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熟茶首先必须要有好的原料。
大家都知道古树茶好,往往忽略了环境对古树茶特别是对普洱熟茶这种全发酵茶叶品种的影响。为什么我们会提出“高海拔”这个概念?是因为在高海拔区域通常是多植物群落共生环境。当雨水落下后,会通过植物落叶逐渐流到地面,再渗透到土层中。
所以书院熟茶为了保证所出品的古树熟茶原料的纯正和延续性,在几大高海拔茶区建立和扩充了古树原料基地。在此之前,每一个古树原料基地都是我们经过长期的环评考察和各种发酵验证后挑选出来的,各自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好熟茶,书院讲究的是:醇、浓、厚、滑。想要在熟茶上体现这些茶性,各大茶山的古树茶特点都要去逐个了解。哪些原料发酵出来后具备什么特点,用什么工艺发酵最适合(关于发酵工艺又是另外一回事,会另起一篇讲解)都需要大量的反复实践和品鉴,我们会不断完善这一部分数据。
厚
什么样的茶发酵出来后“厚”会比较明显呢?在针对毛茶的试饮和发酵好的品鉴后,我们选定了布朗山的古树茶。布朗山的古树茶发酵出来茶汤水入口后有重实感,含在口中茶汤感觉凝结在一起,不寡淡,形象地说就如“熬了四个小时的米汤水”一样。
滑
而在对“滑”度的特点上我们则选择了巴达山的古树茶。巴达山的古树茶在毛茶时就显现出了其饱满滑顺的特点,经过发酵后更为突出:茶汤入口后口腔不干、不燥,夸张点说像人体还没开始吞咽汤水就已经到喉咙的错觉。
浓
“浓”的滋味感觉最容易和“厚”混淆。因为往往大家都是连着浓厚一起感受,浓不仅仅是味重和厚实,它应该还具有一定劲道,不然就容易成为“重”。坝卡竜的古树茶就这样惊艳了我们,它发酵后的茶气极具韧性,不喧不夺,大气又不失亲和,使得茶汤的浓度有气韵。
醇
然而,在寻找“醇”的特点时,我们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从最开始对“醇”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方向性错误,再到回过头来的恍然大悟,确实是走了很多弯路。最后我们在不断地实践中发现:原来古树茶发酵方式对“醇”的影响很大,而且必须配合适合的存放环境;这样存放一段时间后,古树茶特有的“醇”的口感才会慢慢出现。
以上是书院熟茶为什么要在选择这些茶区建立古树茶原料基地的原因。原料好是基础,针对原料的特点来发挥其所长才是我们的根本。我们不只是做古树熟茶,我们对古树熟茶的理解是从口感滋味开始,再一步步追溯其原因,从而发现和创造更多的可能。书院熟茶的古树熟茶从来都不单一!