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上演京味儿《茶馆》 学生探秘北京曲剧幕后

北大上演京味儿《茶馆》 学生探秘北京曲剧幕后

2阅读 2023-12-07 02:19 活动

“四九城闻名的裕泰老茶馆儿,大方桌儿、宽条凳,烫金对联儿……”12月3日晚,北京市曲剧团在北京大学演出经典剧目《茶馆》,京腔京韵引发台下掌声不断。演出前,北大京昆社学生社员探访后台,了解化装、道具等幕后工作。这也是“‘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文艺行”中“戏聚高校佳作有约”项目的重要活动。

18时许,演出前90分钟,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舞台上,“裕泰茶馆”开张,几方八仙桌错落摆放,静候几位特殊“茶客”。“大家千万不要放过任何细节,有些是观众席上看不到的。”在北京市曲剧团演员队队长赵浩博的指引下,学生们穿过昏暗的后台走廊,走上舞台。

“这碗‘烂肉面’是茶馆里的招牌。”赵浩博边说边端起一碗道具面——面条根根分明,肉卤在灯光下泛着油光。

“真能以假乱真,仿佛都能闻到肉味儿。”学生赵润涛凑到跟前细瞧,笑着和同学分享感受。

赵浩博说:“这碗面是1998年制作的道具,仍在演出中使用。一碗面,营造出茶馆里浓浓的烟火气。我们也通过老道具,致敬经典。”

几乎每个道具都有讲究。学生王羽端捧起一只青花茶碗,沉甸甸的。她好奇地问:“我看茶桌上摆的茶碗,有些是纸糊的。舞台上放真茶碗,不怕打碎吗?”

“真碗就是为了打碎的。”赵浩博笑着揭秘,并拿起碗盖和碗身轻轻一碰,“当”的一声脆响,“这些响动是为了真实还原细节。演出中还有摔碗的剧情,所以有些地方必须用真碗。”

另一件镶着金边的茶碗也有寓意。“这是秦二爷在茶馆专用的,和普通茶客的不一样,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在舞台上看到了很多细节,很有冲击力!”王羽端是《茶馆》的忠实观众,演出就看过3次,她说,“很早就读过老舍的《茶馆》,我以为自己很了解里面的剧情和人物了,但探访幕后,感觉看到了很多新的故事,而我成了故事里的一个小人物。”

走下舞台,学生们在化妆间遇见了饰演常四爷的演员彭岩亮,他分享了自己走上《茶馆》舞台的故事。“2014年《茶馆》复排时,我在剧中跑龙套”。如今,彭岩亮成了戏里的主角,他真诚地说:“我想告诉热爱北京曲剧的同学们,希望大家坚守热爱,为京味儿曲剧传播贡献力量。”

自5月起,在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推出的“‘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文艺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精品演出走进高校,为师生带来一场场内涵丰富的“文艺大餐”。北京市曲剧团表示,计划以高校戏剧社团为基地,面向学生开设台词、唱腔、形体、表演课程,不定期组织戏剧沙龙活动,旨在促进高校美育教育,激发首都文化活力。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为什么唐诗里面酒多,而宋词里面茶多?

下一页:六大茶山银蛇饼茶,灵蛇舞春晖,茶礼兆丰年!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