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感恩茶园联农带农带领群众奔上致富路

普安感恩茶园联农带农带领群众奔上致富路

3阅读 2024-06-02 03:09 行业

夏时已到花还艳,最美普安五月天。走进黔西南州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白叶一号”感恩茶园,一派生机亮眼前,红情绿意蝶翩跹。在白雾缭绕的茶园中散发出阵阵淡淡的茶香,前来观光学习的团队不约而同,一年四季人气旺。


村民刘礼付在茶园采茶

刘礼付是屯上村磨寨河组的村民。自“白叶一号”茶园基地落户屯上村以来,他的夫人谭化爱经常在基地干活,平时做零工每天有120元的收入,采摘茶叶期间,每天可采摘鲜茶6斤至10斤,收入200元至300元左右。然而,刘礼付腿脚不便,杵着拐杖随同夫人一起到茶园采茶,每天同样有100多元的收入。谈起茶园给百姓带来的变化,刘礼付满面笑容。

“好山好水大水塘,各级领导来帮忙。白茶屯上来安家,干群齐心管茶忙。茶园带动百姓富,儿孙感恩永不忘。”春茶开采期间,来自屯上村磨寨河组75岁村民罗少伍在“白叶一号”茶园基地的茶树边,一面采茶一面哼着自编的山歌,吸引了不少采茶工人及观光游客倾听。

“‘白叶一号’茶园落户在屯上村,我家土地流转费每年收入5092元,我们磨寨河组就有几百亩,我们参与了挖荒山、种茶苗,参与了茶园的管护和采摘,每天干活有收入,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家乡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完善,子子孙孙以后都享福。”罗少伍说,感恩茶园落户屯上村以来,实现了荒山变茶山、贫农变茶农、山区变景区的新“三变”。

发展:感恩茶园联农带农带领群众奔上致富路


屯上村驻村第一书记杜高富介绍,屯上村“白叶一号”感恩茶园1500亩,覆盖脱贫户691户2020人。最近几年来,依托“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基地,当地农户增种500亩,扩展茶叶种植面积达2000亩,覆盖周边岗坡和莲花村的农户。在茶园管护运营上,目前基地以反租倒包模式返租给农户和屯上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承包期内,合作社按与农户约定的占股比例,分摊茶园管护费,把土地反租对应的农户纳入屯上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管理,成为合作社股民。2022年争取东西部帮扶资金200万元,用于入股普安红集团发展茶产业,2023年分红10万元,其中80%(8万元)已分红给55户脱贫户、监测户,20%(2万元)作为壮大村集体资金。2023年争取东西部帮扶资金250万元,由合作社入股到普安红集团,集团作为股本金与太姥山公司共同注册贵州普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茶产业发展资金,利益联结采取“股权方式”进行,由该集团第一年按5%进行保底分红,第二年后按照“保底+效益”方式分红,效益分红按照入股资金比例进行利润分红。

2024年,屯上村“白叶一号”基地采摘茶青5.4万斤,加工干茶1.25万斤,其中自销干茶0.95万斤、销售金额达285万元,包销干茶0.3万斤、销售金额达180万元,总产值达465万元。该茶园基地累计带动农户16万余人次就业(脱贫户就业达6万余人次),务工收入达2000余万元,让老百姓吃上了“茶叶饭”。此外,屯上村还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借助茶园发展的东风,在茶园周边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种植仿野生天麻500亩、猕猴桃200亩、折耳根50亩、八月瓜30亩、贡菜200亩。围绕茶叶、天麻、折耳根种植管护,屯上村加强技术指导培训,通过以工带训、以工促训方式,培训采茶人员216人,天麻、折耳根种植技术人员86人,在种植、管护、采摘等环节,每年带动农户将近1万余人次在家门口就业。

屯上村党支部书记王朝举介绍,依托“白叶一号”这份“茶缘”,浙江、四川、贵州等地相关的村还搭建了党建联盟,通过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截至目前,屯上村“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基地已成为县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机构学习参观的阵地,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成为普安县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普安县军民共建示范点等。

成效:屯上村依托茶园基地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国家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屯上村依托‘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基地,加强了村庄建设。”地瓜镇主要负责人说,综合分析村寨特点,精准分点示范,个性化确定发展方向,屯上村从三个方面稳步高效推进乡村建设。

分类试点带动。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带动的原则,实施“一水、三改、三园、三清”(污水治理,改厨、改厕、改圈,花园、果园、菜园,庭院清、水沟清、道路清)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村域空间发展格局,结合农户实际需求,将庭院打造成有花、有菜、有果树且实用美观的融合型“小三园”。截至目前,全村建设集中污水处理池6个,安装污水管网91户,建设公厕1个,实施改厕66户、改厨76户,维修或重建圈舍2000余平方米,在贵州日报报社刊的帮扶下安装村庄照明路灯200余盏、修复路灯200余盏,修复隐患道路4条,拆除乱搭乱建22处。

因村制宜定向。基于屯上村发展基础条件和类型,制定针对性的建设方案,确定符合实际的建设和发展方向,确保村庄建设独具特色。截至目前,成功申报为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明确“感恩茶园·生态屯上”发展定位,以磨寨河组、屯上组为试点中心,带动周边自然山体、农田、茶园等114.6公顷规划建设。

深化村寨治理。深入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不断强化村寨治理组织保障。推进“院坝协商”,用好“红黑榜”“积分制”机制,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尚。建立健全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机制,每周组织村寨保洁员、护水员、护林员清理水沟、道路,每月开展一次大扫除,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着力擦亮乡村底色,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通讯员:杜高富

来源:天下普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清代六大茶山会馆史略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