也是文化和记忆的流动。
从17世纪的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始,中国红茶就踏上了它的环球之旅。荷兰人把茶叶带到欧洲,英国人把喝茶的传统发扬光大,一杯杯红茶,随着日不落帝国的征途,红动四方。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早已衰退,红茶却依然香飘四方。400多年来,红茶一直都是世界茶叶贸易的主角,是世界范围内饮用人数最多茶品。从东方到西方,红茶也是当之无愧的最具包容性和最受欢迎的茶品。
云南红茶与世界的第一次相遇是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云南红茶经由马帮、汽车、轮船一路奔波,从澜沧江边抵达泰晤士河畔,由此开启了云南红茶的全球化时代。从1939年开始,云南红茶便为了成为世界红茶贸易的重要一环。
云南红茶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如今的云南红茶又面临着怎样的机会和挑战呢?
战乱时代,为出口换汇而生
云南红茶的华丽登场,就是为了出口换汇率。战乱年代,安徽、福建等中国红茶的主要产区无法正常生产,国家需要寻找新的产区来进行红茶出口,为国内带来充足的外汇。滇红工夫茶于1938年在顺宁试制成功,从1939年凤庆茶厂开始批量生产,供出口换汇。
凤庆地处云南西南部 ,境内山地多、平地少,多民族聚居,基础设施也相对薄弱。2019年,从云南昆明到凤庆,驱车要10余个小时。乘飞机也要先飞抵临沧机场,再从机场转乘3个小时的汽车才能抵达。在交通不便的抗战年代,一杯产自云南的工夫红茶,要抵达伦敦,路程遥远。
1939年至1940年间,制作好的工夫红茶要先用骡马运输,送到下关后,再由汽车转运昆明,转调广州口岸、由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设在香港的富华公司销售于伦敦国际茶市。后是由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设在缅甸仰光的振华公司和启南公司两个办事机构,将凤庆红茶产品经云南省茶叶公司指定的运输线路,或由顺宁经昆明装火车至海防,或由顺宁以骡马运输,取道西南通道,或绕道保山,转腊戌装火车至仰光。销往印度、缅甸、泰国,或通过仰光、转口香港,销伦敦茶叶市场。
当年的茶叶出口就如同接力赛一般,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才能抵达终点。第一批“新滇红”出口的时候,还没有木箱铝罐子,是用沱茶篓装运香港,然后再改装木箱铝罐出口。1939年凤庆茶厂边建厂边生产,批量试制成功工夫红茶17.4吨,交由香港富华公司转销伦敦。云南红茶的品质在伦敦市场广受好评,这是云南大叶种的荣誉,也是云南红茶开创者的荣耀。香高味浓的云南红茶里,流动着的是一个国家的苦难与伤痛,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勐海作为云南茶叶重镇,也几乎同时与凤庆茶厂开始了红茶试制,据汪云刚、刘本英的《滇红》一书记载,勐海于1940年加工出了第一批机制红茶,至1941年底生产出工夫红茶200吨左右。关于这个时期佛海茶厂的红茶加工和出口,《中茶进出口公司志:1938-1990》中也有记载。1942年,因为日军侵占缅甸,滇缅公路中断,凤庆和勐海的红茶无法运出,只能内销。1942年-1950年间,时局动荡,包括红茶在内的几乎所有云南茶都运销阻滞,发展也较为缓慢。
计划经济时代内销与外销
1950年,云南红茶开始恢复出口,要了解当年云南红茶的销售情况,需要先了解中国茶叶出口政策的大背景,也要理解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发展背景。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配合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茶叶出口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50年代,主要以苏联和东欧为主;60年代,减少东欧和苏联国家的出口,增加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亚非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出口;70年代发展和扩大对欧美,亚非国家的出口;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出口比较多元化。1950年至1990年间,云南红茶远销苏联、波兰、英国、美国、加拿大、巴基斯坦、日本、法国、新加坡、伊朗和香港等 20 余个国家和地区。
