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科普:茶经诵读【三之造】

茶科普:茶经诵读【三之造】

56阅读 2021-09-14 01:41 文化

 三之造

原文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茶之笋者,生 烂石沃土,长 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 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 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 者,蹙缩然(京锥文也);犎牛臆者,廉襜然;浮云出山者,轮囷然;轻飚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谓澄泥也)。

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筛簁(上离下师)然。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 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

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存于口 诀。

译文

茶叶采摘,一般都在农历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肥壮如春笋紧裹的芽叶,生长在有风化碎石的肥沃土壤里,长四五寸,当它们刚刚抽芽像薇、蕨嫩叶一样时,带着露水采摘。次一等的茶叶生长在丛生的茶树枝条上,有同时抽生三枝、四枝、五枝的,选择其中长得挺拔的采摘。

当天有雨不采茶,晴天有云也不采。在天晴无云时,采摘茶叶,放入甑中蒸熟,后用杵臼捣烂,再放到棬模中拍压成饼,接着焙干,最后穿成串,包装好,茶叶就制造完成了。

茶饼表面外观千姿百态,粗略地说,有的像胡人的靴子,皮面皱缩(像京锥的纹样);有的像犎牛的胸部,有起伏的褶皱;有的像浮云出山,曲折盘旋;有的像轻风拂水,微波涟漪;有的像陶匠罗筛陶土,再用水淘洗出的泥膏那么细腻(陶工淘洗陶土称为澄泥);有的又像新平整的土地,被暴雨急流冲刷过后般平滑。这些都是精美上等的茶。

有的茶叶老得像笋壳,枝梗坚硬,很难蒸捣,以之制成的茶饼像筛簁——箩筛一样坑坑洼洼;有的茶叶像经历秋霜的荷叶,茎叶凋零萎败,已经变形,以之制成的茶饼外貌枯槁。这些都是粗老不好的茶。

从采摘到封装,经过七道工序,从类似靴子的皱缩状到类似经霜荷叶的萎败状,共八个等级。有人把黑亮、平整作为好茶的标志,这是下等的鉴别方法;从皱缩、黄色、凹凸等方面特征来鉴别好茶,这是次等的鉴别方法;若能总体指出茶的佳处,又能总体道出不好处,才是最好的鉴别方法。

为什么呢?因为压出了茶汁的就光亮,含有茶汁的就皱缩;隔夜制成的色黑,当天制成的色黄;蒸后压得紧的就平整,自然不紧压的就凹凸不平。这是茶和草木叶共同的情况。茶叶品质好坏的鉴别,存有口诀。


《茶经》成书于唐代,其内容丰富,有很多专业用语,一般读者阅读有一定难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沈冬梅研究员与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霍艳平老师针对《茶经》的诵读进行研究,为其注音并进行标准朗读录音,给读者呈现一本大家能顺利阅读的《茶经诵读》读本。《茶经》原文音频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马彦伟倾情朗读,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信息部王磊老师精心制作。
来源:沈冬梅、霍艳平《茶经诵读(修订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8)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紫茶芬芳 致富路广——关注紫茶致富新路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