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吉茶馆创始人:茶馆是中国人的“第二客厅”

开吉茶馆创始人:茶馆是中国人的“第二客厅”

10阅读 2024-01-15 05:47 观点

近几年,融合了新中式元素的茶馆越开越多。新中式茶馆,该怎样承接年轻人的茶饮空间需求呢?

在咖门2024万有饮力年度大会上,开吉茶馆创始人郑志文,分享了《让当代与传统交汇:茶馆是中国人的“第二客厅”》的主题演讲,以自己的创业经历阐释了他的思考。

以下是演讲实录(有删减)。

让当代与传统交汇

让进茶馆变成一种日常

这是开吉茶馆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和大家分享,我们想回归初心,分享一下开吉茶馆到底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它在做什么。

开吉茶馆的每一个门店有不同的主题,但是整体的输出是统一的,是“当代的中国传统茶文化”,这里面有两个矛盾的词汇,“当代和传统”。

这是我们团队要做的事,从过去到以后,我们把“当代和传统”融合在开吉茶馆的空间里。

很多人会问我:这几年,茶饮和咖啡更流行,为什么要做茶馆,筹备了多久?

我这么愚钝的人,做一件事要很久,和我的工作经历是息息相关的。我从事咖啡和餐饮行业十六七年,积累了技能和管理经验,还陪着很多餐饮品牌跨越了周期。

最早进入咖啡行业的时候,有一句话叫“把咖啡推广到客户触手可及的领域”,那时候咖啡是高门槛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连锁咖啡馆越开越多,咖啡馆也降低了门槛。在上海,咖啡馆甚至比垃圾桶还要多,“触手可及”实现了。

几年前,我去深圳工作了三年,在南方和朋友开始喝中国茶。茶的魅力无穷,我觉得茶和我更匹配,喝了以后更舒服,茶好像是刻在中国人身体里的DNA,不需要教育。

与此同时,我就会想一件事,当代人或者是我这样子的人,到底去哪里喝茶呢?

去朋友家里喝、自己在家里喝、在茶饮店喝,是不是我们在当代需要一些开放茶馆,把茶馆变成日常、百花齐放的存在?

大家一说到茶馆,会想到会所型的茶馆。但是大家会忘记一种茶馆,就是老舍笔下的茶馆,它是开放性的。

我们站在的茶馆里,觉得茶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认为茶馆是中国人的第二客厅,我们要让茶馆以当代的形态重新回归到城市生活,要让进茶馆也变成一种日常。茶不能标准化茶馆和提供茶的方式可以

在去年的七月底,开吉的第一家茶馆开业了,在上海的南昌路上,敞开的大门充满着烟火气和市井感。

我们的口号是:青年茶馆,惬意喝茶。

我们整个团队的工作是把传统当代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开吉的logo其实就是一枚中国传统的银印章,印在品牌上、消费者的心智里,就是青年的中国茶馆。

对一个茶馆来说,空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们探访老茶馆的时候,找到一些灵感和元素。我们抓住了三个元素:

第一个是内退的空间,很多老的茶馆都有拆卸门板的工作,打开、扩大了空间。

茶馆就像是一个容器一样,包容着千姿百态的状态,整个操作动线就是一个炉子上烧着很多的水吊子。

整个空间里也会有一些传统元素的应用,我们想让当代的年轻人一脚迈进茶馆里,轻松一点,没有这么得刻意。

第二个是产品,对于一个茶馆来说,产品也特别的重要。

首先茶是不能标准化,特别是中国的名茶,我承认,中国的茶没有办法长期的保持稳定,但是这就是开茶馆的意义,茶不能标准化,茶馆可以标准化,提供茶的方式可以标准化。

所以开吉做了大胆的尝试,我们把制作茶的权利交给了消费者自己,我们特别相信刻在骨子里的简单的冲泡方式,大家一定都可以学会,而且这是萃取中国好茶好的方式之一。

第三个是小吃。一个茶馆里光有茶还是不够的,咖啡馆里有蛋糕、咖啡,一个茶馆里面要有茶的好伴侣,茶对于年轻人来说依然是陌生的,以开吉的品牌定位,我们不想站在高位俯视你,我们需要找到一些好的产品和茶做搭配。

我们保留了一个小厨房,现制了一些中国传统的小吃,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在地表现。当然开吉也会有混合特调,但是在茶馆里他们无法变成主角。

茶馆有一个小遗憾,我们可能没有外卖,因为做茶馆这个事,现在的周期里没有办法做外卖,但是茶馆可以做零售,去做自己的一些周边。

我们希望当代人都会拥有自己的第一套茶具,放在自己的书桌上也是非常匹配的。

我们有创意铺底,但这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的追求是,茶可以一直伴随着我,所以开吉茶馆希望是一个安心的场所陪伴着大家。

来源:咖门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昔日“绿茶茶王”太平猴魁如何“突破重围”,引领茶旅融合发展?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