1949年以后,国家对茶叶实行“中央掌握,地方保管,统筹分配,合理使用”的原则。中国茶叶总公司确定的茶叶销售以“扩大苏销、新销,掌握边销,调剂内销”的方针,1950 年代,云南红茶主要调供湖北茶叶公司,销售苏联和东欧各国,少数销与第三世界国家。
1956年对于云南红茶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从这一年起,云南红茶的产区从原来的凤庆、勐海两县扩大到了昌宁、云县、双江和临沧4县,当时省茶司和凤庆茶厂抽调了100余位技术人员,同时还聘请了安徽和江西的50多名技工到这四个地方进行技术指导。这一年,有800多名茶农学会的初制红茶技术,云南红茶的产量也比1955年增加了一倍。当年的这些红茶产区,如今也是云南的红茶重镇。时代在变,但制茶的传统在各地茶人间得以传承。
上世纪60 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云南红茶对苏联的出口有所减少,这个时期云南红茶主要调供上海、广州口岸,以号码茶拼配出口,供应西欧和北美市场。1974 年以后,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自营出口普洱茶和工夫红茶,云南红茶全部调供云南省茶叶公司拼配号码茶出口,1975年,云南调供出口的红茶首次突破10万担。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中苏关系的改善,云南红茶又恢复了对苏联、波兰、捷克和民主德国的出口,一直到90年代都是逐年上升。从云南出口苏联的茶叶,从昆明东站装火车出发,经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出口苏联。《云南进出口公司志》中记录,1990年出口苏联的工夫红茶为895吨,红碎茶为3031吨,小包装茶250吨。
工夫红茶在国际市场上其实是一个非主流产品,国际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是红碎茶,这与西方的饮茶习惯相关,工夫茶的冲泡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广泛,主要是在中国以及华人文化圈流行。且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世界主要红茶出口国主要供应的是红碎茶,红碎茶分级严格,定价统一。印度在19世纪末就开始用揉切机进行红茶生产,产品分级出口,高效率,低价格。其他茶园亩产高、人工等成本低,中国的红碎茶出口,面临的竞争比较激烈。
云南省红碎茶的起步较晚,《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中记载,云南红碎茶“1958年在勐海茶厂试制,1959年少量调拨出口,1964年小范围内推广生产,文革期间停顿,70年代恢复生产” ;而《凤庆县茶叶志》中的记载是“1957 年首批自然碎茶调供广州口岸,远销埃及1957 年,首批自然碎茶调供广州口岸,远销埃及。1958 年,制成初制分级茶,分别调供上海和广州两个口岸,销售伦敦。”我们先不讨论着两处记载中的分歧,我们大致可以讨论的是云南红碎茶的出口不会早于1957年,也不会晚于1959年。1986-1990年间,云南红碎茶的出口量在1000吨-3000吨之间,占到全国红碎茶出口量的4%左右,主要销往西欧和北美。
图▏拍摄于凤庆茶厂老厂
在红碎茶的出口中,云南有先天优势,但也有难以克服的后天劣势。
中国出口的红碎茶当中,中小叶种红碎茶是主流,云南大叶种制作的红碎茶与中国其他产区的中小叶种红碎茶拼配后进行出口,可以提高整体售价。中小叶种的外形好看,大叶种的红茶香高味浓。利用各自的特性进行拼配之后优势就显示出来,品质优势在流通市场中变成了价格优势。20世纪80年代,有云南大叶种拼配的红碎茶比单独是中小叶种的红碎茶每吨可以提高售价一百-两百美元。1979年,凤庆茶厂的两批红碎茶被评为全国质量第一名,美国立顿公司以每吨2650美元买走。1980年凤庆茶厂出口的红碎茶最高卖到了3270美元一吨。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凤庆茶厂的年产量(工夫红以及红碎)大约在三四千吨左右,平均出口价格是每吨5000美元。
