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管理,间作绿肥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

茶园管理,间作绿肥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

3阅读 2024-08-22 08:11 快讯

茶园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园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关键。间作绿肥可以有效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已作为一项生态低碳茶关键技术在茶叶主产区广泛应用。

本期通过总结茶园间作绿肥相关研究,系统探讨了间作绿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茶园土壤质量,以及对茶园病虫草害防控的影响,旨在为茶园间作绿肥技术推广提供一定的建议与参考。

茶园间作常见绿肥植物

在茶园间作中,通常在茶树行间有选择地栽培一些其他植物,如桂花、樱花等行道树,以及紫云英、黑麦草、白三叶草等绿肥作物。茶树和间作植物的合理搭配,可以为茶树提供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从而提高茶园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裕荣香茶园间作桂花(图源:裕荣香茶业)

目前,茶园间作的常见绿肥植物主要有:

(1)良好水土涵养作用的植物,可以改善茶园土壤肥力,保持水土,保障土壤健康。

(2)栖境植物,能够为茶园主要害虫的天敌提供生长和繁殖环境,有利于天敌生物的繁殖及越夏或越冬等。

(3)蜜源植物,具有丰富的花粉或蜜露,能够为茶园中的有益生物类群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从而吸引外来有益生物类群进入茶园,提高茶树冠层周围的益害比。

(4)诱集性植物及驱避性植物,通过绿肥作物器官的物理形态和挥发性次生代谢物共同作用,使得间作植物具有比茶树更强的引诱力,或者通过向茶树周围环境介质中分泌特异的芳香类化合物,影响特定生物类群(天敌或害虫) 对茶树的定位、猎捕食物以及寄生性繁殖活动等。

间作绿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间作绿肥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间作模式会直接影响茶叶产量。与茶园单作模式相比,间作白三叶草、金盏菊和金花菜后,显著提高了茶树的发芽密度。在茶叶产量方面,3种间作模式对比单作模式虽然均未达显著差异,但均有提高。此外,在茶园中间作山毛豆和花生等豆科作物也可以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如果配套芦苇或甘蔗叶覆盖,能够进一步提升茶叶产量。并且连续进行绿肥间作等措施可以改善茶园环境,干旱季节保水降温,降低自然灾害对茶树的影响,为茶园丰产奠定基础。

茶园间作白三叶草(图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2)间作绿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与单一种植茶树相比,紫云英、黑麦草、白三叶草等作物的间作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及水浸出物的含量,还能减少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合成,显著降低茶叶的酚氨比,大大改善茶叶品质。

间作豆科作物可以增加春茶和夏茶的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含量,从而改善口感、减少苦涩感,有效提升茶叶品质。

间作鼠茅草栽培模式的茶园能够提高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提升茶叶品质。

间作紫苏可以有效提高儿茶素这类与鲜叶持嫩性有关物质的含量,减缓茶叶衰老。

间作芳香植物也能有效提升茶叶品质,与单一种植茶树的茶园相比,间作罗勒可以有效累积茶叶中可溶性糖物质,同时降低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从而提高茶汤甜味,降低苦味,改善茶汤口感。

间作绿肥对茶园土壤质量的影响

(1)间作绿肥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在生态茶园中合理间作豆科作物,并适时中耕翻压还田可有效缓解茶园土壤酸化和质量下降等问题。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的大豆会进行硝化作用,硝化过程后所释放的碱性元素可以与土壤中吸附于腐殖质胶体上的盐基离子相互交换,使得土壤碱化。此外,在茶树与豆科作物长期间作的模式下,茶园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包括全氮、速效氮等含氮类物质及钾类物质等,其含量远高于单作栽培类型的茶园。

间作大豆茶园(图源:黔茶资讯)

研究表明,与单作茶园相比,间作茶园土壤的物理性状也有明显改善。种植绿肥能提高茶园土壤的孔隙度,缓解土壤板结。其原因可能是绿肥植物具有发达的幼嫩根系,持续缓慢生长,使得茶树植株周围的土壤结构更疏松稳定,土壤孔隙度增加。同时,间作绿肥植物的根系在腐烂后能被多种微生物迅速分解富集吸收与再次利用,为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养分。同时,间作绿肥还相应改善了茶树微生物群落结构,又进一步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

(2)间作绿肥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茶园间作土壤绿肥后,不同作物根系的合理搭配可以分泌更多种类的有效物质,在提高分泌物多样性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能源物质以供微生物群落的协同繁殖,从而丰富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其中以间作黑麦草最为显著,其土壤中的光合细菌、真菌类芽孢和放线球菌数量均属同期最高。

间作大豆可显著提高土壤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学活性。

间作圆叶决明能提高固氮菌种类和放线菌的数量。

间作白三叶草还可以显著增加蚯蚓的种群数量和生物量。蚯蚓通过食用植物枯枝落叶,释放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改善土壤质量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深层排水能力,有效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如钙磷钾的累积。

间作绿肥对茶园病虫草害防控的影响

(1)间作绿肥对茶园草害防控的影响

茶园间作鼠茅草、紫云英、黑麦草、白三叶草等均可以有效抑制各种杂草的生长。

间作白三叶草一定时期以后,可有效控制茶园中杂草的生物累积量,明显减少了其与茶树的竞争。由于白三叶草自身向上匍匐生根的特性,与其他杂草相比有较强的争夺资源的能力,从而抢夺其他杂草生长所必需的土壤养分和水资源等,导致其他杂草幼草的衰弱直至死亡,从而减少茶园中杂草的产生和分布。

间作黑麦草对茶园杂草数量、高度以及鲜重均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抑制效果。

间作牧草等经济作物既可以明显控制茶园杂草的生物量,又可获得一定的茶园附加产值。

五节芒茎秆的覆盖对茶园杂草的种类、数量等的抑制作用很明显,具有成本低、效果佳、无化学污染等优点,在山地茶园杂草防控上有较大的潜力。

(2)间作绿肥对茶园病虫害防控的影响

茶园间作绿肥不仅对茶小绿叶蝉,甚至对其天敌缨小蜂的种群数量都有明显的生态调控效果。这是由于茶园中大量的绿肥作为蜜源植物为缨小蜂提供了丰富稳定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绿肥的挥发性代谢物可能会对缨小蜂有较好的引诱作用。

间作绿肥还可以显著提高蜘蛛类群的个体数量,另外也丰富了蜘蛛种群,明显增加了其他生物的多样性。

间作绿肥植物或种植行道树等,还可以在短期内显著提高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并提高茶树冠层物种中的天敌数量比例。

茶园间作行道树(《中国茶叶》编辑部摄)

总 结

间作绿肥是生态低碳茶生产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具有改良茶园土壤、培肥地力、防止茶园水土流失、调节茶园小气候等作用。

科学合理地间作绿肥可以有效抑制茶园行间杂草的生长蔓延,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增加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等,从而达到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品质的效果。

不合理的间作措施也会导致绿肥作物争夺茶树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气候资源,抑制茶树的生长发育,影响茶叶的品质与产量。间作绿肥时应适当考虑茶园土壤的肥力水平及绿肥植物的需肥特性等。

综上所述,茶园间作绿肥作为一种轻简、高效、安全、生态的生产技术措施,应当在茶叶主产区进行示范推广,有望一定程度上解决茶叶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茶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雅安藏茶产业驶入“新赛道” 迸发新活力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事实证明“无形的手”根本靠不住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