后天劣势方面,云南红碎茶起步晚,且全省产茶区的工业化水平比较低,茶叶亩产量低、加工成本高。我国的红碎茶出口在1984年达到了7.2万吨,创历史新高。但是到了90年代,随着世界红碎茶主产区的增多和产量增大,云南红碎茶的质量稳定性和价格成本控制上,难以与国外红碎茶主厂区进行竞争,出口售价较低,亏损比较明显。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品质和成本之间的的博弈一直都在。
内销方面,1985 年以前,无论是工夫红茶还是红碎茶,除副茶内销外(副茶指的是碎茶、片茶、末茶),全部正茶产品均调供出口。1985 年以后,国内市场才逐步放开,各地茶厂的红茶得以销往全国各地市场。
图▏拍摄于凤庆茶厂老厂
1956年以来,除了凤庆茶厂,全省许多茶厂都进行过红茶的规模化生产:勐海茶厂生产过工夫红茶、CTC袋泡茶等;大渡岗茶叶公司主要生产CTC红碎茶;普洱龙生集团生产过工夫红茶;腾冲茶厂生产过工夫红茶,昌宁红集团生产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最近20年,云南很多茶厂都进行过红茶的生产,产销情况也逐步多元化。但无论是从产量还是从消费量来看,国内的消费长期以来都主流是绿茶,红茶的市场还比较小,亟待开发。
CTC生产线的沸腾干燥机
云南红茶的的机遇与挑战
有观点认为,随着普洱茶的崛起,云南对红茶不够重视,因此让云南红茶的产销走向低迷。也有人认为,云南红茶的现状,只是中国茶产业从国家统购统销到放开市场后的一个缩影。
1996年改制以来,云南红茶最老牌的企业——凤庆茶厂的起起落落也牵动着业界的关心。对内,企业改制经营和管理困难重重;对外,全球茶叶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着巨大改变,挑战重重。这家老牌企业的处境,也是云南红茶现状的一个缩影。
我国出口的主要茶叶品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分品类来看,其中绿茶仍是主要茶叶出口品类,2019年中国绿茶出口达30.39万吨,同比2018年增长0.3%,占茶叶出口总量的82.8%;红茶出口量为3.52万吨,同比增长6%,占比9.6%。从这个数据看,红茶出口占比虽然少,但也是稳中有升。
在原料出口方面,据2017年的数据显示,保山的昌宁红茶集团目前是云南最大的茶出口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CTC红碎茶生产基地和4.1万亩国际雨林联盟认证茶园。该厂所生产的的优质红茶原料已出口到法国、英国、新西兰等17个国家和地区。云南红茶的出口具备品种优势、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如果要用红碎茶这一品类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相竞争,则优势较弱。在红碎茶之外,云南工夫红茶如何再次“出走”,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内销方面,格局相对稳定。绿茶仍是主导茶类,占比为超过60%,黑、红、白茶发展迅速,其中,红茶占比近11%,并有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的趋势。外销市场的红碎茶竞争激烈,抓住国内市场的潮流,或许是云南红茶发展的一个好机会。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印度每年的红茶产量在100万吨左右,而80%都是国内消费的,只有20%的出口。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的红茶进口量是3.6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83.9%,进口总额为1.26亿美元,进口均价为3.46美元/千克,相比进口价格,中国的红茶出口均价是9.91美元。中国的红茶进口,其中斯里兰卡的量最大。这个数据也印证了国内新茶饮崛起的过程中,红茶的品饮需求在不断扩大。红茶无论是调饮还是清饮,都有其独特滋味。红茶在国内市场的营销,还有许多空间可以挖掘。
多年前,有一位不喝茶的朋友问我,云南也有红茶?红茶不是英国的么?我听了之后有些哭笑不得,连忙和他普及一些基本的红茶知识。云南红茶作为大叶种红茶的代表,80年来,它创造过辉煌与奇迹,也经历了蛰伏与迷茫。云南红茶,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喝到,它是一种商品,一种饮品;也是一段记忆,一种生活。
来源:茶业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